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4-20 09:47
扫码咨询

  摘要:基于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动态过程趋势分析,针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预期目标,构建了由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及其变化因素构成的生态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展野外观测、遥感监测和生态过程定量模拟一体化的监测评估技术体系,评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的生态成效。结果表明:工程实施8年以来,三江源区宏观生态状况趋好但尚未达到1970s比较好的生态状况,草地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难以达到预期“草地植被盖度提高平均20%~40%”的目标,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有所恢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提高,区域水源涵养量达到了增加13.20亿m3目标;重点工程区内生态恢复程度好于非工程区,除了气候影响以外,工程的实施对促进植被恢复具有明显而积极的作用;然而,草地退化局面没有获得根本性扭转,工程实施尚未遏制土壤水蚀增加趋势,一期工程局部性和初步性特点突显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监测与评估;生态成效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1引言

  受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简称《规划》),投资75亿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1]。通过生态保护和建设先期工程,遏制保护区生态环境恶化,完善和巩固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为后期大规模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奠定基础。因此,科学全面及时掌握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生态成效,是《规划》有效实施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更新了一篇生物农业的论文,如湿地生态系统论文发表价格多少钱,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2数据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青海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400亿m3左右,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区以冰川、冰缘、高山、高地平原、丘陵地貌为主,海拔在2800~6564m之间,海拔5000m以上分布冰川地貌。三江源区面积36.3万km2,其中草地约占65%,水体与湿地约占8.5%,森林约占4.7%,农田约占0.3%[21]。该区草地以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76%和23%。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自2005年开始,到2012年已经实施了8年,工程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等3大类22个子项目。工程实施范围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包括6个片区、18个自然保护分区(图1),总面积达15.23万km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

  2.2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考虑科学性、重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区域特点与生态定位,基于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22],参照《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23],构建了针对工程目标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表1),设计了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与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因素4大指标群,包括15个一级指标和75个二级指标。

  3结果与分析

  3.1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

  3.1.1宏观生态状况

  变化生态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水体局部扩张,荒漠生态系统局部向草地生态系统转变,生态系统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工程实施前30年,三江源区草地总面积净减少1389.9km2,水体与湿地总面积净减少375.14km2,荒漠面积净增加674.38km2。工程期8年,三江源区草地面积净增加123.70km2,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km2,荒漠生态系统的面积净减少492.61km2。生态状况变化指数表明全区在工程实施前30年宏观生态状况呈转差趋势,而工程期8年宏观生态状况则呈好转趋势(图3)

  3.1.2草地退化/恢复趋势

  根据生态本底调查结果,三江源区草地退化的格局在1970s已基本形成。1970s-2004年,三江源区持续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40.1%。与工程前30年的草地退化状况相比,工程期8年退化状态不变的面积占退化草地总面积的68.52%,轻微好转、明显好转和新退化发生类型的面积分别占24.85%、6.17%、0.12%,退化加剧发生类型的面积仅占0.34%(图5)

  3.2重点工程区生态状况变化分析

  工程实施前14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草地、湿地和水体等优良生态系统面积净减少386km2,荒漠和其他生态系统面积净增加389.2km2;保护区外,优良生态系统面积净减少98.8km2,荒漠和其他生态系统面积净增加97.4km2。工程期8年,保护区内优良生态系统面积净增加了252.2km2,而保护区外仅净增加173km2;保护区内荒漠和其他面积净减少了252.2km2,而保护区外仅净减少180.8km2(表2)。

  参考文献

  [1]AbbotM,DawsonT,ClarkJ,etal.NEONScienceCapabilityAssessment[Internet].Boulder(CO):NEON,Inc.;2015February23.19p.Availablefrom:http://www.neoninc.org.

  [2]VaughanH,BrydgesT,FenechA,etal.Monitoringlong-termecologicalchangesthroughtheEcologic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Network:Science-basedandpolicyrelevant.Environ.Monit.Assess.2001,67(1/2):3-28.

  [3]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StandardofPeople'sRepublicofChina.TechnicalCriterionforEco-environmentalStatusEvaluation(HJ/T192-2006).Beijing: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Press,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邵全琴1,樊江文1,刘纪远1,黄麟1,曹巍1,徐新良1,葛劲松2,吴丹3,李志强2,巩国丽4,聂学敏2,贺添1,王立亚5,邴龙飞6,李其江7,陈卓奇8,张更权9,张良侠10,杨永顺11,杨帆1,周万福12,刘璐璐1,祁永刚13,赵国松1,李愈哲1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实践应用分析
下一篇: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