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经济论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经济论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王编辑时间:2016-01-05 15:57
扫码咨询

  进一步加快发展新疆民族体育产业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大沿线国家和地区各民族交往的重要措施,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多元化和富民的重要途径,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是经济论文,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统一关系。

  【摘要】习近平同志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民族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要发挥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注重民族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创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在多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民族体育产业品牌。

  【关键词】经济学论文,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体育,资源开发,旅游合作

  习近平同志在9月7日访问中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将大大加快我国向西的开放和改革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协调发展,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前沿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优势更加突出。

  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2000多年前,一条从中国长安绵延向西的道路,将古老的东方与遥远的西方紧紧连在了一起。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千百年来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走廊,更促使沿线各国、各民族融合共荣,形成多彩灿烂的新的文明动脉。新疆既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最具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的核心地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最重要的战略枢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新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对民族体育来说是面临的新机遇。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总面积约50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为新疆民族特色体育产业发展扩大市场。二是随着近几年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周边国家经济的回暖,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构筑新疆“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条件已经成熟。三是新疆与中亚地区地理相近,人文相亲,民族体育文化相通,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是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四是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遗产与自然风景齐备,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共存,乌鲁木齐已逐渐形成辐射全国乃至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航空市场和航空网络格局,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经济带。体育产业作为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要以主动作为的态度抢抓历史机遇,坚持以体育产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扩大新疆沿边的对外开放,把地缘毗邻、经济互补和民族体育资源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建立丝绸之路民族体育产业合作组织,发挥我国向西开发桥头堡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包括旅游研究机构、旅游企业、旅游协会在内的民间合作交流,努力实现信息互通、经验共享和客源互换,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民族体育产业品牌。

  2、民族体育旅游将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出阳关、跨沙海、越葱岭,通过古丝绸之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它古文明实现沟通交流,为世界文明演进作出过巨大贡献。千百年来,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丝绸之路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东来西去的商队络绎不绝,是全世界物质与文明流动与沟通的最重要通衢。在当今以交通、信息、金融等领域的新技术飞速发展为支撑的区域一体化条件下,丝绸之路重新以经济带的面目,向世界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不仅是重生,更是升华。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样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疆作为我国与中亚国家相邻的西部边境地区,具有得天独厚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和体育资源优势。民族体育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广泛的民俗性,显著地健身性,良好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极强的参与性以及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套性等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极富潜力的旅游资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必将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两端连接着极具规模的国际旅游市场,世界上距离最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范围最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二是新疆和周边地区和中亚国家合作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人文优势和互为市场等有利因素,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民族体育旅游也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消费现象,成为现代旅游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和国家有合作的优势和潜力。三是新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是体验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交汇的好地方;目前新疆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在国内排在中间位次,这与新疆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并不匹配,巨大的落差则意味着民族体育旅游具有逐步成为旅游经济新增长点的潜质。四是新疆――中亚区域地理条件独特,神奇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族风情,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使该区域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新疆与中亚国家发展区域体育旅游合作前景广阔。五是民族体育关联带动功能强,直接或间接带动民族体育服装,民族体育器材,民族体育器材以及交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3、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民族体育产业发展

  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旅游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并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或国家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拉动整个经济带的经济增长。

  3.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升民族体育产业的竞争力

  民族体育是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要充分认识民族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重要性及巨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积极发挥政府在推动体育旅游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倡导民族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推进,加强新疆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实施民族体育产业项目。依托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资源,深度开发参与性和观赏性强的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产品,提升民族体育旅游业的竞争力,展示民族体育旅游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2加快民族体育产业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旅游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更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上丝绸之路给新疆带来过繁荣,现在要充分利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努力开拓中亚、西亚等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因此,必须加强新疆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民族体育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建立覆盖面广的民族体育旅游业基本要素的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民族体育旅游电子商务,加强民族体育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增强民族体育旅游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多赢局面。

  3.3促进民族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

  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运用文化生态观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特色文化提升当地旅游的内涵,可打造旅游系列品牌,扩大地方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新疆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为基础,以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为重点,注重民族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新疆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资源,必须创新民族体育文化,丰富民族体育产业内容,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把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为旅游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经济效益。

  3.4加强区域民族体育产业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必须建立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和合作互动机制,结合新疆经济发展自身优势,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的民族体育及各类资源,加强与援疆省区的合作,打造整体实力强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共同搭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同时扩大开放领域,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安全等领域深度合作,创新民族体育产业合作模式,推动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中亚国家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和资源优势。必须进一步扩大我国向西开放步伐,加强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体育旅游领域的交流,整合区域内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并将其与文化游、自然风光游、民族风情游结合在一起,促进区域体育旅游品牌项目的开发,提升区域体育旅游合作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疆民族体育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军.新疆体育产业资源开发及利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74~175.

  [2]王兆峰,谢娟.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1):175~179.

  [3]王淑娟,白佳.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黑龙江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3(3):159~162.

  《经济问题探索》经济理论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较注重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关注当今国内外经济热点,立足我国现实,致力于发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文章。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力求体现“战略性”、“前瞻性”、“指向性”和“权威性”四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交流有关科技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探讨各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推进国内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本刊获得中国省市十佳经济期刊、全国企业管理优秀期刊。


《经济论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上一篇:管理学方面的论文发哪里权威
下一篇:金融论文发表金融生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