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绿色营建智慧研究
摘要: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逐渐普遍。研究极具地域的传统绿色营建智慧,不仅是响应发展绿色建筑的号召,也是对建筑地域性的强调,对本土文化的追溯。基于对传统建筑文脉的溯源与传承,从宏观到微观,从环境与建筑特征、绿色设计思想和绿色营建智慧三个方面,对皖南地区传统建筑营建的生态设计思想和绿色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运用Phoenics和Fluent两种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模拟验证。重点总结了皖南地区传统建筑在场所环境、空间营造和结构营建中的绿色设计方法与措施。旨在通过提高材料、能源和发展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及提高传统适宜技术的使用率,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当代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皖南地区;传统建筑;营建智慧;绿色建筑;场所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的目标,并部署了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在建筑营建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1]。现如今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将遗失其最根本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强调绿色建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古代建筑历史经验的继承,在推进环境友好的绿色建筑同时应充分结合地域文脉。近几年,我国绿色建筑更加强调适应使用者的生活,提高其生活的健康度与舒适度[2]。然而,在传统的城市建设和民居建筑中,前人总结出了很多适应地方自然环境、节能环保的营建经验,打造出具有地域性的适宜技术。因此,探索传承地域文化特质的绿色建筑营建技术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不仅高效继承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更是总结出适宜本土发展的绿色技术,有利于探索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适应性。
一、皖南地区环境与传统建筑特征
皖南地区指安徽省江南地区,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共计15个区,15个县,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880多万(图1)。
1.皖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多样,秀水明山。皖南地区地形多样,山地与盆地交错,地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其中山地部分约占皖南总面积的90%左右。主要包含山脉有九华山和黄山等,两者最高海拔分别约达1300米和1800米。其中黄山是典型的低山丘陵,花岗岩山体层峦叠嶂,海拔达到1600米左右。泾县、祁门、休宁、绩溪、黟县等地则属盆地,大多海拔在200米左右。并且皖南地区水系众多,长江、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等大小水域川流于此。
2.皖南地区地域文化特征皖南地区的地域文化丰富,典型的有本土文化、移民文化、舶来文化、经商文化等。各类文化通过时间的演变与沉淀,结合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条件,形成了适合当地居民推崇和传承的地域文化。
二、皖南地区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理念
1.“天人相应,天地如一”的建筑规划理念
(1)固土节地,造之万物。土地对于传统聚落和民居十分重要,珍惜土地资源自古以来都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如表2所示,皖南地区建筑排列紧密,街巷紧凑狭小和负阴抱阳的选址手法都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体现。绩溪县瀛洲乡坑口村的村落处理方式几乎满足了固土节地的各个原则。道德经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土造万物,土之重器,只有充足的土地资源才能满足农耕、居住等生活所需。因此良好的土地资源巩固和合理的建筑场地利用是绿色建筑营建的要点所在。
(2)理水改水,百转通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建筑师们一直以来秉承的建造原则,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一切生存与生活的前提。风水学、五行、道法自然等传统观念都是传统村落选址、发展的重要依据。如表2所示,“依山傍水”是传统聚落或建筑的选址要点,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充分利用水资源,依水而建,改水引水。好的水源在传统聚落中不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文人赏玩、抒情的元素。白居易在《池上篇》中提到“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当时传统建宅、造园的理念。合理的利用和优化水源不仅能满足生活上的各类需求,还能循环利用自然资源,长久使用,回馈自然。
(3)优而化之,滋人养心。环境与建筑密不可分,建筑周边的环境状态将对人的使用便捷度和舒适度造成了很大影响。从聚落到街巷再到建筑,从大环境到微气候,各个地方都存在着巨大的智慧。传统聚落所形成的文化有着强烈生态环境意识[5]。如表2所示,良好的环境不仅能陶冶情操,培养志趣,还能对人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影响。因此优化大环境,调节微气候,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黄山市黟县宏村即是极具代表的村落之一。
2.“道以成器,器以载道”绿色节能理念
(1)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大量的开发建设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巨大,如何在满足人们正常使用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使建筑对其周边环境造成积极影响都是建筑师应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一栋完整的建筑除了考虑通风、排水、保温、隔热、采光、除潮等多方面的物理环境,还需要考虑能源的消耗,世界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水力等可再生资源(图4)。因此节约能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营建需要满足的一个重要技术要点。
