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二米膜生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二米膜生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4-26 10:16

  摘要:生姜是山东省安丘市区域传统栽培的主要农作物。多年来,由于姜种无标准,栽培工艺落后,过量施用化肥、未腐熟的农家肥及含激素的肥料,盲目施用农药,放风、遮阴、浇水管理措施不及时等因素,致使露天小拱棚生姜产量较低。通过探索“三早(早整地、早催芽、早播种)一标(制定姜种标准)一施(施用甲壳素)”,应用延长生姜生育期,配方施肥、合理施药、养根护根、防控病害等新技术,研究出了“二米膜生姜高效栽培模式”,单产高达10000kg/667m2,使生姜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传统种植方法提高66.7%。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全程施用甲壳素,改善土壤,植株根系发达,叶面肥厚,光合利用率提高,抗逆性增强,无机化肥施用量减少,既提高了生姜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生姜的安全优质高效栽培。

  关键词:二米膜;生姜;催芽;栽培技术

  生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俗名黄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以其肥大的肉质根茎供食用[1]。生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我国除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以外,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2]。二米膜生姜是采用二米膜覆盖的小拱棚栽培生姜的一种方式,在山东省安丘市应用广泛。这种栽培方式提高了早春夜间土壤的地温,避免了早春寒对生姜种块的冷害,保障了苗全苗旺,延长了生姜的生育期。

  针对安丘市二米膜生姜栽培,本课题组相关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多年来,通过落实“三早(早整地、早催芽、早播种)一标(制定姜种标准)一施(施用甲壳素)”,应用延长生姜生育期、配方施肥、合理施药、养根护根、防控病害等新技术,开发出了“二米膜生姜标准化高效栽培”新模式,单产超过10000kg/667m2,使生姜产量较传统种植方法提高了66.7%,实现了生姜的安全优质高效栽培,使安丘生姜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该项技术目前已在山东、河北等生姜种植区域大面积推广。

二米膜生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安丘生姜种植现状

  山东省安丘市生姜栽培历史悠久,从明朝万历年间就有记载。据报道,2017年,全市大姜种植面积1.33万hm2,年总产量2亿kg,已成为江北最大的生姜生产基地。由于安丘生姜具有姜球肥大、皮色黄亮、外形美观、辛香味浓的“安丘大姜”特点。1995年安丘市被命名为“中国姜蒜之乡”,2006年“安丘大姜”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安丘大姜”被认定为首批潍坊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随着生姜栽培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生姜栽培暴露出很多弊端,主要有姜种无标准,过量施用化肥、未腐熟的农家肥及含激素的肥料,盲目施用农药,放风、遮阴、浇水管理措施不当等,严重阻碍了生姜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露天小拱棚栽培是安丘生姜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采用二米膜覆盖的小拱棚简称二米膜生姜栽培。据统计,潍坊区域二米膜生姜产量,按照水洗姜的标准,平均为5500~6000kg/667m2,好的年份高产田达到9000kg/667m2,差的年份不足5000kg/667m2。2014年,安丘市凌河镇某种植户的十米大拱棚生姜产量达到14240kg/667m2,2018年河北唐山区域四米膜生姜产量达到水洗姜10000kg/667m2。同样的生姜品种,同样的栽培面积,甚至同样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模式不同,也会导致生姜的产量不同。

  2二米膜生姜栽培要求

  2.1土壤

  生姜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严格,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为适宜。在pH值为5~7的土壤中,生姜植株生长较好;在pH值为6的土壤中,生姜根茎生长最好。

  2.2温度

  生姜喜温暖,不耐寒冷,也不耐霜冻。种姜在16℃以上即可发芽,但发芽速度较慢,发芽期较长,最适发芽温度为22~25℃。幼苗期以保持25~28℃较为适宜,而在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白天温度稍高,保持25℃左右,夜间温度稍低,保持在17~18℃。当气温降至15℃以下,姜苗基本停止生长。

  2.3光照和水分

  生姜为耐阴性植物,以20000~35000lux中等光照强度为宜,不耐强光。生姜根不耐干旱,地上茎叶中含有86%~88%的水分,栽培期间合理浇水,对保证姜的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十分重要。

