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俄汉固定比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

俄汉固定比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2-05 09:11

  内容摘要:固定比喻是熟语的一种表现形式,拥有独特的结构、丰富的语义​‍‌‍​‍‌‍‌‍​‍​‍‌‍​‍‌‍​‍​‍‌‍​‍‌​‍​‍​‍‌‍​‍​‍​‍‌‍‌‍‌‍‌‍​‍‌‍​‍​​‍​‍​‍​‍​‍​‍​‍‌‍​‍‌‍​‍‌‍‌‍‌‍​。本文以俄汉语固定比喻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俄汉固定比喻及固定比喻词典的研究史,对比了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国内外研究固定比喻的方向和学术成果,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由结构语义向认知、语用等方向转移的趋势​‍‌‍​‍‌‍‌‍​‍​‍‌‍​‍‌‍​‍​‍‌‍​‍‌​‍​‍​‍‌‍​‍​‍​‍‌‍‌‍‌‍‌‍​‍‌‍​‍​​‍​‍​‍​‍​‍​‍​‍‌‍​‍‌‍​‍‌‍‌‍‌‍​。基于当前俄汉固定比喻对比词典的缺失,提出了编纂该对比词典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固定比喻 对比 理论探索

  固定比喻也可称为(比较熟语),在英语中其被称为obvious similes或idiomaticcommonplace similes。汉语中我们将其翻译成固定比喻(张俊翔2000)或比喻型成语,如: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脸白得像纸一样。固定比喻与普通熟语区分开来的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固定的特殊结构,它由四部分组成:被比较的主体(A),与之进行比较的喻体(B),具有共同特征的比喻基础(C)和比喻词(m),例如:形容人又高又瘦,汉语里常说:某人(A)高(C)得像(m)竹竿(B)一样。固定比喻的结构是特殊的,但其运用范围极其广,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上世纪40年代语言学家对成语的关注度的提高,对于固定比喻的关注也逐渐增加。下面从国内、国外的角度梳理一下固定比喻的研究史和研究动态:

俄汉固定比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

  1.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1.1汉语比喻基础理论研究。固定比喻在汉语中表现为比喻型成语以及修辞中的明喻。20世纪80至90年代是比喻研究的起步阶段,较多关注基础理论层面,分析比喻的结构与分类(唐漱石1979,谭德姿1980,吴宗渊1984)。对比喻型成语的研究开始于类型结构(应雨田1993,龙青然2005,谭汝为2010),再发展到成语比喻的文化透视(莫彭龄1997),从比喻成语中发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喻体:双重明喻和多重明喻。王寅和王天翼就这一现象对969条明喻成语进行了穷尽性的研究,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详述了明喻成语的功能、特征及双喻体现象(2010)。王寅还认为明喻也是人类一种最基础的认知方式,不应将其简单归类于“隐喻”,它也有其认知机制(2011)。

  1.2俄汉、英汉比喻的对比与翻译问题。俄汉比喻的对比起步于80年代(张定中1984),90年代到20世纪初学者开始从文化交际角度来研究俄汉比喻,譬如喻体的选择与使用能直接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性(麻壮绮1994,王晓娜1996,李政文2001),21世纪以后将这种文化对比研究与语言世界图景相结合(韩永慧2004)。国内关于俄汉语固定比喻的研究成果还甚少(张俊翔,2000;钟晓雯,2016)。英汉比喻习语的翻译研究相对完善,在认知角度的研究成果远超于汉语和俄语(束定芳2003,王寅2007,承云2008,陈洁2011),王寅对收集到的568例“as x as y”习语的语法、语义及用喻特征进行了认知分析;李淑静则以常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研究“as X as Y”习语形成的机理,认为相邻相似的关系是其深层机理。

  1.3双语固定比喻对比词典的缺失。目前汉语里并没有一本完整的专门收录固定比喻的词典,可从《现代汉语词典》(2016),《中华成语大词典》(1986),《汉语成语词典》(1998)中获取明喻成语,而关于明喻的词典可见《比喻语林》(1988)、《汉语比喻大辞典》(1992)等。对于汉语语料的收集还需借助汉语语料库及问卷调查来完善。目前较为完善的俄汉成语的词典还是1984年由武汉大学编撰的《俄汉成语词典》,关于俄汉双语的固定比喻词典暂且缺失。

