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开放市场下的贵州粮食安全问题

开放市场下的贵州粮食安全问题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2-19 10:50

  摘要:1998年,贵州实现了自1957年以来全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耕地破碎,生态脆弱,工程性缺水严重,财力薄弱等因素制约,粮食生产速度慢、水平低、不稳定、不平衡,维持粮食自求平衡目标几乎是举全省之地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实施,人增地减矛盾会更加突出,耕地的有限性、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粮食不可能完全地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变化,依靠拓展耕地提高粮食产量的空间非常有限,贵州粮食的产出弹性很小。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的转换升级,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产不足需的缺口会越来越大,维系贵州粮食自求平衡目标将会付出更多代价。

  关键词:开放化;市场化;贵州;粮食安全

  引言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不仅是一般的食用商品,而又是特殊商品,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国家安全。无论资源充裕还是短缺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还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粮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粮食问题都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个大问题(键)。因此,粮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永恒问题。研究粮食安全永远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永远都不过时。

开放市场下的贵州粮食安全问题

  1.粮食和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及研究贵州粮食安全的意义

  1.1粮食概念的界定

  按照我国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梁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豆类、薯类的集合。这个概念的形成,是由于建国初期人均谷物产量很低,因而把有助于实现温饱水平的豆类、薯类也加入谷物产量中加以统算,以确保人人有饭吃的低标准

  “粮食安全”[注]。我国粮食范畴与国际上通用的口径不完全一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FAO)的认为粮食是指谷物(Cereal),主要有小麦、粗粮(Coarse Grains,包括玉米、大麦、高梁)、稻谷,相当于我国狭义的粮食概念,所以每年FA0只公布谷物产量,即不包括豆类和薯类,而我国现在仍延用广义的粮食概念=2。贵州历来都是按照国家对粮食范畴的界定来进行粮食统计的,结合世界食品需求呈现多样化、优质化、保健化和安全化的大趋势,针对贵州这一特定地域,作为理论探讨我们不妨突破关于粮食概念的传统界定。

  1.2粮食安全概念的历史演变

  粮食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从使用价值来看,粮食无论是直接消费还是间接转化后的消费,其他商品都难以替代。粮食生产会直接影响工业发展。粮价波动会直接牵动每一个人的利益。粮食作为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国家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没有充足的粮食,经济就难以获得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各国政府都将粮食安全作为重大的经济、政治问题认真对待。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延伸、丰富的概念。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如今的“粮食安全”概念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和粮食营养安全等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三层内涵。

  2.贵州省的基本粮情和特点

  2.1贵州粮食产需的历史状况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占7.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喀斯特出露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的61.9%,,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经过多年努力,贵州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形成了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性。

  2.2贵州粮食生产的特点

  贵州省粮食生产的速度慢、水平低、不稳定、不平衡。

  速度慢。1949年到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1316万吨增长到46950方吨,增长415%,而贵州由296.55万吨增长到1150万吨,增长3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平低。以2003年为例。一是粮食平均单产低,按播种面积计算,全国每亩平均是288.8公斤,而贵州是243.7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4.5%。二是生产水平低,按农业人口计算,全国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2003年为470.55公斤,而贵州只有333.8公斤,占全国的71%。三是人均占有粮食量低,2004年全国是334.3公斤,贵州是295公斤。

  3.当前贵州省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面临形势

  新形势下,贵州的粮食安全状况,总的判断是:在总量和购买上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在营养层次上仍需大幅度提高,同时仍存在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因素。

  3.1贵州粮食安全基本实现,发展态势基本平稳

  经过多年努力,贵州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整体上基本实现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国内外经济理论界提出了衡量粮食安全水平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粮食自给率、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产量增产值占平均值的百分数)、粮食库存水平、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5个指标。(1)从粮食自给率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粮食自给率不断提高,

  1994年一2000年连续7年创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后全省农村人口基本实现粮食白给。目前的粮食自给率在93%左右;(2)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来看,90年代后期波动系数长期保持在6.5%的范围内,平均只有4.2%左右;(3)从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以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粮食结转库存量占下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例)看,2000到2003年分别为14.5%、9.53%、9.5%、9.4%,呈逐年递减趋势,与17%18%的粮食安全线还相差较大,2003年贵州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粮105万吨,加上农民自存粮255万吨计算,才达到25%较高的比例。贵州的国有粮食库存还是偏小。但是17%成分里面,12%为周转储备粮,5%一6%为后备储备粮。其中后备储备是是必须拥有的粮食储备最低界限,而商业周转储备则是企业行为,最低周转储备作为市场准入条件应有所要求,至少消费储备就是消费者自己的事情了,因此在进入买方市场和开放经济条件下,除了后备储备应保持在5%一6%以外,其他周转储备则是企业和消费者自己的事情。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储备并非越多越安全,给入市企业规定最低周转储备作为资信条件即可。因此我们没必要追求17%的高标准,而且粮食安全重点应放在口粮安全上,从此看,贵州省的粮食安全从总量和购买上是基本安全的。(4)从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看,2003年底,贵州有贫困人口280万,城镇享受低保的困难群众达到43.08万人,持下岗证的失业人员达到16.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由于采取民政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基本上能保证这部分人的口粮供应;(5)从粮食的人均占有量及供求平衡看,2000年以后贵州省农村用粮自给并略有盈余,城乡居民的粮食直接消费量趋于下降,供求平衡已经实现。2002年贵州粮食总消费约为1304万吨,2003年为1350万吨,2004年为1400万吨,缺口约100万吨,主要依靠国内粮源市场予以平衡。按照这些指标衡量,贵州农业进入新阶段以后,粮食安全低水平实现,在粮食总量和购买上基本达到安全水平,而在营养层次的粮食安全仍需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是一个低水平的实现。

  3.2影响贵州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

  贵州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基本满足贵州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相当时期内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从省情看,一是人多地少;二是粮食生产抗灾能力弱,粮食产量不够稳定;三是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供求仍有一定缺口。四是开放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纳入经济全球化后,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影响粮食安全潜在因素将会逐渐凸现出来,从现状来看,贵州省粮食安全也存在不少隐患。

  参考文献

  [1]高鸿业等:《微观经济学》(第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年

  [2]聂振邦等:《2004中国粮食发展报告》(第1版),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04年12月

  [3]聂振邦等:《粮食流通基本知识读本》(第1版),中国物价出版社,北京:2002年4月

  [4]洪涛:《中国粮食大趋势》,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2

  [5]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4》(第1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4年8月


《开放市场下的贵州粮食安全问题》
上一篇: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的思考
下一篇:种植方式和密度互作对露地立架小型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