  2.4生长所需养分

  2.4.1大量元素

  氮、磷、钾是生姜生长发育需要的三种主要无机元素。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全期总吸收量的12%;旺盛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期总吸收量的88%。生姜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分别是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其比例大致为氮(N)38%~42%,磷(P2O5)10%~12.5%,钾(K2O)46%~49%。在中等肥水条件下,每生产1000kg生姜吸收纯氮10.4kg、纯磷2.64kg,纯钾13.58kg。

  2.4.2中微量元素

  锌、硼是生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据王晓云等[3]的试验,生姜幼苗期(7月24日以前)吸锌量占总吸锌量的7.5%,转折期(7月24日~8月24日)占23.8%,幼苗期和转折期的吸硼量约占总硼量的34%;旺盛生长期(8月24日以后)吸锌量占总吸锌量的68.7%;吸硼量占总吸硼量的66%,说明生姜在根茎形成期需要吸收锌、硼元素。

  2.4.3甲壳素

  生姜大田中缺乏甲壳素,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高等真菌类、节肢动物虾蟹及昆虫的外壳等生物体中,包括各种类似结构的物质。作为一种多糖类物质,甲壳素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在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上已广泛应用[4],且同时具有药效和肥效[5]。在有机产品生产中,国家标准GB/T19630.1-2011规定甲壳素可以作为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6]。相关试验表明,生姜全生育期需要施用甲壳素肥料,用量为折合纯甲壳素1kg/667m2以上,且日光温室连作栽培的草莓、黄瓜施用甲壳素均能实现优质高产[7-8]。

  3二米膜生姜种植前准备

  3.1整地

  3.1.1翻地深耕

  在3月初进行整地,翻地深耕,耕深35cm以上,较传统整地时间(4月上旬)提早一个月左右。

  3.1.2施肥、旋耕

  每667m2撒施智能牌有机肥800kg(济南阿波罗甲壳素肥业有限公司,20kg/袋),再次旋耕深翻,此次耕深为25~30cm。

  3.1.3一次开沟

  如果墒情不允许,可以适当泼水后再进行压地。旋耕后土壤手握成团即可及时压地。为了保证开沟后土不长草、不开裂,压地必须要全压。按照垄宽63~65cm,第一次开沟,结合开沟再次压背,此时沟深约25cm、沟宽约15cm。

  3.1.4二次开沟

  播种前二次开沟,与第一次开沟深度和宽度相同,此次开沟是保证沟上有浮土盖姜种,避免造成姜种摆放不均匀。

  3.1.5播前施基肥

  按照每667m2施用200kg智能有机肥(甲壳素有机质≥45.0%,N+P2O5+K2O≥5.0%),4kg智能朋果红(济南阿波罗甲壳素肥业有限公司,甲壳素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P2O5+K2O≥50.0%,21-8-21,含Cu、Mn、Zn)、4kg智能朋果金(济南阿波罗甲壳素肥业有限公司,甲壳素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P2O5+K2O≥50.0%,20-20-10,含Cu、Mn、Zn)、1%阿维菌素颗粒5kg进行配比,充分拌匀后均匀撒施于沟底,并与土拌匀。

  3.2催芽

  生姜不耐低温和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茎叶生长适温25~28℃,15℃以下停止生长。生姜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水吸肥能力差,耐旱抗涝性能差,过干、过湿的土壤和重茬栽培不利于生姜茎叶的生长和姜块的膨大,且容易引起土传病害。冬末春初提前播种,气温较低,不适宜生姜生长。

  从面姜中选育的脱毒姜种平顶四和胖孩宜作为生姜的栽培种,选择无病害、无虫口、色泽好、分枝少、胖大、外芽较好或芽眼刚刚爆开的姜块进行掰种。把姜种均匀掰成质量为80~100g的姜块,单块姜摆放整齐,尽量避免姜块叠加。催芽后播种,姜芽催的质量好坏对姜的产量尤其重要。于2月20日~3月20日进行催芽,较传统的催芽时间(3月下旬~4月下旬)提早一个月左右。催芽过程中对环境湿度、温度和氧气的要求较高。