  2.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2.1俄国固定比喻研究起步早,成果多,方向多。在俄罗斯对于固定比喻的研究起步较早,可追朔到上世纪40-50年代(Vinogradov 1947),60-70年代是研究固定比喻最活跃的时期,学者们主要围绕固定比喻的分类、结构、语义进行分析(N.F.Alefirenko, Yu.D.Apresyan,A.V.Kunin等)。进入80年代后固定比喻的研究方向更多元化:修辞、语义分类(I.V. Kuznetsova,L.A.Lebedeva)、知(N. M.Devyatova,V.A.Maslova)、文化语言、对比翻译(E.K.Nikolaeva,Yu. P Sologub)及语用学等。现阶段固定比喻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侧重点从结构语义转变到了运用交流;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人类中心学等理论兴起;关注固定比喻在文学作品及新闻报刊中的功能分析,以及对比喻词动态意义的研究等。

  2.2固定比喻对比研究的兴起,俄汉对比相对薄弱。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把这种语言单位放到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中进行分析,既而在翻译、对比、应用、修辞等方向出现了大量固定比喻的对比研究。A.V.Kunin是第一个从结构语言学角度进行俄英固定比喻对比研究的学者,A.G.Nazarian奠定了俄法固定比喻系统研究的基础(1965)。此外,俄语与乌克兰语(Alefirenko,1978)、白俄罗斯语、波兰语、立陶宛语等的对比,丰富了俄语固定比喻的研究。但有关俄汉固定比喻的成果较少,理论基础较薄弱。

  2.3俄语固定比喻词典齐全,收录完整。俄罗斯的词典学成果丰硕。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收录固定比喻的词典:Nazarian(1965)编写了第一部法语固定比喻词典,V.M.Ogoltsev(1984)出版了俄英固定比喻对比词典。此后,L.A.Lebedeva于1994年和1998年出版了俄语固定比喻分类词典,分为人物外貌,动作,状态,性格等二十二个语义组。2009年又出版了描写人物外貌的俄英固定比喻词典(Lebedeva, Elmasyan)。还出现了一系列固定比较短语词典(Antonova 2004, Gorbachevich 2004)。2001年Ogoltsev出版了《俄语固定比喻词典》,它是目前收录最完整、最准确的词典,其中收录了各固定比喻词条的同义词组与反义词组。

  3.简评

  国内关于比喻的研究起步较晚,多以文化异同、翻译对比为主,但发展势头迅猛,尤其英语方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成果突出。关于俄汉固定比喻的对比研究,暂时只停留在文化对比上,还没有更深层次地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本完整收录汉语固定比喻的词典,现有词典未区分固定比喻和个体创作比喻。而对比发现,俄罗斯学者对固定比喻的研究起步早且成果丰盛,出现大量对比方面的研究成果,辞书种类齐全。只是近年来对其的研究力度稍显薄弱,新观点、新视角较少。经过对学术史的梳理,可以看出:固定比喻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单位,在汉语中表现为明喻和明喻成语,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隐喻的研究势头迅猛,但实际上“概念性明喻”比“概念性隐喻”更为始源和基础,它在各民族语言中广为流传。

  可以得出结论,俄汉固定比喻的对比研究,暂时只停留在文化对比上,还没有更深层次地的研究。而且目前没有一本完整收录汉语固定比喻的词典,现有词典未区分固定比喻和个体创作比喻。因此,编纂一本俄汉固定比喻对比词典在理论上能完善俄汉固定比喻在语用、结构、语义上的对比,实践上能为俄汉固定比喻对比语料库的建设提供语料,为俄汉语学习者提供工具书。

  参考文献

  1.陈洁,谢世坚.明喻成语中的双喻体概念整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

  2.李淑静.“as…as”构式形成的认知研究[J].外语研究,2007(3).

  3.李政文.俄语比喻的文化解读及其汉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4.刘辉,田立冬.英汉比喻性语言的语用对比与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5.路华.构式语法下“as x as y”习语的认知与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作者王丽雯


《俄汉固定比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
上一篇: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下一篇:试论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的矛盾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