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职称论文》电力论文平均功率因数的确定对退补电量的影响

电力论文平均功率因数的确定对退补电量的影响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admin0时间:2016-01-29 17:43
扫码咨询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能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本篇电力论文介绍了平均功率因数取值对计量差错退补电量的影响,若功率因数取值不当,将会引起较大的退补电量的误差,同时介绍了计量装置故障差错情况下平均功率因数的正确计算方法。

  推荐期刊:《电力技术》是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专业刊物,也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会刊。本刊曾用名为《电力标准化与计量》、《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先后由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并主办,长期行使机关技术刊物、行业刊物的职能。为了更全面发挥行业技术交流平台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整合技术资源,2008 年中旬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电力技术

  【关键词】平均功率因数 更正系数 退补电量

  随着电力客户逐步增多,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的准确要求不断提高,计量是否准确不但影响到供电企业形象和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可以通过电能计量装置检定机构的校验得到保证。而现场接线的准确性,不仅受装表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业务水平及工作的熟练程度的影响,而且还由于电力客户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有意窃电致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直接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而在正常工作中偶尔也会出现计量接线错误,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完全避免。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如何采用公平、公正、合理的方法弥补对国家、企业、或个人造成的损失,下面我就谈谈平均功率因数的确定对退补电量的影响。

  一、确定平均功率因数的方法

  1.计量差错期间的功率因数按《供电营业规则》上的力率调整标准取值。依据《供电营业规则》第41条力率调整标准。(100千伏安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用户的功率因数为0.9以上,其它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趸转售电企业功率因数为0.85以上,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

  2.取某一时间段客户的平均功率因数值。例如:一高压用户正常情况下,5个月的功率因数分别为0.95、0.94、0.95、0.95、0.94,平均功率因数=(0.95+0.94+0.95+0.95+0.94)/5=0.946。

  3.确定用户计量差错期间的平均功率因数,应根据计量差错期间所计量的有功电量及无功电量进行推算。

  二、确定平均功率因数正确方法

  1.多功能电子表正确接线时的功率表达式

  (1)三相三线多功能电子表

  B.无功功率表达式

  三相三线多功能电子电能表无功计量采用电压移相。

  (2)三相四线多功能电子表

  三、计量装置故障期间退补电量的计算

  由平均功率因数得出角的值

  由上述看出:的取值直接影响更正系数(G),影响退补电量计量计算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四、举例说明

  三相三线多功能电子表的错误接线为:

  有功功率表达式:

  五、案例分析

  1.南通某制革有限公司,因电缆短路故障,导致高压CT(C相)二次侧无电流,CT比为40/5安培。故障期间有功电量=kWh,无功电量=kvarh

  2.功率因数取值不同的比较:

  A.如依据《供电营业规则》第41条力率调整标准取功率因数为0.9,代入公式

  B.如用未发生故障前几个月的功率因数作为依据,像这个用户未发生故障前5个月,功率因数分别为0.94、0.94、0.93、0.94、0.93其平均功率因数为0.936,代入公式

  3.从以上计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功率因数0.85和功率因数0.9、0.936,虽然在数值上仅相差0.05、0.086,但最后计算结果却相差106071kWh、181348kWh,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从这个事例中就可以充分说明了平均功率因数的确定对退补电量有很大的影响。

  六、结束语

  电能是一种商品,电能计量装置则是一把秤,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计量是一项严谨的工作,需要我们以负责的态度、求实的精神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平时多观察、多留心,遇到问题,多思考,多看书,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业务水平,理论分析联系实际,当计量装置故障差错时,我们就能运用专业知识,采用科学的方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技能考核培训教材》

  [2]《职业技能鉴定指向书电能表修校》

  [3]《供电营业规则》


《电力论文平均功率因数的确定对退补电量的影响》
上一篇:航天论文行星滚柱丝杠小转角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下一篇: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继电保护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