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实景体验下的“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大亮点和新要求。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各章节中如何去具体解读?怎样施教才能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并取得一定成效?这是当下一线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例,谈谈笔者的学习体会和教学设计。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主题实景体验;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地理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一大亮点和新要求。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各章节中如何去具体解读?怎样施教才能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并取得一定成效?这是当下一线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笔者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基于主题实景体验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所说的基于主题实景体验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围绕某个“主题”所展开的学习体验活动(见图1)。即以“学习目标→(图文)情景→问题探究→案例分析”为主线,在教师精心策划下,将初高中地理相关知识(内容)“整合”成一个(或几个)学习“主题”,并尽可能地转化为素养知识,使问题探讨情景化、课程内容情感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师生在“游”、“玩”中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构建基于主题实景体验下的知识结构和在真实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笔者解读为:1.亲临稻田体验,或利用互联网及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渠县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说明水稻种植对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2.阅读亚洲水稻分布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亚洲地形分布图和亚洲人口分布图,简要分析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受哪些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影响?3.阅读教材P48的文字材料、图片信息和“读图思考”栏目,简述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4.结合教材P48“活动”要求和P49“阅读《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通过互联网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世界水稻种植的变动情况,以及水稻生产对“水、土、地”等自然地理要素所产生影响的真实案例。
二、教材分析
“季风水田农业”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一部分,用1课时完成。共有五个知识点:1.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3.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4.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影响;5.水稻生产对水、土、地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由《课标》内容、要求可知,本节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典型案例呈现。教材以文字、图像、活动三大“板块”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重构“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因素、主要特点等知识体系,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等知识内容提供案例支撑;同时也让学生从地理视角去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懂得人地和谐共生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1.从知识储备看:在前一节学习中,学生基本认识和掌握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农业地域类型虽然都主要属于季风水田农业,但由于所处区域不同,区位因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季风水田农业在各个区域的特征明显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以“主题”实景(或情景)“体验”为学习背景,通过“学习目标→(图文)情景→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加以引导,展现学生地理知识的重构及思维认知过程。但多数学生在此前对亚洲各个区域的“季风水田农业”缺乏具体、直观的感性认知和经验升华,由此产生了学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思维障碍。
四、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观:通过对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的实地考察、数据收集、专题研讨等学习体验活动,学生会更加关注渠县“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农业生态园”是什么样的。通过互联网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的水稻种植范围、种植规模的变动,以及季风水田农业生产对“水、土、地”等自然地理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去认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懂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实现人地协调的道理。
2.综合思维:气候是影响季风水田农业最主要的区位因素。一个地区能否形成和发展季风水田农业还与其它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关(见图2)。如平原、河谷地区适合水稻种植业;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果、生态农业;水稻土适宜栽培水稻,红壤则适宜茶树生长。市场需求量的变化,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快速、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各种区位因素对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和发展都有极大影响。通过本课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学会从农业区位综合的角度认识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整体性,以及各农业区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去分析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影响,以及该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松嫩平原、湄公河三角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3)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季风水田农业的种植范围、生产规模的影响。2.教学难点:(1)东亚、东南亚等地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分析;(2)季风水田农业生产对“水、土、地”等自然地理要素产生的影响。
六、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依托“渠县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之探究”主题实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出本节课“基于主题实景体验→创设(图文)情景(包括视频材料、课本插图、文字、图像信息)→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地理新知→(区域)案例分析(知识运用和创新)”的总体思路。其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周成娟1何刚树2李川江1贾建华3
《基于主题实景体验下的“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