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政治法律职称论文》汽车机件损坏与交通肇事因果关系的鉴定方法

汽车机件损坏与交通肇事因果关系的鉴定方法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1-30 09:20
扫码咨询

  摘?要:关于汽车机件损坏与交通肇事之间的因果关系鉴定,往往涉及交通事故力学、材料力学、断口金相分析、汽车结构以及法医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需要司法鉴定人充分掌握并运用,才能作出科学、客观、专业的鉴定意见。文中将通过一起案例解析,对此类事故的司法鉴定基本原则、鉴定要素、核心技术、计算方法等鉴定技术方法作一些说明及探讨。

  关键词:机件损坏交通肇事因果关系鉴定方法说明及探讨

汽车机件损坏与交通肇事因果关系的鉴定方法

  1案例

  1.1案情简介

  D某驾驶小型轿车(以下简称轿车)在某公路上行驶至某村直线路段,失控向右前方冲出道路后,碰撞路边绿化树,造成一死二伤、车辆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

  1.2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路段为国道线某村庄路段,以事故轿车行驶方向,右转弯道下坡进入直行路段,水泥路面,路面平整干燥,晴天。事故现场直行路段呈南北走向,双向各一条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宽4米,非机动车道宽2米,西侧路边缘与路外高差为0.17米。轿车头西南尾东北停止于道路西侧,左前、后车轮中心距道路中心分道线分别5.62米、3.64米。

  1.3轿车车体损坏情况

  轿车车身前部距右边缘约70cm范围见碰撞挤压向后变形,右侧最大变形深度约为85cm,前横梁右侧弯折变形,左侧与纵梁焊接处断裂,发动机罩右前部由前向后呈弯折弓起,散热器右侧损坏并向后移位,右前照灯组破碎,右前翼子板弯折外凸、脱落,右A柱断裂,右前车门框变形,右前轮轮胎碰撞爆裂,右后轮脱落,其内侧轮辋上下均有与硬物碰撞痕迹,下部附着水泥类物质,右后减振器见向左碰撞弯曲变形,内衬板涂层呈减层碰撞刮擦痕迹,右后轮控制臂上部断裂,制动盘固定位环状断裂,盘面径向断裂,轮毂固定螺栓3根扭转断裂1根缺失。

  1.4事故解析

  1.4.1本次事故鉴定分析的三要素

  本事故争议的核心问题:轿车右后轮机件损坏是引发事故的原因还是由事故导致的结果。解决核心问题,应在技术鉴定上,提供完整的事故技术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路面痕迹勘查分析、车体损坏特征分析及断口分析、乘员损伤部位分析。

  1.4.1.1路面痕迹勘察分析

  路面痕迹勘查包括:制动或者失稳后,轮胎的拖印、侧滑印的位置、尺寸及比例关系、走向;损坏机件对地面的刻印、刮擦印;路面涉及事故车辆在事故过程中形成的撞击痕迹等。依据上述勘查的数据,通过相关的理论可计算出事故前的行驶速度,还可确认失稳位置或接触点、制动位置、转向位置、碰撞前方障碍物位置等重要信息。本次事故据材料记载及照片显示,轿车右后轮下地面见有明显横向刮擦痕迹,痕迹与路边沿相接处水泥撞击剥落,轿车右后轮轮辋上与硬物撞击的痕迹及相应位置胎面上的横向痕迹,二者之间反映了相互作用的结果。照片中,轿车停止处地面疑似有一条刹车痕迹以及事故过程中地面上断续的划痕,其痕迹的长度、走向都是非常重要信息。依据它们的数值特征,应用相关理论、计算公式作技术分析,可以此确定行驶速度以及失稳、制动、转向位置。但是材料中未见所述痕迹记录,事故现场勘察未能提供完整痕迹数据,令本案留有技术遗憾!

  1.4.1.2车体破损特征分析及断口分析

  (1)车体前部的撞压面——事故现场勘察必须确认撞压面的三维尺寸及其撞压深度变化的主要数据、撞击中心的位置、撞击力的方向等,进一步印证前述根据痕迹分析事故的可靠性,同时,依此应用参考文献给出的研究成果,进行碰撞速度及其他相关数据计算,据材料记载,轿车右前部最大变形约为85cm,根据文献[2]中,汽车碰撞速度与变形量关系曲线、相应方程式,依据美国试验给出的刚度系数区分车体类别,计算方法如下:VP=0.58x+6.8式中,x——撞压变形,cm;VP——轿车碰撞速度,km/h;将轿车右前部最大变形为85cm代入式中,得到轿车碰撞速度约为55km/h,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轿车碰撞树木时的撞击力约20吨力,碰撞时的减速度约为10G。

  (2)右后轮破坏——右后轮上部内倾下部外展,表明车轮受强很大的弯曲力矩作用。事故现场表明,力矩源于右后轮内侧底部受到强大的横向冲击力作用所导致。冲击力是车体紧急左转向过程中,前部右侧与大树撞击导致车体右转向、甩尾时路边沿对其车轮的反作用力。

