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借助新技术搭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桥梁

借助新技术搭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桥梁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3-01 09:30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相比,非连续性文本中包含着大量信息材料,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在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受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如何有效展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这一问题,特别是如何建立一定的范式,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优化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技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

  从当前的教学活动来看,非连续性文本虽然具备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其在语言结构和文章结构上又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与具有叙述性、文学性、连续性的文本相比,非连续性文本的逻辑排列并不紧密,其所表达的语感也不够强烈[1]。当学生参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时,如果缺乏相应有效的教学指导,教学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障。而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优化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借助新技术搭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桥梁

  一、借助教学课件,锻炼相关技能

  从结构特点上来看,非连续性文本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在保留基本的文字叙述功能的同时,非连续性文本将图解文字、广告信息、地图索引等内容引入文本当中,具有更为出色的信息传播价值。针对这一特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到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通过给出图片、目录、索引等材料,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集与信息加工工作,促使语文教学向着真实、专业、科学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材料中解读语文知识时,学生能够对语文教材的普及性、开放性、全面性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落实文化材料积累、加工、应用等工作。

  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活动“看图讲故事”的教学为例。这一部分的图片与文字的相互融合是非连续性文本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可结合相关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工作[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要求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并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补充,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以童话故事《乌鸦喝水》为例,当教师给出图片、旁白,学生会结合图片中的情境补充故事:“乌鸦口渴了,要喝水,但瓶子太深了,乌鸦喝不到水。乌鸦在河边捡来了小石头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最终就喝到水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将非连续性文本转化为故事”为教学目标,在保障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的同时,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二、借助网络平台,组织讨论活动

  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较为少见。总结当前的教学活动,大部分教师在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开展教学活动时,所强调的大都是非连续性文本直观、简明、概括性、强调信息传播等特点,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带动作用并不出色。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重保留信息的真实性与多元性,结合有关理论的多维分布,为学生创造解读相关信息的必要机会。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习作活动“看图画、写一写”的相关教学为例,在这一板块,相关教学材料的设计目标也在于考查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对于经过了长时间语文学习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其已经掌握了看图写话的基本技巧。但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可能会在教学材料中看到不一样的语文知识。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可在网络平台发起讨论活动。在教学环节,将有关图片材料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放学后对图片中所折射出的信息进行加工梳理,结合有关信息在慕课、钉钉等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交流活动,可以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些图片中,我看到了……我了解到了……我认为事情会……发展。”非连续性文本主要针对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与加工能力发起训练活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能够提升非连续性文本的传输效率,为每个学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提供硬性保障。对于富有教学价值的讨论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交流软件将其记录下来,在未来的讨论活动中加以运用,从而实现相关材料的最大应用价值。

  三、借助视频软件,记录教学过程

  毫无疑问,非连续性文本能够依靠其独特的形式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有关理论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于某个结论当中,对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内容,其可能会直接遗忘。在针对非连续性文本发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关信息的探究过程、加工过程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在一带而过的教学方式下,相关信息的调用与搜集、学生素质的锤炼与提升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视频软件将教学过程记录下来,依靠现代技术做好教学视频的拷贝工作,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参考。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花钟》的教学为例,在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中,作者仅利用文字就向学生展示了不同花朵的开放时间,图表、展示图、链接等内容并没有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发挥价值。教师可将该文本转化为表格,结合花朵的类型、花朵的开放时间制作相关表格,加快学生搜集信息的速度。在将有关非连续性文本传递给学生之后,教师应利用录屏软件记录教学过程,针对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识别能力做好教学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结合表格对花朵的开放时间进行记忆。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将有关视频发送给学生,在帮助其回忆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能促使其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方法、学习要领产生初步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多灵感[3]。

  四、借助线上材料,培养阅读情感

  非连续性文本中不仅包含图片,还包含网络链接、动态动画、教学视频、教学音频等材料,可谓是包罗万象。在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开展教学时,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文本类型发起不同的教学活动,依靠文本与教材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意识。

  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学为例。该文章针对恐龙的进化史,结合考古学家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大胆推测。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利用多元材料处理教学内容。利用视频讲解“恐龙变成鸟儿飞向蓝天”这一猜想的提出过程。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依靠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资料之后,教师可以利用鸟的图片、恐龙的图片提出相关问题:“如果恐龙真的变成了鸟儿,那么恐龙的身体应该发生哪些变化?”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普网站的链接,让学生独立搜集信息并解答问题,这样能够将鸟儿的结构特点、恐龙的结构特点进行比对,并得出一定的初步的结论。教师此时可要求学生将有关结论利用文字,或是制作表格,或是录制音频材料记录下来,并且保留探究过程。依靠不同类型的信息储存方式,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复杂性,在求知中全面掌握其应用特点。

  五、借助虚拟资源,解决教学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表现出了极为出色的教学价值,但如何针对非连续性文本发起教学活动一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材内容一成不变,其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特点、价值的展示不够全面,学生很难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育价值进行解读,更遑论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了​‍‌‍​‍‌‍‌‍​‍​‍‌‍​‍‌‍​‍​‍‌‍​‍‌​‍​‍​‍‌‍​‍​‍​‍‌‍‌‍‌‍‌‍​‍‌‍​‍​​‍​‍​‍​‍​‍​‍​‍‌‍​‍‌‍​‍‌‍‌‍‌‍​。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应尝试利用多媒体平台突破教学的短板,在锻炼学生相关技能的过程中做好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工作。

  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利用网络平台中所包含的视频、音频等虚拟资源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通过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信息搜集欲望,强化学生的信息表达能力。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活动“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名著导读视频、音频材料,在学生观察、聆听之后提出对应的思考问题:“视频材料与音频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所推荐的名著的故事梗概是什么?名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你能将这些信息重新展示出来吗?”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便是信息搜集不全面、信息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教师可尝试利用多元虚拟资源激发学生的信息表达兴趣,促使其在搜集信息的同时不断记忆知识。教学资源不一定是教师所导入的教学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找相关教学资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为学生创造展示相关教学资源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独立制作非连续性文本,让他们结合自己所阅读的名著,以图片、表格等形式向他人推荐图书,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所制作的相关材料展出有关信息。虚拟资源的应用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上,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

  总之,依靠非连续文本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利用文本材料帮助学生解读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适当的自我发挥空间,引导学生独立加工信息,结合现代技术便捷性、虚拟性的特点做好信息整理工作,保障相关信息的传播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

  【参考文献】

  [1]陈璐佩.指导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4).

  [2]李红颖.基于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

  [3]朱俊阳.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要聚合与实用[J].语文建设,2020(3).

  谢小意


《借助新技术搭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桥梁》
上一篇:基于小学生汉字书写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下一篇:班级日记在建设良好班集体中的价值体现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