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应用规划策略
会计的管理建设是对于当前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一个主要方针,而对于在会计应用制度中的各个要点和条件等事项也是大家要重视的方面,以下就是对于会计研究方面的一些战略。
摘要: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加上政府、社会与企业的支持的缺失,使得会计实习工作变得十分尴尬。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社会性的大环境问题,单靠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由政府、社会、企业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收到实效。
关键词:高职会计,会计实习,会计应用,会计类论文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会计实习工作。
一、走出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一)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是搞好会计实习工作的必要条件。
推荐期刊:《会计研究》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
(二)选择合适的会计事务所、财务公司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选择这些单位作为实习基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可行。首先,这些单位的会计人才丰富,且素质高。这些单位不仅拥有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会计人才,而且这些会计人员的实践知识一般也很丰富,完全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其次,由于这些单位直接与各个企业打交道,因而拥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不乏典型,这一点是企业和学校都是无法比拟的。再次,由于会计事务所、财务公司等单位,一般有较多专业性的财务人员,同时又拥有较多的服务的企业,所以他们能同时接纳较多的学员进行实习,而一般的企业一般只能接待3~5人同时实习,所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能挂牌就挂牌,不能挂牌的,只要能够为我所用也行;二是不求规模。会计可批量培养,但不能批量使用,一个单位所用会计人员是有限的,能安排3~5人实习的大单位固然不错,仅能安排1人实习的小单位也可;三是长短都可。实习基地可以是长期为我所用的,也可以是临时性的。因而可以多途径建立实习基地,由学校统一建立实习基地,统一安排实习固然是上策,由学校与学员临时联系有关单位,建立临时性的实习基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引进来,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目前在很多的高职院校中还是一片空白。
笔者认为,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是可行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该门课程的内容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专题,确定实践的内容、方向和达到的目标。(2)从实务部门如财政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以及企业等部门获取第一手资料,建立高仿真度的校内实习基地。(3)将从实践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筛选、模拟和撰写成一个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对实际情境的描述。或穿插于课堂教学,或专门配套用于实验课程及网上教学辅导和讨论等。(4)充分利用校办企业、校办工厂建立校内实习基地。(5)充分利用勤工俭学基地,有选择地建立校内会计实习基地。这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同时也能吸引学员自觉地参加。(6)充分利用学校的会计岗前、岗中、岗后的培训作为校内实习基地。如我校每年、甚至每期都有会计后续教育培训、会计资格证、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培训,学校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有意识地组织学员进行学习,因而也就自然地建立了校内会计实习基地。
三、政府、社会与企业应切实负起责任,不能把实习责任全部推给学校
(一)企业应切实担负起责任。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企业的参与,不能盲目地一味苛求实际工作经验,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高瞻远瞩的,要用一个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人才战略。企业正常的人才结构就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型,刚毕业的高职学员有其自身的优点,他们专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很大,这是企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企业要认识到他们本身的发展潜力,建设有潜力的人才梯队。
(二)教育部门会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盲目扩张,导致会计人员素质低,就业压力大,薪金低。一方面,当前的会计教育,可以用下面一句话来概括:无校不财经、无校不会计,形成了一种盲目扩张的局面。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引发了会计教育的热潮,财经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电大、自考大、夜大、函大都在办会计专业,可谓有条件的在办,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在办。据报道,某师范大学为了创办会计系,找了几个数学老师去学习培训会计知识,/转型0成为会计教师。另一方面,会计人才职位的竞争致使普通财会类人才的薪酬水平/低迷0。据了解,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职位时,开出的月薪一般不超过1,800元,市一般是1200~1500左右。而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会计专业大学生,薪酬水平一般只有800元~1200元。
大刀阔斧进行会计教育体制改革。会计学毕业生就业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但现在的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又比较缺乏。因此,会计教育改革离不开会计职业界的参与。但目前我国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联系并不密切。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刘永泽教授认为,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学校教学的要求,应该认真考虑如何调整教学、合理利用高校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会计人才。他认为,考虑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会计市场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应该实行多种教学形式并行的方法,适当增加实践课、习题课、讨论课的比例,并且在平常教学中注重练习的实际效用,开通网上模拟实验室,把企业的真实案例全部搬到网上,供学生练习。这些都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教学效果。
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会计应届毕业生就业弱项实务操作经验缺乏,原因在于学生在校期间实习过少。前几年,深圳、大连、杭州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接纳过不少学生实习,后来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实习单位必须给予学生一定金额的实习工资,从此这些单位接收的实习生越来越少了。还有一些企业,本来答应学生去实习,但只提供给学生空白的账簿和原始凭证,并表示账簿是商业秘密,不能提供给学生。一位高校老师表示:不能到企业去实习的学生只能在学校实习,而学校的实习经费有限,每个学生一天只有1.33元。学校实验室的条件也有限,与企业的会计实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学校要生存,就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就要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
(三)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与加大扶持力度。会计实习环节的加强与具体措施的落实,除了教育部门的主力投入与企业界的大力协助,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扶持。现在有很多企业落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一方面在招聘的时候要求应征者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吝啬给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主要原因是企业不希望承担这部分的培养成本。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过多地责怪学校与企业,因为究其原因,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企业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无可厚非。所以这部分成本只能由社会、由财政来负担,至少应是部分负担。为此,政府可以就此出台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法规,比如说根据企业的能力,规定其每年必须接纳一定数量的实习生在企业内部进行实践锻炼,对于接纳实习生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这样就能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一个有效的能力培训网络。对于参加岗前实习的学员,应给予一定的补助,如生活费补助、最低工资等。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已经遵照党中央与国务院的指示,采取了各种实质性的措施,包括由财政部门支付有关费用等。
《高职会计应用规划策略》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