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论文浅析研究性学习英语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研究性学习始于美国,由英语“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向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探究问题的方法,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创新的能力。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只有正确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才能把它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做课题、写论文,我认为这是个误解。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也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式,是一种教与学的方法,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根据一定的要求,自主确定一个或几个研究专题,运用自身具备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体回归于学生本身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思考的过程。
二、英语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英语研究性学习除了具有各学科所共有的开放性(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方式各异)、探究性(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和实践性(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特点外,还表现出以下独有的特色:
延展性:英语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是基于课堂学习的话题或技能进行拓展的,如知识面的扩大、话题的深入或论点的辩异等。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拓展性学习中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并构筑新的知识技能平台。
协作性:英语的习得需要一定的语境,即交际实践。英语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这有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另外协作研究可让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也能避免少数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心理。
参与性: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不一定也不必要都在课堂完成。师生在课堂上的工作主要是题目的选定、研究方法的探讨、分工的明确、成果的评价和经验的交流;而研究的过程,改进的步骤可放在课后。研究的成果不宜评判优劣,而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话题和途径的研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英语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很有必要,因为:
从知识类型的层面上看,英语是丰富学生探询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有目的的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在探究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建构自学机制。
从课堂教学的步骤来讲,英语课在口语交际活动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不应停止,要引导他们围绕话题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辨证思考。通过话题面上的扩展、主题意义上的深入或不同观点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英语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和巩固已有的语言技能,其学习效果大大优于脱离实际的练习。因此,新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所介绍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模式可延伸为语言知识讲授——操作技能训练——探究能力开发的新课堂结构模式。
英语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体现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目标的互补性。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同时注重知识目标,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创造性和广博性,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用好教材,渗透研究性学习
高中英语新教材题材广泛,有天文、历史、地理、人物、科普、小说、传记等,许多课文都是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事业成功、身体健康、人口问题、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无论从对话表演到讨论,从课文精读到泛读,从语言学习到实践,都为教师进行导向性设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和余地,为渗透研究性学习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指向学生有序预习,创设情景,参与探究和讨论,从启发诱导入手,设计一个个有梯度、有意图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励学生讨论解疑,启发学生就英语课文中提出的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题,让学生自行选题,查寻资料,充分酝酿,归纳总结,写出研究报告,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使教学活动表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了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研究过程可分为查阅资料、独立准备、小组讨论、集中展示等几个阶段。学生首先应该学会如何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从事课题研究。实际上收集资料从选题就开始了,但它是不间断的、贯穿全过程的工作,因为随着研究工作的展开,还需要补充一些更新的有助于研究工作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阅读、查找资料,记录在调查中所获得的信息,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而且也培养了他们迅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在从所有资料中提取对自己课题有用的信息后,学生们根据设计的研究方案把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查漏补缺,开始个体独立准备,形成书面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同时将自己的成果做成图片、电影、录像、英文调查小报告、墙报或powerpoint等在全体同学面前进行展现。在展示成果交流时,每一组选派一名语音好的同学向全班口头汇报,期间参与老师的答辩。在交流研讨分享成果中,学生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客观分析和辩证思考,这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小组研究成果的对比,看到自己的特点与不足,另一方面开拓了思路,学到了其他课题组的研究方法。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是在对语言感知和语言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操练交际,这是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他们活动的参与者。最后,研究成果上交老师批阅。老师从中掌握情况,指出主要优缺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归纳正确,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归纳不正确时,分析原因,指明正确的用法,让学生在“原来如此”的情感体验中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归纳之后,教师再做出总结,给予相应的操练与扩展,以期收到触类旁通和巩固的效果。
高中英语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实验、思考,感悟平时的所学,总结、归纳自己的所得,这种学习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比在书本中搜寻现成的答案有意义得多,他们的合作意识加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主体精神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这对丰富其阅历,激发学习英语兴趣,逐步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愿望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
[2]周文胜.研究性课程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03
[3]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
[4]刘蜿华、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5]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
《中学英语论文浅析研究性学习英语》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