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发展现状

摘要:现有的一些城市公园和绿地等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人们增加了回归田园生活和回归大自然的欲望,该现象为农村休闲生态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农村休闲体育是指通过农村的美景、田园和山川等自然资源,以服务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如垂钓和高尔夫等。因此,农村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农村;休闲体育;发展;文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取消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城市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劳动力,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推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则会出现“城市群病症”,如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等,尤其是人群的健康问题。由于城市人群的生活节奏较快,生活方式封闭,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虽然,城市中一些健身场馆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传统形式的吃喝休闲农家乐也逐渐的脱离人们的视野,以体育资源为主题的接近大自然的生态活动逐渐获得人们的喜爱。
1“农家乐”推广农村休闲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是“农家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家乐”基本上能够满足城镇人群的基本需求。虽然“农家乐”可以满足人们味蕾的需求,却无法让用户发掘到深层次的内容。并且,现有的“农家乐”在服务上没有突出农家休闲运动的特色和核心。借助这些常见的休闲运动,让体验者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和美好。这些带有农耕文化和民俗风味的体育项目,让生活在都市的人群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充分的融入到大自然当中[1]。在现有的“农家乐”服务内容中增加农村休闲体育项目,增强了“农家乐”的超流性和休闲文化性。打破传统吃住的方式,让人们亲身体会到农家的悠闲、农家的欢乐和农家的愉悦,也使得农村体育文化和城市体育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相互学习和相互发展。
2案例分析
研究案例以A省温泉休闲山庄、B市生态旅游度假村和C县生态农庄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收集的资料进行国内外农村休闲体育研究对比。
2.1发展现状
不同地理位置的特色文化和体育项目都是不同的,都存在着明确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为休闲生态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如表1所示。
2.2经济效益
与常规的休闲旅游模式相比,农家乐投资较少,但是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很多社会人士关注到这一点,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投资。就A省温泉休闲山庄来说,占地面积10万m2,但是其经济效益达到12万元;而B市生态旅游度假村占地近430hm2,效益就仅达到30万元;C县生态农庄占地仅17hm2,经济效益仅9万元。可以明显的发现,对于合理的农家乐,其经济效益要远远比不合理的农家乐效益要高。
3制约因素
3.1缺乏必需的专门体育人才
现阶段,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工作的进行,不仅仅缺乏具有创造性的管理型人才,同时也缺乏具有农业知识或者环境保护知识的专业人员。尤其是缺乏具备休闲体育知识的专业性人才,使得休闲体育资源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地位或者市场分析方面缺乏经验。
3.2资金的引进与投入不足
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旅游事业,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在资金引入和投入方面缺乏经验,大多数为私人独立开发。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事业的宣传工作,采取多元化的渠道引进方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现有的休闲娱乐功能和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2]。
4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摆脱时代对农村休闲体育的限制,需要积极地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从长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
4.1农耕文化与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的有效融合
农耕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形成的一种固有的风俗文化,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娱自乐为主的一种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包含了多元化的耕种技术和科学发明。如早期主要借助石磨盘来进行粮食的加工和制作狩猎的弓箭等都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中。而生态的休闲体育文化是指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再进行发展和创新,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愈发的向往农家乐式的田园生活。但是,大多数人对农耕文化缺乏了解,已经无法想象到农耕时期作物耕作的艰辛和作物收获的喜悦感[3]。因此,农家乐经营者需要将农耕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活动中去,让用户全身心的进行体验,感受到农耕的快乐。将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休闲体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和幸福指数,减少生活的压力。
4.2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民俗体育的形成与农耕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农业化特色。主要是借助体育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祭祀或者庆祝丰收,将娱神、娱人和休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十七大会议中明确指出了需要重视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为民俗体育事业的发挥带来了希望[4]。民俗传统体育起源于农村,也在农村进行传播和发展,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已经成为人们的使命。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旅游景点的增加,传统单一的农家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以体育为核心的接触大自然的生态项目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游客在能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体验大自然的清新,还能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强化旅游体验感受。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农家乐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因此,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建设以体育为中心的接触大自然型生态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周婷婷,范竟成,张铭连,等.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苏州市太湖三山岛农家乐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61-262.
[2]徐佳仪.绍兴平水镇农家乐发展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9):24-25.
[3]卢娜娜.崂山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7(15):80-82.
[4]项建民,徐海虹.农村生态体育文明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3):54-55.
[5]付群,肖淑红,陈肖丽,等.生态体育园的概念、内涵及外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8-79
《新农村建设下农家乐休闲生态体育发展现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