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金融论文发表金融生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金融论文发表金融生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王编辑时间:2016-01-29 17:25
扫码咨询

  本文是金融论文发表,文章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京津冀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并从中找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表在《金融理论与实践》上,杂志创刊于1979年,系中国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主管的以金融理论经研究和金融业务实践探索为主要任务的刊物。其宗旨是:探索发展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实践,拓展金融业务领域,反映金融运行信息,展示金融科研成果,培养金融科研人才。荣获四度入选全国货币/银行·金融/保险类中文核心期刊;人民银行系统优秀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呈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而作为探究区域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金融生态”这一核心概念愈发受到众多研究学者的重视。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能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所以利用金融这一“软环境”,辅以“金融生态”的核心框架体系来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提要] 在此基础上,从“宏观金融体系”、“中观金融机构”和“微观信用管理”等三个角度,提出京津冀金融生态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论文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生态,区域经济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一)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最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京津冀地区GDP达到6.22万亿元,同比增长8.58%,高于同年7.7%的全国GDP增速。在目睹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认清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足。首先,京津冀地区2013年的GDP只占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GDP总值的23.8%,占不到1/3,所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及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其次,京津冀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从2012年的11.0%下降到2013年的10.9%。

  虽然,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实力有较大的提高,但三地间的GDP增长速度、人均GDP以及产业结构仍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河北省GDP增长速率持续上升,生产总值稳中有升,逐步超越京、津地区,但在人均GDP的量化值内与京津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天津的人均GDP率先突破10万元大关,连续两年居全国之首,北京紧随其后,两地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京津冀金融资源水平。这几年,京津冀三地的金融资源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就现阶段而言,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三地的金融资源水平呈“阶梯状”,北京金融资源最多,天津次之,河北更次。

  下面我们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部分进行具体分析。从银行业资源来说,2013年北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13万亿元,约是天津或河北的3 倍;银行业服务密度方面,北京是每百万人6千亿元,约是天津的2倍,河北的10倍。可见河北和天津要想在金融资源方面赶上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从证券业资源来看,2013年受IPO暂停影响,三地上市公司融资额均不高;企业债券融资额较往年均有所提升,但北京仍以1万4千亿元领先于天津的1千亿元和河北的 3百亿元。从保险业资源来看,北京在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均领先于天津与河北。从上面的分析可见,河北和天津与北京在金融资源方面相差过大,这就再次印证了为什么京津冀三地的第三产业发展程度相差很多。

  (三)京津冀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对比。2013年度北京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2,822.1亿元,占京津冀区域金融实现增加值总和的54.7%;其金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8%,位居全国第二位,逐步与上海形成中国金融领域的双引擎。2013年天津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202亿元,金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3.5.%,位居全国第四位。而河北省毗邻两大直辖市,又面临着产业升级,金融发展起步较晚,地域间核心金融竞争力明显不足,金融发展程度与京、津仍存在较大差距。

  而长三角经济圈适时的将 “先进制造业”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金融业迅猛发展。长三角中心的上海市2013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823.4亿元,高居全国各大城市金融业增长总值榜首。其周边核心地区江苏、浙江金融业增长稳居前八,各自形成了依托“国际现代制造业”促进自身金融规模升级的特色发展模式。

  梳理数据可知,北京作为京津冀区域金融业的龙头老大,其对周边城市辐射程度偏低,甚至出现了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的现象。京津两大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区域间合作化远低于竞争化,而京津两地同河北省在金融和经济方面均构成了严重的二元化结构;另一方面,中心城市上海对江苏省金融发展以扩散效应为主,辅以对浙江省的极化效应,促使地区间合作紧密。重要的是,上海市有效发挥其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金融发展的协同带动作用,区域间金融产业更合理发展,金融资源交流广泛,周边主要城市主动吸收上海先进金融理念,各省市间形成竞争兼顾合作的优化互动格局。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协同发展缺乏政策指引。从目前来看,京津冀地方管理者、金融相关机构对区域金融合作的研究缺乏前瞻性,这样容易造成金融合作各自为政的局面,而目前的合作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今后区域金融的整体融合与长远发展势必产生不利影响。

  (二)京津冀金融市场分割严重。虽然在地域上京津冀三地相邻,但是三地的金融市场无论是从总量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三种情况。甚至北京和天津还有各自争当金融中心的竞争关系。这与三地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从客观上使得京津冀三地不自觉地抗拒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

  (三)中心城市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京津冀区域中的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比长三角和珠三角低。也就使得最活跃的私营和民营经济无法打破行政区划的空间限制,进行跨行政区域的行业集聚和整合。造成中心城市扩散效应辐射面窄,区域间差异化严重。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议

  (一)宏观金融体系协同发展建议

  1、建立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相关机构。参照欧盟的模式,可以先成立若干个城市组成的京津冀金融合作委员会,定期举行相关的金融合作论坛,就重大金融合作问题进行探讨,日后再将委员会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京津冀区域。

  2、找准京津冀三地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可以将北京作为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监管中心;天津定位于金融服务中心,主要做金融批发业务;河北可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成本优势,作为金融后台中心。

  (二)中观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建议

  1、补齐京津冀三地各自金融机构的短板。河北需要整体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天津应该集中精力建设证券机构;而北京则是需要发展外资的金融机构。

  2、加强京津冀三地金融机构间业务合作。以银行业为例,京津冀三地的各银行可以从银行间市场入手进行合作,比如同业拆借、银团贷款、贷款出售等业务。通过签订协议,在信息的沟通、贷款的安排、资金的保证等方面达成一致。

  3、鼓励三地金融机构跨区建立分支机构。以银行业为例,我们可以依托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现成的银行网点向周边其他区域扩展,形成更大的银行网络,也为京津冀一站式金融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微观信用管理协同发展建议

  1、构建京津冀地区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征信体系可以促进京津冀三地跨区域融资,也可以为金融机构发展跨区域客户提供信用记录,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2、帮助京津冀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京津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中小企业,北京中关村已成为了首批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区。我们还可以顺应互联网金融的潮流,利用网络平台比如P2P网贷平台,结合京津冀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京津冀区域内中小企业网络融资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安虎森,彭桂娥.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08.6.


《金融论文发表金融生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上一篇:经济论文商业空间动态展示设计方法
下一篇:景观设计论文范文浅析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相关问题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