  (3)轮毂固定螺栓被剪断,一根缺失,残余螺栓呈现45度断口,属于典型扭转断口(见图1),它的产生是受到强大的扭转力矩和弯曲力矩联合作用的结果,扭转力矩来源于碰撞时,紧急强制性制动力作用下,车体碰撞后的惯性力相互作用结果。因此不难看出,事故发生时,轿车的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性能完好,同时表明,右后轮制动盘并无事先故障。

  (4)右后轮制动盘断裂特征——仔细观察制动盘断裂口特征,见其断缘凹凸面吻合一致,并未反映出明显相对运动形成的摩擦痕迹或者扭曲变形;制动盘断裂口断缘与内侧轮辋两处痕迹反映出同时一次受力而形成的痕迹特征(见图2)。以上两个现象说明轿车右后轮制动盘断裂只能在车体后部向左侧甩尾与路边缘碰撞时发生。

  (5)轿车右后轮减振器、控制臂等车体部件受到破坏,是发生碰撞时车体运动过程中右后轮破坏时的偶联效果。

  1.4.1.3乘员伤害尸检分析

  乘员伤害情况、尸检报告等材料,这些相关内容是车辆肇事过程的真实表现。本次事故碰撞时减速度值超过10G,车内人员身体必然与车体发生强烈冲撞。副驾驶员在本次事故中受伤后抢救死亡。据尸检报告,死者右顶部头皮肿胀,其中有一处4cm头皮裂伤,左侧鼻腔内有血性分泌物,右下唇部挫伤。这些伤害特征符合轿车失稳冲向右前方后、紧急左转向过程中撞击树干,副驾驶员身体受到高减速度冲击及惯性作用与车体发生碰撞致伤特征。副驾驶乘员伤害部位、致伤原因、伤害程度都是表征相当于车体即时运动状态。特别是尸检报告确认的致命部位特征,再次验证了车体失稳、碰撞情况的分析的正确性。

  1.4.2事故过程分析

  综合上述技术分析本次事故的主要过程如下:

  (1)轿车以约55km/h的速度从弯道进入直线行驶过程中偏离自行车道,失稳冲向右前方。

  (2)失稳后,驾车人反应紧急左转向,其车体后部向右侧甩尾,导致右后轮跌落到路边外侧地面上。

  (3)驾驶员眼见车体即刻撞击前方大树,紧急制动为时已晚,肇事车以55公里时速重重地撞击大树,其撞击力接近20吨力,导致车体前部右侧严重破坏并造成副驾驶员死亡。

  (4)碰撞树干后,车体会受到强大的冲击反作用力、车体反弹。而撞击中心在车体中心线右侧,车体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右旋转力矩,车体后部向左甩尾导致右后轮弯曲、助其固定螺丝断裂、制动盘断裂、车轮倾斜、脱落破坏。

  2鉴定技术方法

  (1)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应严格采用路面痕迹、车体损坏、人体伤害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并相互应证,是确保事故司法鉴定准确性的基本方法。

  (2)每个事故都会有表征其事故性质的两三个“核心技术问题”,本次事故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事故过程中,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属于问题的正向解析。事故过程中,肇事车破坏部位的受力分析——属于问题的逆向解析。本事故从正向作技术剖析,轿车失稳到碰撞大树的过程中,车辆显示出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功能是正常服役状态,也就是说,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非轿车机件存在事先隐患,此认定车辆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性能与事故因果关系,是论证主题的必要条件;从逆向作技术剖析是从右后轮受力分析和破坏机件的断口分析,特别是能够清晰认定螺栓断口的宏观形貌是典型扭转为主的扭、弯力矩联合作用下的断裂破坏,然后就是分析、查找出事故过程中如何产生强大的扭转力矩和弯曲力矩,以此认定车辆构件破坏是事故导致,是论证主题的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是严谨确认问题性质的关键。而,受害人的尸检报告确定伤害部位和致命原因与事故时车体运动状态吻合,再次表明了技术分析的正确性。

  (3)司法鉴定技术上涉及多学科知识,其分析难度比较大,需要多学科技术知识是必要的。比如在本次事故中涉及交通事故力学、材料力学、断口分析、汽车结构以及法医学等多方面知识,只有多元化知识对事故作出完整的技术分析,特别是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鉴定辅助工具——各种电脑软件面世,只有不断学习、积累各种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才能在鉴定的道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参考文献:

  [1]于长吉,陶沙.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方法.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2]张秉荣.工程力学.北京:机械工作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三版.

  [3]蔡兴旺,付晓光.汽车构造与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7月第二版.

  邓小会1庄铊2


《汽车机件损坏与交通肇事因果关系的鉴定方法》
上一篇: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下一篇: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鉴定标准相关要点分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