  3.2.1湿度

  湿度要尽量达到最小,有条件的可以晾晒1~2个中午。晾晒前选择气温高于13℃的天气,先用阿维菌素和500倍963养根素混合液均匀喷洒姜种后,再晾晒。红芽姜、大棚姜由于室外温度太低,可以把姜种放到炕上或室内排除湿度,但室内温度要在20℃以上,避免低温受凉,排湿5~7d,再盖好棉被、草苫等。

  3.2.2温度

  采用变温催芽法,催芽时间30d左右为最好,第一个10d,堆温20~22℃;第二个10d,堆温24~26℃;第三个10d,堆温21~23℃。同时注意姜种上炕后(用火炕催芽的),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2℃,也不要高于25℃。

  3.2.3氧气

  整个催芽过程中尽量保证不缺氧,办法是利用中午室外温度高时打开门窗及时换气,并每隔7~8d适当揭开姜种四周覆盖物换气,这样催出的芽才会不缺氧且健壮。

  3.2.4姜种壮芽标准与分级

  姜种壮芽的标准是芽长1cm左右,圆钝、透亮、结实,有根原基而无根长出。另外,红芽姜由于种植时地温偏低,出苗慢,芽可以催的长一点,但也不要超过1.5cm。催出的姜芽有红头,说明透气好,不缺氧,健壮。经过精挑细选分级,可以分为大块大芽、大块小芽、小块大芽、小块小芽四级,即可按级别进行播种。

  3.3播种

  传统露地生姜播种期一般为4月20日~5月1日,采收时间一般为10月下旬的霜降前。生姜全生育期总长一般为180d。二米膜生姜标准化高效栽培的播种期为3月20日~3月25日[9],较传统播种期提早30d左右,目的是确保生姜全生育期不低于210d。

  选择达到标准的姜种,按照7棵/m的标准进行摆种,姜芽顺着姜沟的方向摆成一条直线。姜种摆好后,按照每667m2施用1瓶963养根素(1000mL/瓶)的用量,兑水均匀喷洒在姜种表面。从垄上将第二次开沟放置的覆土,盖在姜种表面,最佳的覆土厚度为3~4cm。覆土后及时浇定植水,定植水每667m2随水冲施1瓶963养根素(1000mL/瓶)。浇定植水后,即可插拱条覆膜,覆膜选择白膜。为保证覆膜后不易被风吹坏,根据拱条新旧情况,适当选择拱条间距,新竹条间距可以适当增加到1m左右,旧竹条间距控制在80~90cm。

  4二米膜生姜的田间管理

  4.1苗期管理

  4.1.1放风遮阴

  一般定植后10~15d,随着姜芽的逐渐生长以及外界温度的升高,再加上棚内湿度较大,此时,可以在棚顶打孔适当放风[10]。在出苗的这段时间,温度逐渐升高,一方面做好棚内放风,先顶部打孔,然后在棚膜的两侧打孔放风;另一方面,要及时的架设遮阳网,预防中午棚内高温烤苗,遮阳网遮阴面积在60%左右。

  4.1.2水肥管理

  生姜播种30d左右,出苗率达到70%~80%时,浇第一水,每667m2随水冲施963养根素2瓶(1000mL/瓶)和4kg智能朋果金。

  生姜第一片叶展开时,要求不高于10cm,第二片叶展开时,要求高度不超过13cm。如果超过要求的高度,则需要通过放风降温控制生长。放风贯穿整个幼苗期,按照先放顶风、再放侧风的原则,逐渐加大顶部和两侧风口的数量和大小。生姜出第二个芽后,浇第二水,出第三个芽后,浇第三水,浇水配合施用上述肥料。

  4.1.3控旺

  三股杈时主茎高度不超过50cm,如果超过此高度要结合撤棚进行控旺。施用太阳神220mL(济南阿波罗甲壳素肥业有限公司,有机水溶肥料,甲壳素有机质≥60g/L)控旺,间隔7~10d,连续控旺两次,5~6瓶盖兑1桶水(每桶15kg)。结合浇第二水,随水冲施枯草芽孢杆菌1kg,预防烂脖子病[11];结合浇第三水,随水冲施枯草芽孢杆菌1kg(枯草芽孢杆菌含量2亿个/g,1kg/瓶)、5%阿维菌素1000mL,预防烂脖子病和线虫病[12-13]。

