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研究
摘 要: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生态化的关系,阐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建议。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面临着生态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生态化转型策略的实施,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要从意识教育出发,树立生态理念,满足生态需求从而实现生态转型,最终深化旅游乡村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
近些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旅游消费需求也开始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之下,乡村旅游开始迅速发展。这种旅游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还能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这使之成了當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积极稳妥的开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目前破解三农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满足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次研究以乡村生态旅游内涵为切入点,对当前乡村旅游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论述,然后据此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之下,推动生态乡村旅游建设的途径,进而为该旅游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前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当前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关键路径,与此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农村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提升,旅游业地位开始不断提升。而近些年,国家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在此过程中,旅游业成了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也由过去的“农家乐”等自主经济模式,进一步转换成“旅游度假村”等较大规模的统一模式。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新农村建设,同时还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而让乡村旅游变得更为成熟。但是,乡村旅游在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相应的旅游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效应,生态资源日益稀缺,对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开始起到制约性。所以,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化转型,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生态化
人类在适应和改造环境过程中,所构建的人和自然能够实现持续共同发展的消费、生产模式、社会风尚和组织、管理体制以及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影响总和,就是所谓的生态文明。这种文明是基于环保意识作为指导,将公正科学的社会制度作为重要保障,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虽然乡村旅游对生态性十分注重,而且生态也成为其重要的旅游元素,然而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进而让乡村旅游和生态保护原则不能统一。为此,乡村旅游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将生态文明作为核心指导,激活其精神内涵,并进行实践应用。乡村旅游生态化属性包括:第一,具有专业性属性:这种旅游的生态化,将旅游活动变得更具有专业性,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变得更为严格。之所以要将这种旅游进行生态化转换,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旅游已经面临着现实发展困境,另一方面也是乡村旅游体现精神内涵的需要。第二,环保属性被强化。乡村旅游进行生态化转换,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在传统乡村旅游模式之上,引入生态环保属性,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旅游等级。第三,具有教育功能。通过生态化转型,可以让乡村旅游具有相应的教育功能,不仅使得相关参与者得到教育启发,同时也能对广大游客产生教育意义,引导他们要科学的利用资源,增强环保意识,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旅游业都被定性为朝阳和环保产业,让很多从业人员忽视了该产业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效应,进而导致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发展。也正是如此,当前乡村旅游面临着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缺乏对从业者的吸引力,很难科学的开发乡村旅游等问题,在此背景之下,乡村经济也很难发展。此外,当前农村规划不够科学,随意的拆房和建房,这让乡村面貌很难统一,缺乏形象,降低了旅游开发和生态价值。生态旅游的核心属性,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而这也是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升级的关键需求。乡村旅游的“反生态”发展,导致了这种旅游经济很难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生态化转换,使之恢复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乡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
新型城镇化建设最为基础性的需求就是所谓的生态化发展。想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引导,探索以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进而让乡村旅游更好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不仅要满足效益和数量增长需求,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资源价值和品质。当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之一就是要推动生态化转型,该建设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绿色先行,以旅游带动城镇发展,以城镇成就旅游产业升级。进而让人居生态环境、乡村核心产业和公共服务等,都能够实现农村到城镇的转换,进而促使城乡统筹、生态环境发展,不仅维护农民利益,同时还要促使农村现代化发展。
四、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几点建议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推进意识教育生态化
第一,强化生态服务理念。当前乡村旅游规模持续增长,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要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景点区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游客对景区的认可水平,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而景区能否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会受到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理念。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构建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生态转型的关键。只有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其生态教育功能有着正确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推动其生态化转型。第二,将旅游和生态服务进行融合。发挥该旅游的生态教育功能,必须要和服务进行融合,这样就能让游客不仅能够感受景观之美,还能得到相应的生态教育。于是乡村旅游功能和内涵就更具有丰富性。第三,强化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其技能,不仅有助于生态乡村旅游发展,还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治理,实现乡村环境的改善。 (二)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满足生态需求
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旅游发展之起点,也是其发展目标。所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将乡村旅游资源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增强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显著提升旅游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进而发挥该产业的带动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环节,乡村旅游发展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化发展,而是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将美丽中国作为核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创新升级,唯有如此,才能防范乡村旅游粗放性发展对乡村生态带来的二次伤害。青山绿水,不仅是天然美景、生态资源,更是当代社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只有推动绿色生态发展,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理念,可以更好地展现乡村旅游内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机遇,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也是实现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决当前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发展之困,就必须要走出生态、绿色和创新发展之路。不断增强民众的生态意识,完善相关标准,实现特色化旅游,进而让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实现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贵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9):172-175.
〔2〕谢宁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的生态化转型与基本策略[J].农业经济,2017,(05):48-50.
〔3〕付检新.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J].农业经济,2017,(06):46-4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论文发表三步曲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