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问题和改革路径

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问题和改革路径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19-12-12 09:42
扫码咨询

  摘要:本文基于大样本调查的分析结果,在系统分析农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的基础上,对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相关路径进行了宏观思考,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职称;职称评价;农业技术人员;改革路径

  写农业技术人员的论文还有林业生产论文如何发表评职称,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办法很多,但根本出路仍然在于科技、在于人才。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约为7328.1万人,其中农、林、牧、渔业专业技术人员约为201.6万人,占2.8%;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约3506.3万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约为72.2万人,占2.1%。职称制度作为一项基本人事制度,承担着评价、使用、激励农业技术人员等功能,对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兴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为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问题和改革路径

  一、我国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现状和突出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前的以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为导向的职务管理、1977—1983年的以学衔制为导向的技术称号评定、1986年以来的以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导向的职务管理等不同阶段。现行的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是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从1986年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作为农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职称制度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好政策环境,使他们能在本人知识能力和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随着农业新科技革命时代到来,作为一项具备科学评价、合理使用、有效激励农业技术人员等多项功能的职称评价工作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现行职称制度体系难以满足农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需求

  农业系列在现今的27个职称系列中是一个大系列,涉及专业较多,包括农学、土肥、园艺、植保、畜牧、兽医、中兽医、农业经济、水产和农业机械化等。虽然自1994年开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的设置,完善了大部分农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使农业系列具备了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的完整职称等级。但是,其技术职务分类情况还是比较复杂(见表1),如农业经济专业没有正高级技术职务,而农业系列中的水产和农业机械化只有正高级技术职务。职称制度体系已经很难满足农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二)农业技术人员“评职称”更多是为了“评待遇”

  从动因上看,69.9%的农业技术人才参与职称评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工资待遇”(见表2)。从功能作用上看,农业技术人员认为职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收入待遇上。91.6%的被调查者认为职称晋升使其收入待遇得到了改善,其中25.6%的被调查者认为改善很大。选择比例明显高于职称对科研环境/工作条件、申请项目、担任社会职务、单位职务升迁、职业流动等方面的改善。

  二、原因分析

  由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和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下提出的,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具体运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称体系设计没有体现农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需求

  现行的农业技术职称体系中涉及的职业分类过于笼统,对应专业相对陈旧固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兴职业,同时也有很多传统职业消亡,但职称体系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制度设计。同时部分系列仍然存在“天花板”效应,如农业经济专业,职称设置仅到副高级,这部分农业技术人员很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此外,农业技术人员规模存在东部大于中西部、高层级、单位高于低层级单位的情况,还存在行业分布失衡、研究领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但是职称评审依据的仍是30年前的专业设置,评审条件不分层级、不分区域,导致部分优秀农业技术人员缺少晋升通道,限制了其成长和发展。

  (二)职称制度的功能定位调整不到位

  “评职称”主要是“评待遇”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是由于现行的职称制度是集评价、使用、待遇于一体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通过实施聘用制、落实用人自主权、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职称制度在改革思路上早就形成了“两个重要转变”:从单一制度模式向分类管理制度转变,从承担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功能向为企事业单位用人提供评价服务的功能转变。但是在现实中这些转变还远没到位,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地方职称评定成为一种资源和利益再分配的手段,如在深圳,与职称挂钩的政策如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达20多项。

  三、推进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路径探析

  实践表明,稳步推进职称管理科学化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新的职称制度构建中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

  (一)健全职称评价体系

  参照《意见》的有关精神,“完善职称制度体系,必须通过打破专业技术人员的‘天花板’,拓展其成长空间,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更有奔头,激发投身本职工作的热情。横向上,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增设新兴领域的职称系列。纵向上,健全层级设置,现有11个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打通职业发展通道”。

  (二)完善评价标准

  这次职称制度改革系统地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注重农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创造性和成果性,注重基层和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按照农业职业的特点和不同层级,修订完善更加灵活、更加务实、更加科学的职称评价标准和评审条件,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干什么、评什么”。在品德方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品德放在首位,重点考察农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其中既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通用的职业道德,如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等,更要体现农业技术职业的特殊性,如热爱农业、保护生态平衡等。


《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问题和改革路径》
上一篇:乡土人才也可以评职称了
下一篇:谈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