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建筑职称论文》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14 09:57
扫码咨询

  摘要:根据山东理工大学新时期的建设目标,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自身专业特色等多种因素,土木工程专业在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专业建设的目标与规划,专业建设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总结。将专业建设与实践与山东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专业建设与实践;土木工程专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1993年,2013年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面向山东地方建设行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合理定位、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提高发展”的基本原则[1],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山东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目前本专业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本科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一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兼顾国际化人才需求;面向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行业,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基础扎实、专业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建设目标,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自身专业特色等多种因素,以OBE教育模式[3]为基础,以专业评估标准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为导向,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实际情况出发,邀请行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加,在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框架下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综合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PDCA模式[5]为蓝本,并根据用人单位调研反馈不断调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改进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

  (一)基于OBE理念,构建工程引导、内外结合、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高校为技术依托,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企业、政府共同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建设,构建工程引导、内外结合、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做中学”,在理论教学的各个阶段穿插进行实践任务训练,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理念与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

  (二)以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为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借鉴CDIO理念[6]、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要求、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以面向工程为手段,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重新修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打通、减少、增加、分类”等调整方式,构建以“项目驱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工程素质、专业核心能力、工程系统能力和创新能力。

  2.增加了创新创业模块学分。

  3.重视工程思想教育,增设专业发展沿革及发展动态类课程,提高工程素养。

  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比例由20.3%增加到31.1%。5.设置第二课堂学分,将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论文、发明等第二课堂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内容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入手,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改革学习评价方式,实现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课证对接,将注册工程师的考试科目、执业标准和能力要求,与课程内容对接,使课程内容体现实践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依托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加强课程的信息化资源建设,通过“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设计,重构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流程,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团队合作,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推进产学协同育人;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构建多层次、模块化、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专项训练、综合实践训练、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课外研学”多元模式,保证学生执业能力的有序递进,实现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专业实践的有效融合;积极搭建课外研学平台,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突出专业特色,在设置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业课程、开展创业活动、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强化创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专业建设的目标与规划专业建设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以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善为目的,通过正在实施的工程教育认证周期性推进,结合“新工科”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推进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以实现新技术与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深度融合,探索“工程+信息+计算机+土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契合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山东省建设行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基地,在省内外高等院校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专业建设的规划: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的要求,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坚持立德树人,以专业认证为指导,实施注重多学科交叉的复合性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专业建设成效

  通过成果导向(OBE)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一)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2013年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7年成为校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一项,省级教研立项两项。

  (二)就业质量高,毕业生供不应求

  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本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表现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上手快等特点,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维持在98%以上,不少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用人单位对我校土木工程学生满意度高。大型国有企业招聘人数逐年递增,招聘人数和应聘人数都在5:1以上,有的达到10:1。

  (三)学生竞赛获奖率高,综合能力强

  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先后参加全国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全国先进成图及信息建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等,获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4项。

  (四)第二课堂活跃,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将课外研学纳入培养计划,制定了《土木工程课外研学》课程标准,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专业特点,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竞技竞赛、技能考试、科研训练、创业实践、发表论文等,学生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近3年,本专业立项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其家级立项7项。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2]袁艳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09(4):82-84.[3]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4]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07):29-32.

  [5]万融.商品学概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金淼.CDIO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对比与探讨[C].CDIO联盟年会,2017,杭州.

  王春光,刘丽萍,刘建平


《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上一篇: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保温技术及应用
下一篇:运用新型保温复合材料引领建筑节能降耗新标准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