  4.2发棵期管理

  4.2.1小培土

  撤棚后,在6月15日前后,进行第一次小培土,选择在垄的一侧开沟施肥,沟距根系约12cm,每667m2施用25kg缓控释复合肥。间隔10d左右,进行第二次小培土,选择在垄的另一侧开沟施肥,沟距根系约12cm,每667m2施用25kg缓控释复合肥。

  4.2.2水肥管理

  第一次小培土后,间隔3d浇水,每667m2随水冲施963养根素2瓶(1000mL/瓶),4kg智能朋果红、4kg智能朋果蓝(济南阿波罗甲壳素肥业有限公司,甲壳素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P2O5+K2O≥50.0%,13-7-30,含Cu、Mn、Zn)和5%阿维菌素1000mL。第二次小培土后,间隔3d浇水,每667m2随水冲施963养根素2瓶(1000mL/瓶)、4kg智能朋果红、4kg智能朋果蓝和枯草芽孢杆菌1kg。

  4.2.3控旺

  大培土阶段的姜苗限高1m,如果小培土后姜苗高于1m,需要对植株喷洒太阳神限高控旺。太阳神施用量按照1瓶(220mL/瓶)兑30kg水的比例施用。

  4.2.4大培土

  7月15日左右,生姜长出4~5个芽,及时进行大培土。同时,如果地块中根结线虫比较严重,建议沟施1%阿维菌素颗粒剂10kg/667m2。大培土后间隔3~5d浇水,每667m2随水冲施963养根素2瓶、12kg智能朋果蓝。再间隔15~20d浇水,每667m2随水冲施12kg智能朋果蓝。

  4.3根茎生长期管理

  4.3.1撤遮阳网

  立秋之前(一般7月底)可以将遮阳网撤掉,以增加光照面积和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4.3.2浇水、施肥

  大培土后,原来生姜生长的沟变为垄,原来的垄变为沟。大培土后结合浇水,浇水量以土壤含水量(质量百分含量)保持70%~80%为宜。从大培土开始至采收前,每2~3d,在沟内灌一次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75%左右。立秋之后,每隔10~15d,每667m2随水冲施适量肥料(智能朋果蓝12~16kg),一直到10月初结束。根据当地的雨水情况,至少冲施5次以上肥料。

  5采收

  一般在10月下旬,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此时,气温已降至11~15℃,根茎组织已充分老熟,是采收生姜的最好时节。采收前2~3d,先浇一次水,使土壤疏松,然后用农用工具将生姜整株刨出,也可抓住生姜茎叶,轻轻将其根茎拔出。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后,用刀在茎秆基部2~3cm处削去地上茎,清除生姜须根和肉质根,将带有少量潮湿泥土的生姜直接入窖贮藏。

  参考文献:

  [1]赵德婉,徐坤,艾希珍.生姜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

  [2]施玉明.生姜高产栽培与综合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3]王晓云,程炳嵩.锌、硼对生姜增产效果及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77-81.

  [4]李新胜.甲壳素在绿色无公害果品蔬菜上的应用[J].中国果菜,2007(6):56.

  [5]邓忠贤,王士奎,宋宝珍.甲壳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30.1-2011.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S].2011-12-15.

  [7]孙明伟,邹永洲,芮法富,等.甲壳素克服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果菜,2019,39(2):23-26.

  [8]芮法富,孙明伟,李将,等.甲壳素对大棚连作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果菜,2018,38(10):29-32.

  [9]张型武,李牧,贺风华,等.拱棚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7(4):28-29.

  [10]王奕斐,王进成,张美芳,等.生姜高温热害的症状及防控措施[J].中国蔬菜,2018(4):87-88.

  [11]黄海婵,裘娟萍.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05(3):213-215.

  [12]张玉栋.芽孢杆菌对山东临沂地区花生和生姜常见病害的防效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13]胡启山.生姜癞皮病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2010(5):23.


《二米膜生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上一篇:西藏设施葡萄栽培管理要点
下一篇:南宁市朝阳广场老年人活动空间探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