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思维导图是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中,笔者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内涵,以及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应用策略;知识结构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思维导图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就思维导图而言,虽然其对知识进行了精简和总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知识会有所缺失,相反思维导图是对知识的具体概括,是用精练的语言总结和表达知识的一种方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所谓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是通过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型树状图[1]。由于学生的思维和经历不同,在对关键词进行扩展时,所延伸出的内容也是有差异的,因而思维导图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零散的历史知识中提取、组织和储存有用信息,随后每个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思维角度,构建出易被自身接受和识记的知识休系,使历史学习更系统化、结构化和条理化,有助于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想象力的发展。使用思维导图,既能够促使师生以思维的方式交流,也使得历史教学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知识的探究。
(二)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革命性思维工具,将枯燥的传统线性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的发散性教学,使古板单一的记笔记转变为图文并茂,富有色彩、线条、符号的思维导图。
教师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能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清晰,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教学方式更丰富,教学过程更充实,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推动其在轻松快乐中形成层次鲜明的、完整的知识板块。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运用,实现对教学节奏的把控将思维导图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将历史课堂中的教学任务简化,更加清晰地梳理历史知识,使教学过程更具逻辑性。此外,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现,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及记忆。当学生后续再面对相关知识点时,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从思维导图中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梳理相关知识点,科学运用思维导图,实现对教学节奏的有效把控。需要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相关历史知识,逐渐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了解课程的重难点,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如在教学“诗歌与小说”一课时,本课中的古代文学内容繁多和零碎,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本节课的核心关键词——文学,然后使用辐射的形式补充相关内容,以完成整个思维导图的绘制。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时间,为学生归纳出不同历史朝代的著名作家的主要作品,然后为学生更加深入地讲解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前收集相关的图片和影视资料,制作PPT,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呈现,这样可以使书本中的知识点得到拓展,达到对教学流程的合理有效把控。
(二)着重凸显,简化知识结构
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凸显其优势,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简短的词语来替代大篇幅的课本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记忆的压力,还能够帮助学生确定本节课所学习内容的重点,进一步提升历史课教学效率[2]。
在复习“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先设置几个不同的关键词,如“时代环境”“发展演变历程”和“儒家”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关键词“添枝加叶”,逐渐绘制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在这个环节中,师生、生生之间可通过互动交流来完成对思维导图的丰富和优化。由此可见,教师着重凸显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指导与启发学生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结构的填充与健全,让学生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达到简化历史知识结构的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三)加大力度,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应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思维导图作为当前历史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历史知识整合成一套历史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应用一些条件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科素养,达到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学“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提出几个关于三民主义形成、发展过程和产生影响的关键问题,然后让学生紧扣这几个关键问题,在文中寻找相关答案,体会文本的脉络,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如图2。最后,鼓励学生按照关键问题将文章内容和主要故事情节复述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可以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检测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得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及表达习惯。如图2所示。
(四)开枝散叶,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每个学期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了解整个教材的目录,这主要是因为教材目录也就是教材编者的思维导图的反映,从每一个单元到每一节课,再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可见,思维导图可以实现以点带面的思维训练。所以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对教材整体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更快地熟悉所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和语言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因而教师可以将整个问题分为两个大的方向,即国内和国外,在大方向的基础上再细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个小的方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然后让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根据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讲解,帮助学生做到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如国外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政治原因是当时英国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经济原因则是当时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率先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需要获取大量的原材料和资本市场;③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是宗教传播的客观需要;④外交方面的原因是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大量的鸦片,英国则以此为借口趁机拓展资本市场。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训练,如“落后就要挨打”等,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学科素养。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这种“开枝散叶”式的发散型思维导图,不仅能让学生将所学习内容有效整合,还能让学生尝试用连贯的语言将其连接并且流畅地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学生大脑的左脑和右脑全部调动起来了,把枯燥的信息变成了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像,不仅增强了学生记忆力、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其思维能力,让思维过程可视化,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将思维导图有效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深度解读教材内容,依托教材,立足学情,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葛平晓.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
[2]张艳霞.使用思维导图支持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5).
许亚平
推荐阅读:高中历史论文发表能发哪些期刊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