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

摘 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应不断提高造林技术水平,扩大林业造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林业保护,这样才能推动林业建设的稳步发展,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文章对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予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林业;造林技术;保护措施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而引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予以我们警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效果。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林业资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林业建设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和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林业产业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与生态产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我国产业结构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发展。但是,长时间以木材资源为需求主体的发展方式,会过度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面积不断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必须进一步扩大林业建设与发展水平,运用先进的造林技术与完善的林业保护措施,提升林业现代化发展,促进林业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创造更大的效益[1]。
1 造林技术种类
1.1 林地的规划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造林水平,保证林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林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当地生态环境以及林地规划目标与政府政策等方面,合理确定林业用地规模、种植技术和施肥程度等。在建设人工林过程中,应当首选地形较为平坦,有充足水源,土壤肥沃的地区。
1.2 造林的两大措施
造林工作是指在林业资源采伐之后,重新栽植新的树木幼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两大措施:植树造林和播种造林。
植树造林:指在造林时首选优质的树木品种,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相适应,采用根系发达的幼苗来替代采伐的树木。植树造林可以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在幼苗选择过程中,通常首选原生苗,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土壤条件与生长环境,对移栽幼苗或者繁殖幼苗进行选取,倘若当地的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也可利用野生幼苗开展造林工作。完成造林工作后,认真观察幼苗生长情况,了解其生长状态。造林工作人员还应当根据操作规范,对幼苗科学种植,避免幼苗在栽植过程当中由于运输、移栽、造林等因素影响幼苗生存问题以及降低幼苗成活率。
播种造林:指在土壤当中播撒林木种子进行造林,同时依照造林指南,认真观察苗木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问题。通过实践发现,较大颗粒的种子成活率相对较高,因此,可以选择较大颗粒种子通过播种造林法进行造林。为了提高播种造林效果,应当选择地理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湿润区域进行播种。造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对种子妥善处理,保证每粒种子的活性,同时开展浸泡消毒工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其健康生长。
1.3 整地技术
在整地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局部整地与整体整地方式,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地势平坦区域可以采用整体整地方式,局部整地适用于对部分土壤进行开垦,如水平沟、梯田等地形可以采用局部整地方式。
2 完善林业保护的措施
2.1 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
林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林业建设对生态系统保护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虽然林业具有可再生性的特点,但林业的生长周期非常长,所以必须合理开采林业资源,并加强林业资源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林业资源的持续应用,保证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维持生态环境,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4]。
政府部门作为林业资源保护的主体,应当针对林业资源发展实际,构建完善的林业采伐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必须针对一些企业或个人违规采伐林业资源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根据其违规开采程度采取罚款或者刑罚手段,来警醒企业与个人,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控制和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更好地保证林业资源,对林业产业做出合理调整,升级转型,为林业资源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对现有林业资源加强保护的同时,还要扩大林业资源的再种植再培育,为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
2.2 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林业种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林业造林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这就需要在工作实际中,对工作人员展开定期的技术培训,通过宣传讲座等各种途径提高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素质,更好地开展林业造林工作,提高造林工作水平,推动林业资源的持续稳步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3 结语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更阻碍到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林业造林工作与森林资源保护显得更加重要。在实际造林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对优质苗木科学选择,采取更加科学的造林技术,不断提高林业资源保护意识,在加强林业造林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林业保护措施,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实现科学造林和林业资源保护的同步发展,调整升级林业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系统的可循环利用,推动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方小强.探析林业育苗技术及管理措施[J].福建农业,2015(8):86.
[2]张才泽,黄群珍,钟志兴.浅谈广西国有林场育苗技术及改进措施[J].福建农业,2015(8):272-273.
[3]徐英华.黑龙江省落叶松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3):209.
作者苏 珍 李春花 康玺文
推荐阅读:林业工程师评审要准备哪些材料
《浅析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