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电子信息职称》互联网时代下的城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的城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2-06-07 09:04
扫码咨询

  摘要:基于对巢湖市郊区的地理条件、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及农业发展政策等多方面的调研,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研究了城市郊区新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市郊区;新型农业;建设思路;重点产业;保障体系

  1发展现状

  1.1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根据巢湖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巢湖市农业生产总值呈现上升趋势,但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是传统小农模式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要创新生产模式,激发农业活力。

  1.2有利条件

  巢湖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左岸,气候湿润温和,地势平坦,淡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1.3制约因素

  一是受传统小农生产方式束缚。二是农业物质装备落后。三是包产到户不利于机械化耕种、收割。四是农产品价格低,部分农民放弃务农选择务工。五是农资价格高,农药、农机、种子、化肥等价格攀升,务农成本高。

互联网时代下的城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2城市郊区新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虽然近年倡导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本、技术向农村倾斜,但支持纯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和技术较少。创新发展模式,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2.2缺乏专业化农业管理人才

  劳动力价格上涨、农业管理人才欠缺及地区偏远,给新发展模式带来困扰。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加大了培育农业专业化人才的难度。

  2.3缺乏有效的经营模式

  缺乏有效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例如农庄分散,导致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的时间和成本过高。

  2.4基础设施不健全

  巢湖市乡镇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网络技术不健全等问题制约新型农业模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难以通过个人或企业独立完成,政府重视不足,导致新型农业的发展难以维系。3建设思路

  3.1指导思想

  互联网时代下,城郊新型农业建设需要结合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坚持把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为指导,重视农村农业规划,积极促成乡村振兴的综合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农村农业供给侧改革,突出乡村建设重点,开展现代化建设工作,顺应“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战略目标[1]。

  3.2基本原则

  一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联结,构建密切的利益相关机制。注重合作利益互惠,延长农业价值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将城市相对优势的技术、资金等引入农村,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创造公平、良性的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重点领域。三是坚持开拓创新。在制度体系上,鼓励社会与政府、金融机构等合作协同治理。在技术管理上,倡导产业融合,将互联网融入城郊发展[2]。

  3.3功能分区

  巢湖市在“十三五”发展期间,已经形成了一区、三沿和七大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布局。一区为生态农业示范区,三沿即沿湖休闲农业发展带、沿路设施农业发展带、沿山特色农业发展带,七大主导产业主要包括优质水稻产业、高效蔬菜产业、优质水果产业、优质油棉产业、健康畜禽产业、特色养殖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农业区位理论,大致可将水果蔬菜分为农业区位内圈的自由农业地带,其次为水稻油棉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外圈可分布畜禽养殖业。

  4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4.1绿色优质水稻产业

  水稻是最基本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对粮食作物的品质要求日渐提高,绿色优质的粮食作物需求激增。稻米是消费者日常饮食的基础,也是城郊新型农业发展的重点。一是对稻米的生产现状和当地环境进行检测分析,坚持因地制宜;二是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水稻培育工作,培育成功后可量产时进行以互联网渠道为主的宣传工作;三是组织市民到种植地实地观察,起到口碑宣传作用。

  4.2特色水产品养殖业

  巢湖流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左岸,水产品占当地城镇居民食品支出的较大比重。水产品养殖具有增量快、产量高、周期短等优势,但水产品养殖的风险较多且抗风险能力弱,需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巢湖有银鱼、白虾等地方特产,应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障质量。

  4.3有机蔬菜产业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消费意愿增强,有机蔬菜市场火热。做好产业规划品种选择是第一步,其种子、种苗要满足三大要求:一是不含转基因成分,二是不使用禁用物质处理蔬菜,三是蔬菜要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第二步是基地选择和栽培管理,基地需要满足特定养殖条件,栽培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做好施肥、防治工作。

  4.4园林瓜果产业

  绿色健康的消费偏好使得园林瓜果的消费需求激增。布局瓜果产业,关键步骤不在于种植,而在于销售。信息不对称和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农户的水果自产自销,部分地区“果贱伤农”的情况时有发生。

  4.5乡村旅游休闲产业

  城郊自然生态较好是具备农业开发条件的原因。城郊旅游方便快捷,当前常见的短期休闲方式便是郊游,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积极建设农村旅游休闲产业,不仅能丰富城镇居民生活,还能给农村居民带来就业机会,促进城乡一体化。

  4.6农产品物流产业

  物流产业专注于流通环节。城郊物流距离短、速度快,有利于农产品的保鲜和防护。农村起发点布局分散,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合理规划物流路线和配发形式。物流服务目标在于以较小的综合成本满足顾客需求。物流产业需要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断优化流程,从而实现与其他产业的稳定联结。

  5对城市郊区新型农业的思考及建议

  5.1政府积极扶持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郊区新型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园、生态农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城郊农业用地减少、务农人员不断流失造成人力成本上升、农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弱等问题,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政策上,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如土地租金补贴、设施农业建设补贴、控制商业用地的规模保护农业用地等。资金上,设置农业专项扶持资金。技术上,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小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专业化人才培训。

  5.2充分应用和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农民、农业信息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领域的应用,农业信息化已取得部分成果。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包括对农作物生长过程检测、畜禽水产品智能化养殖、农业机械作业智能化调度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管控等。二是“互联网+”农业经营。立足郊区为市民提供日常生鲜农产品的电商企业突破了传统城郊农业的产销模式,形成更具规模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以及更高效、便利、密集的城郊物流网络。不仅解决了郊区农业的产销问题,同时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对日常生鲜农产品的需求。

  5.3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5.3.1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体系建设

  2021年一号文件指出,要增强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支撑。目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阻碍了农业发展。因此,要大力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土地、淡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高产稳产,保障粮食安全。

  5.3.2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创新机制、鼓励创新行为,充分发挥巢湖市“鱼米之乡”的优势,积极与周边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结合巢湖的地理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四是积极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5.3.3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2021年一号文件在生态环境保护部分提出两个重点方面。一是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保护性耕作模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控产品。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5.3.4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素的计量范围,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三是提高进入农产品市场的门槛,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五是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周克艳,陈俊宇,刘芳清.都市郊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湘潭市雨湖区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8(3):91-94.

  [2]王琪,周鑫,向芸芸,等.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9):26-27,58

  刘慧敏,徐邦国,周加宜,殷建军,郑浩南


《互联网时代下的城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上一篇:基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5G技术的物流业智能化转型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