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景观变迁及其空间转移

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景观变迁及其空间转移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6-11 09:40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至隋唐时期仍然人口稀少,且集中在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带从事较原始的农业生产,修建小型水利设施即可保护农业生产。农业的大规模开发始于宋,尤其是南宋以后,大量移民涌入广东,并深入到珠三角地区,从而带动农业景观也从山地丘陵扩展至沙洲滩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土地开发及稻作技术的发展,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改变了岭南瘴气环绕的恶劣自然环境,向宜居环境转化。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景观亦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沙田的大片开发、堤围的大量修建以及桑基鱼塘的迅猛发展、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促使珠三角在清代成为全国农业最兴旺发达区之一,农业景观由山地丘陵、平原沙洲向河海滩地发展。受国际市场与环境影响,珠三角农业生态系统亦不断变化,以基塘为核心的水面景观由顺德、南海为中心的西北部三角洲往西南部三角洲扩展,至清中后期再往中部、东部三角洲发展,并直至珠江口。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农业景观;农业生态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部,是连接广东省东西两侧和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对岭南地区有着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学术界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变迁、农业发展、宗族社会等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从长时段来分析珠江三角洲农业景观的历史变迁尚未有专文。本文拟探讨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农业景观变迁,考察其农业生产的空间转移,为当代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发展提供借鉴。

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景观变迁及其空间转移

  一、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条件与早期农业开发景观

  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的海岸线与现代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李平日先生根据居民点南界附近的日常生活用品遗留物、寺庙等活动场所的遗址等信息判定:唐初,西、北三角洲海岸线大致在南华—昌教—龙涌—桂洲—石碁—庙头附近;东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则推断在今莞城稍西;潭江三角洲在会城西—陈冲—沙富一带[1](P75)。与唐代的海岸线相比,现今的东江三角洲由于河流的泥沙淤积量较小,因此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西、北江和潭江三角洲由河流泥沙淤积而成,唐代时大片土地仍处于在涨潮被淹没、退潮成为沙坦之间反复变动的沙田形成早期,当地人民难以利用其进行稳定的农业生产,因此直至隋唐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开发范围主要集中于边缘平原、谷地、垌田、台地或丘陵地区[2](P13)。

  二、宋元农业大开发及三角洲的围田景观

  宋代是珠江三角洲进入土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时代。海岸线与唐代相比继续推进,西、北江三角洲海岸线大致在新会双水—小冈—礼乐—江门外海—中山古镇—曹步—小榄—大黄圃—潭洲一带;潭洲以东海岸线初步分析为沙湾—黄阁一带;东江三角洲则为望牛墩—道滘—厚街附近[1](P75)。大量北人南迁到岭南地区,南宋淳熙年间总共183713户,比北宋增加40454户[6](P303),为岭南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适合水田耕作的先进农业技术。为了满足大量迁入人口的粮食需求,珠江三角洲的土地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垦。

  三、明清围田的发展与沙田景观的拓展

  (一)沙田景观的拓展

  明初珠江三角洲迅速扩张,沙坦的面积不断扩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可以围垦的土地。据明嘉靖《广东通志》,元代石岐“海中多洲潭,种芦积泥成田”,而到明正德年间,石岐到港口的水道已

  经接近淤塞干涸,但港口镇以东仍为水面或浅滩。明代中叶横挡已成田地,据《广东通志》中关于屯田的记载,可推测明初番禺县黄阁、潭洲西北已成陆。因此西、北江的海岸线在中山市港口镇—马安—横挡—黄阁一带。东江三角洲的麻涌—大步一带已成海岸线[1](P76-77)。

  (二)农业商业化与旱田区经济作物发展

  农业商业化使得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很快意识到: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种植经济作物有更丰厚的利润,于是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明初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已经有经济作物的种植,至明中叶时,南海九江、番禺萝岗的果木业发展迅速,广泛种植了荔枝、龙眼、梨、梅等果树。南海九江、顺德龙山、东莞虎门、宝安的低洼地区则发展蔬菜业(详见图2)。

  四、明清农业生态系统演变与水面景观变迁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发展起来的基塘农业生态系统,大大推动了农业经济增长。为了适应珠江三角洲地区多沼泽水田的土地特点和多洪涝灾害的情况,围田区的低洼地带在13世纪末就开始发展池塘养鱼业,但是早期的养鱼业主要以小规模的自给性生产为主,水面景观比较零散破碎。14世纪后期,依靠宋代兴修水利而发展起来的池塘养鱼业受到商品经济的刺激逐渐扩大,饲养鳙、鲢、鲩、鲮四大家鱼变得普遍化,鱼塘的生态多样性有了很大的改善。珠江三角洲上游的人们在田地中开挖鱼塘,将挖取的泥土堆积在塘基之上,并在塘基上种植作物,形成了鱼塘养鱼、塘基种果树或蔬菜的“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在蚕桑业还未成为基塘农业的主流之前,基塘农业还出现稻田养鱼的形式,并逐渐形成稻鱼轮作、多种搭配的种养结合生产制度[17]。

  结语

  隋唐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景观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自宋代始,珠江三角洲进入农业的大开发时期,农业景观亦随之变化。大量北人南迁,是农业大规模开发的主要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以移民为载体从北方传入,移民在平原、沙洲地的农业生产推动了三角洲由高地向低地的进展。明代以后,农业生产由山地丘陵、平原沙洲向河海滩地不断推进。一方面,水利及堤围建设的迅速发展,促成了围田区农业景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围垦则促成了沿海沙田景观的形成,珠江三角洲也逐步完成沧海桑田的演变。基塘农业景观的发展演变,则取决于农民对农产品利润的追求和对市场需求的感知,是珠江三角洲卷入世界市场体系的直接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平日,乔彭年,郑洪汉,等.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3]叶显恩,周兆晴.唐代之前的移民与珠三角农业的缓慢发展[J].珠江经济,2007,188(4).

  [4](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5]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Z].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内部资料,1976.

  [6](清)汪永瑞.(康熙)广州府志(一)[Z].清康熙十二年(1673)抄本.

  衷海燕林资龙黄耿王牧焜


《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景观变迁及其空间转移》
上一篇:基于激光点云的农田玉米种植株数数目识别
下一篇:基于主题实景体验下的“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