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先秦时期诸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先秦时期诸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tt7129时间:2022-04-25 11:42

  【摘要】 先秦时期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我国古代生态思想定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学者开始思考如何从古人的思想中获取经验与启迪。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先秦时期生态思想的研究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是研究先秦生态伦理的起点,随后诸子百家逐渐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二是立足现实,把古人的生态思想与当代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古为今用,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贡献智慧。

  【关键词】 先秦;生态伦理;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即是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它是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而产生的一门交叉性应用伦理学科。立足当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为究其根源,学者们把目光转向古代,试图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经验。中国古代有关环境思想包罗万象,尤其是先秦时期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对此已有深度讨论。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取向

  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这一思想可以看作是“人类——宇宙”相互统一的世界观,重视“天人合一”的观念标志着现代学者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对于儒家思想的回归与重视。“天人合一”论的集中表现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人类要善待自然、敬畏自然、崇拜天地,鼓励人们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

  学术界围绕“天人合一”而展开的关于儒家生态伦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从儒家本体思想“仁”出发,“天道生生、仁民爱物”。“天道”也就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变化的过程和规律;“生生”乃是一切事物生生不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生命的产生和发展既是自然之“道”又是自然之“德”[1],由此可见儒家的“仁”思想在整个生态伦理系统中都处于核心地位。有学者从“仁”的核心思想出发,进而转向审美的角度,认为儒家的生态观追求的是一种生态和谐,而这种和谐正是美感的源头[2]。

  此外,从仁学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热爱生命的仁爱精神视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并将这一原则溯源于宇宙本体的“生生之仁”[3]。进而,还有学者从对待动植物的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出发,《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亦记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4]”大家可以注意这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与儒家主要道德理念仁、恕、天道紧密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对自然地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仁爱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

  其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道德向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荀子的生态道德是我国传统生态意识的源头,从道德出发,一切從简,追求朴素,节约资源,从而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5]。另一方面,也有人从道德的视角出发反思自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道德思想觉悟到自身行动,达到人与天的真正和谐。

  其三,从饮食角度论述其生态的价值。在先秦语境中,饮食并非简单的充饥维生的纯自然本能行为,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与共生关系中肯定和超越自然欲性,并在主体与天道、主体与自身之间颉颃与互动中自觉追求善生活的伦理行为。最后才从消费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自然之间应如何和谐相处,人在自然界必须要通过消费一定的资源来满足自身的生存,但是在消费的过程又要本着节约有度才能够用之不竭的态度。

  先秦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遵循“理一分殊”的原则,努力探寻“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交叉点。就学界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已有研究来看,从“天”出发最终落实到“人”,以“天人之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倡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达到和谐状态。

  二、墨家“利害”相权的现实主义生态观

  墨子是稍后于孔子却享有盛名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墨家与儒家齐名,时称“儒墨显学”。墨子的学说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实现这一总值的原则。据《淮南子·要略训》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周道而用夏政”[6]其在表达墨子受孔子之术,认为其礼烦扰,厚葬风俗浪费财力、物力、人力等因而抛弃儒学,提倡节约从简,对面临生态困境的当代人有着深刻的启迪。

  目前国内有关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较为薄弱,学者更多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墨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从兼爱、节用、节葬等思想出发阐述其包含的生态价值,探讨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7]。研究者还立足现代环境中存在的矛盾,从天志观的角度规劝人们遵守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和谐[8]。

  此外,节约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从“节用非攻”的语境中阐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渐受注目[9]。墨家主张“生死两利”,因而有学者从生死观的角度出发强调代际伦理,追求利益均衡来达到生态平衡[10],不失为墨家生态伦理研究的一大创新。

  由此可见,墨家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现代性表现十分突出,同当下人们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契合。

  三、道家“道法自然”的无为主义

  道家思想渗透着诸多生态意蕴,老子道德观的中心观念和基本立足点取自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 “道”。“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世界本源,又是宇宙的最高法则[11]。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指导原则,主张“无为”的生态开发观和“无欲”的生态消费观。

  学术界对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是从道家所强调的“道法自然”核心思想出发,进而从不同的角度把天道、人道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的过程。除了对“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基本哲学内涵展开深入阐发外,最突出的特点是从伦理向度出发,提出慈爱利物、知和不争、俭啬有度等原则和规范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2]。

  推荐阅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整治


《先秦时期诸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上一篇:浅析二维码技术在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中的短视频运用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