(2)取材于身,报之自然。材料种类的选择是建筑营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就地取材”是传统建筑营建自古以来常用方法,常依据当地盛产的材料对建筑进行建构。例如,皖南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及生态资源影响,山地较多,树木林立,盛产木材。且当地木材大多高大质优,因此皖南地区传统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和基本构建几乎都为木所制(图5)。“取材于身,报之自然”这样不仅材料来源简单便捷,更是减少了运输的人工消耗,是具代表性的低耗节材手段。
三、皖南地区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技术
传统的建筑营建技术是古人智慧凝练的结晶,至今仍有很多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法值得后人研习。具有地域性的绿色营建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契合度[6]。
1.基于气候调节的空间营造智慧技术
(1)外部空间营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建筑。水口是整个村落水源的起始点,也供应着整个村落的主要用水,是核心枢纽。常设置在村子的入口或者中心部位,其本身对周围环境也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表3)。建造水口时要遵循周围无树原则,防止因树引来飞鸟,飞鸟的环绕或驻扎会影响水口水源的干净度,巧妙地保持了水源的洁净程度。
(2)主体空间营造。作为皖南建筑中极具特色的公共建筑之一,祠堂在皖南传统聚落里占据核心地位。祠堂是举办大部分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主导空间的营造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彩绘在祠堂中大量出现,不仅有装饰作用,也存在视觉矫正的用途(表3),黄山市呈坎村罗东舒祠的宝纶阁内,月梁上的彩绘和梁底的纹饰相连接,图案与梁的形状相结合,在空间上明显地提升了视觉心理(表3)[7]。因为明间是用于放置祖宗牌位的主要位置和祭祀的主要空间,因此宝纶阁明间内梁上彩绘较其他部分更为丰富[7]。这样具有节奏性的彩绘使建筑在同等空间内,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主次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参与者的主要视觉范围,不仅节约了建筑空间,更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主要空间营造所需的建筑材料。
2.基于节能自优的建筑构造智慧技术
(1)通风处理。由于皖南地区湿度较大,因此建筑都要充分考虑除潮、通风。设置通风口和镂空隔板是建筑构造上独特的绿色通风处理方式。
(2)采光处理。皖南地区传统建筑的门窗大多为镂空形式,以木材为主。当地山脉较多,盛产松树、杉树、樟树、檀树等木材[9]。因此主体承重结构、门窗、构件及家具等都是用各种木材制成。精致华丽的木雕技术在门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般格栅门镂空较多,在分割空间的同时起到通风和采光的效果。镂空大多占到整体门扇的1/2,有利于室内空气流通和阳光投射。
四、结语
传统建筑凝聚着古代匠人和老百姓的无数智慧,其中极具地域性的营建技术在现代建筑中依然适用[14]。传统建筑的绿色营建技术通过应对地貌及气候等生态环境,打造出了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的传统处理方式,形成了适宜本土发展的绿色技术。因此探索传承地域文化的绿色营建技术,既能提升传统建筑的绿色发展,又能延续当地传统文化智慧,不断探索现代建筑的地域化、绿色化的设计方法与技术,形成适合当代的、具有特色的绿色营建技术与方法,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践指导。首先,从建筑规划和绿色节能两个方面得出皖南地区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理念,包括固土节地、理水改水、优而化之的生态规划理念,以及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和就地取材的节能思想。其次,从外部、主体、过渡三个层面得出环境调节、视线优化、巧作天井3个空间营建智慧。运用独特的空间营造手法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及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优化作用,尤其是其中天井空间的营造,形成了良好的热压通风条件,改善建筑使用舒适性。再次,从通风、采光、保温隔热、防火四个层面得出通风口、镂空隔板、镂空门窗、望砖、双屋顶、空斗墙、防火楼板7个构造营建智慧。通过对不同建筑部位使用特殊的营建处理手法,适应各部位的需求,在节能层面优化建筑本身。由于皖南传统建筑开窗有限,因此特别是其中的镂空隔板的营建智慧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皖南地区传统建筑中的通风问题。例如通风口、双屋顶等营建智慧在皖南地区现代建筑或传统建筑改造优化中都能运用。最后,从采光、耐久防腐、装饰环保三个层面得出明瓦、石材、花砖3个材料营建智慧。通过材料的选择,减少建筑的损耗,增强传统建筑的可持续性。其中花砖材料较为特殊,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又清洁环保,耐久耐损,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叶凌,程志军.我国绿色建筑标准发展现状及展望[J].建筑科学,2016,32(12):6-12.
[2]王清勤.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绿色建筑标准回顾与展望[J].建筑技术,2018,49(4):340-345.
[3]李娟.皖南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技术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4]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赵莹琳.人居环境构建中的道教生态思想解析[J].四川戏剧,2016(2):95-97.
王薇1,2,3,潘璐冉1,4
《皖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绿色营建智慧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