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分析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分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2-01-08 10:13

  摘要:近年来,全球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严峻。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需要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优化和改善以往的农业用水结构。随着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农业灌溉方法逐渐丰富,其弥补了传统农业灌溉方法的缺点,这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分析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和有效策略,以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节水农业技术;策略研究

  0引言

  在现代农业中,节水农业技术的推进工作日益普及。这对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节水农业技术还处于开发的初期阶段,节水农业技术水平的低下、节水意识的不足、节水农业技术的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节水农业技术的开发有赖于专业节水技术人员。因此,研究和分析节水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普及中的具体实践策略,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分析

  1概述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农田利用率下降,农作物产量低,有必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6%,但灌溉的大部分水都迅速蒸发,只有很少的水被农作物吸收。因此,我国必须改变灌溉方式,提升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的开展不仅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水、土、作物三者之间的系统化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虽然部分地区实行节水农业,但其存在节水意识弱、工作效率低的情况。因此,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以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研究为主题,阐述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根据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探索现代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最佳途径。

  2节水技术推广的现状

  2.1对节水的认识存在误区

  大多数人对农业节水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农业节水就是要减少水源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蒸发、渗漏等问题,认为只有“衬砌渠道、管道输水、滴灌、喷灌、微灌”等技术才是节水。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把节水农业与节水灌溉混淆为一体,对节水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广义来说,节水就是使水资源的无效损失量减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农业是一项综合性措施,关键是提高农业单位用水量的效益,不仅仅是节约用水。节水农业建设包含了两部分,分别为水利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尤其不要忽视节水农业技术措施。节水农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耕作、栽培、灌溉、施肥等环节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节水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将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措施紧密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水资源。长期以来,农业工作者对工程节水比较重视,对生物、化学等节水措施不重视,导致低成本的土壤改良、秸秆覆盖等农业节水措施不能发挥作用。推广节水农业,就要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措施,完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2技术水平落后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基础技术是阻碍节水农业技术普及和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有必要根据各地区的农业开发现状,在不影响开发的前提,采取有效的农业灌溉技术及开发措施。否则,无视技术的实际应用会影响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从而影响节水农业的发展。

  2.3节水意识弱

  节水意识弱是制约节水农业技术普及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农业从事者大多是农民,其往往受教育程度较低,未能充分认识到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因此,要向农民普及关于节水灌溉知识,让农民了解节水农业了解的优势和功能,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否则,农民的意识受局限,直接影响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于推广。

  2.4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员是节水农业顺利发展的关键,要充分掌握专业的技术知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田的灌溉结构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善缺水的现状。如果不注意技术人员的培养,节水农业技术就难以普及。同时,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选择适合农田实际情况的节水方法和器具,导致灌溉方法长期处于落后水平,这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阻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2.5节水资金缺乏

  资金缺乏是制约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不足、地方资金非常有限、农户自筹能力较弱等因素,造成了农业节水资金严重缺乏,不能满足节水农业发展的需求。而且,一直以来,各地比较重视水库、输水渠道等节水工程的建设,忽视了田间节水措施,导致对节水农业技术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3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

  3.1注重改造农业用水方式,推广多种节水农业技术

  传统的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很多地区主要使用洪水灌溉。这种方法不但浪费水资源,而且阻碍作物健壮生长,影响农业开发。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应提高节水意识,根据地区灌溉条件制定节水计划,优化和改善灌溉方法。注意推进各种节水技术,开发各种各样的水资源利用方法,有效缓解地域水资源不足问题。特别是在缺水的地区,确保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减少农业用水的使用。为了解决地区用水问题,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多条渠道灌溉用水。同时,详细分析区域水资源的分布,把握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平衡水资源,善于利用自然降水,改善地区排水系统,有效储存雨水,储存更多的灌溉用水。为了达到节水灌溉的预期目标,需要尽可能地结合区域开发,开发符合农田灌溉需求的节水方法和技术。同时达到净化水资源的目的。

  3.2大力宣传节水农业,提升节水意识

  节水农业技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达到削减农业用水量的目的。在这个阶段,节水农业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也有未特别注意节水的农业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注意这个问题,与地方积极合作,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增加节水农业宣传,让农民正确理解节水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决定节水农业的最终效果,因此必须提高农民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农民的节水意识,把节水农业作为重要目标,重视节水农业,实现水资源高效的利用。在确保作物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注重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申请农业节水支持资金

  推进节水农业技术是我国在现代农业中提出的最新的灌溉方法,有助于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削减农业用水量。同时,这种方法也改变了以往的农业用水使用结构。推进节水农业技术,无疑需要引进革新的技术和设备,以及精通高度节水农业的技术人员。地方则需要集中精力于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节水农业技术的提升。

  3.4完善节水农业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节水农业管理体系,如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节水工程管理、节水技术管理、节水农业项目管理、节水农业资金管理等体系。水资源要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各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地方水务局(水利局)要明确职责、协调合作,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河流的上中下游水源、引入口到排水出口、水量与水质、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城镇用水等都要统一管理。对井灌区,要严格限制每个地区打井的数量以及每眼井的取水量,特别是对地下水的超采区更要科学调控,严控深层开采。同时,要充分利用降水,及时蓄水以备用。要健全大型农业节水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制度,对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的质量要做好监督和抽查等工作,确保节水灌溉效益。

  3.5利用合理的水价政策调整

  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价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调整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经济杠杆,水价的高低决定了农民是否选择节水技术。科学合理的水价可对农户节约用水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系统贯彻“节水优先、系统管理”的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抓住农业节水重点,解决了体制机制难题,取得了初步成效。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实现我国预定的粮食生产目标,必须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普及,多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领导下,全省各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本着“集中管理、彻底管理”的原则,以抗旱标准农田建设为线索,统一水资源配置,统一验收。沿黄粮产区推广“渠道衬砌技术”,某地低山丘陵区利用除险加固水库、水源,发展管道输水灌溉。某地区大力发展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全省建设中型灌区444处、塘坝5.15×104处。在水利工程的支持下,全省灌溉面积约为510×104hm2。区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考虑到先进、高效、实用、方便,山区水库灌区可采用全自流明渠灌溉模式、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理发水源区风力抽水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末端集中建站提水固定输水畦田灌溉模式,粮食规模种植区选用小型卷盘式喷灌机灌溉模式,全省形成立体化高效节水推广体系。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注意改善水资源利用率,积极促进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同时让农民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确保节水农业的高效推进。同时,引进先进的人才、技术和相关设备,为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军,康波.瓜州县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1).

  [2]张建恒,宋国芳.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21(02).

  [3]王磊.忻州市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分析[J].当代农机,2021(02).

  [4]朱淑娟,孙涛,王方琳,等.甘肃河西地区发展戈壁农业的现实依据和实现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21(06).

  董志印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分析》
上一篇:土壤污染与农业环境保护现状和展望
下一篇:超甜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