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职称论文》周易对中国风水理论影响因素研究

周易对中国风水理论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admin时间:2014-06-07 11:28

  风水是根植与我国传统文化上的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居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态环境。它包括阳光、空气、水质、气候、土壤、食物、声音、色彩等各种天文、地理、化学、生物等诸多自然科学的环境和社会科学的感官心里因素,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体的身心健康。“风水”的定义,最早见于晋代郭璞《葬书》:“葬者,乘生气也。五气(五行之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1.周易概述

  《周易》原名《易》,汉代以后称为《易经》,是周代贵族求神问卜的书,包括经、传两部。经文部分包括卦形、卦辞、交辞,传文则是后人对经文的解释。《周易》为群经之首,是东方文化的源泉。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对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和民俗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陈立夫在为黎凯旋《易数浅说》撰的《序》中写道:“易经一书,不但是中华文化的本源,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枢纽,凡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兵学及艺术,莫不依此本源而衍生,也莫不依此枢纽而向前发展!”。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也深受其影响。

  2.风水概述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郭璞是从《周易》“气”论基础上提出“风水”这个概念的。由《周易》而生发的“风水”概念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旧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同时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风水作为人与环境关系的建筑文化,长期以来受到中国历代政府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选吕才为首的一批学者规范风水典籍为一例.正如现代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风水是中国思想精神寄托于建筑之上。”,而人类的居住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周易对风水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第一,阴阳学说;第二,天地人对立统一学说。

  3.阴阳学说对风水理论的影响

  阴阳学说是《易经》的主要内容之一,阴阳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这种世界观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医学、哲学、政治思想、法学思想、占卜、宗教、音乐及风水等。

  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两“气”的产物(气:能量、力、本原、元气),“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系辞传》),宇宙只有两种原动力或作用,有时此占优势,有时彼占优势,交替而成。《系辞》和《说卦》共有5处谈及“阴阳”。“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阴阳不可预测和认识,是神秘的道。“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我们又可以从“日月”的运行和特性来了解它。也就是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说卦》),通过观察天地阴阳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卦象来认识它,比如《乾》卦就是“天行健”“,言阴阳相薄也”(《说卦》)。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系辞》),我们又可以从中领悟阴阳合美、刚柔有位之奥妙。

  《周易》的阴阳学说对风水理论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阴阳变易、生生不息。阴阳学说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阴阳是相互转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任何一方失掉对方的依存,就没有什么阴阳可言。这个理论被风水学说充分吸收,将其用之于风水学上。阴阳平衡成风水学说重要原则之一。风水学说中,山以高峻为阴,平衍为阳;曲为阴,直为阳;俯为阴,仰为阳;尖为阴,窝为阳;静为阴,动为阳;山为阴,水为阳。在风水中,大的格局要体现阳,要有比较多的阳的成分,如要有丰富的水流,有较大面积的平原等。“阴阳序次,风雨时至,春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国语·周语》),阴阳平衡的地方才具备人们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环境物质条件。“阳益阳,而阴益阴,阳阴之气固可以类相益损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山无水不变,水无山不合。动静咸宜,阴阳和谐,才合乎《周易》之道。

  阴阳学说的这种思辨理论直接导致了以山川自然为审美对象的山水美学的成熟。如风水家论山水,以山主静而属阴,水本动而属阳,则讲究山水交会,动静相乘,阴阳相济,乃有情之所种处。故山有“指山为龙兮,像形势之腾伏”的种种寻龙之法。而左水,则求其静而臻于美,故“左水为美,要详四喜,一喜环湾,二喜归聚,三喜明净,四喜平和”,而山水植被阳光空气以及建筑形势空间布局,也莫不讲究,“动静阴阳,移步换形,相生为用”,“如画工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景”等,都是阴阳学说对风水理论影响的结果。

  4.天地人对立统一观对风水理论的影响

  天地人对立统一观念是《周易》重要的思想之一。《周易》本身就是古人对天道规律的形象化演示与文字述说,“卦”是古人用于沟通人与天的桥梁。《周易》就是人用于沟通天地的阶梯,其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风水理论也吸收了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并把它用在选阳宅、阴宅和景观建筑之上,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选阴宅。《葬书》是风水理论系统中的重要典籍,它首次提出了“风水”的概念,书中对风水进行了定义““葬者,乘生气也。五气(五行之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晋代郭璞的《葬书》和《相宅经》一起被后世推崇为阴阳宅两大经典。《葬书》吸收了《周易》中天地人对立统一的理论,演化成以“泽被后世”为中心理论的阴宅学说。通过挑选先人的阴地,通过一定的方式下葬,以达到惠及后人的目的。正如《易传·文言》天地合德的理想所说的那样,“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人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心思想,它深入到物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中国道家所提倡的“道德圆满”,佛家所追求的“涅盘”,等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只是追求的手段不同而已;道家通过“养元婴”而升天,佛家通过修行合冥想而超脱。风水理论则是“俗人”通过选先人的“阴宅”而达到,通过先人而沟通“天”,以达到“天人合一”。

  5.风水对《周易》方位观的吸收

  《周易》是一本讲描述天地人运行规律的说,但是人们怎样知道万物运行的呢?同过占卜。《周易》最开始也是周朝天文官用于占卜的书,它也是中国传统数学合象学的始祖。风水,讲的通俗一点就是说怎样选地基,修房子。只不过这房子可能是活人的房子—住宅,也可能是死人的房子—坟墓,但不管怎样都牵涉到地理学。风水关于地理学方向问题就是引用了《周易》中的方位观

  《周易》谈及“位”有90多处,强调“中正”“、得位”“、吉位”,警戒“凶位”,《乾》、《坤》二卦可为典型例证。《乾卦》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何谓“六位”,据《焦氏易林·易林卷第四》解释:“天地即乾坤二卦,六位:震、巽、坎、离、艮、兑”,“六位”即指雷、风、水、火、山、泽,这里其实说的是宇宙万物的形成阶段,万象更新,生机勃勃,这是所谓“成”,也就是“得”位。《坤卦》“: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里的“位”也就是指人类学习宇宙天地之道,而端正自己、修身养性,身心都达到美的境界,即“正位”,也就是“合位”。另外,《周易》中有五位概念。所谓五位,是指大衍之数中五个天数1,3,5,7,9;五个地数2,4,6,8,10,“五位相得而各有合”,1与2相得,3与4相得,5与6相得,7与8相得,9与10相得,有了“五位”之名。强调的也是“得位”和“合位”。1、6北方水,2、7南方火,3、8东方木,4、9西方金,5、10中央土。堪舆家又将九宫与九色相配,成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易学中牵涉到方位的有四象、河图、洛书、九宫、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十二辟卦、二十四山、卦气图、六十四卦圆图等。其中前四种是方形的方位,后六种是圆形方位。圆形方位从东西南北四位发展到八卦的八位,十二辟卦的十二位,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位,卦气图的七十二位与六十位,直至六十四卦圆图的六十四位。《周易》及其易学的方位观念对风水影响很大,风水罗盘中几乎包括了易学的各种方位。

  6.结束语

  《周易》这部中国五千年中国文明史的活水源头,它深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文明的基础,有人称它为“世界三大经典”---《周易》、《圣经》、《吠陀经》之一。风水,作为中国人用于选择、布建人们生活环境的学问,当然也不可比满的以它为理论基础。


《周易对中国风水理论影响因素研究》
上一篇:邹论两岸和平发展社会化
下一篇:试析煤炭沉陷区现况以及利用方法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