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哲学思辨能力在补齐“三农”短板中的指导运用

哲学思辨能力在补齐“三农”短板中的指导运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30 09:57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知名的农业国家,农业作为立国之本,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内容,该问题可以归结为政治问题,也属于经济问题范畴。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尽快补齐短板,从哲学思辨角度去看待“三农”问题,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三农”问题本质所在。就“三农”问题解决中哲学思辨能力的指导运用措施,依托于国情,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积极践行到实处,助力我国经济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三农”哲学思辨能力农业经济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新中国建国以来,党中央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把它视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理论层面关于“三农”的研究不断丰富,但是很少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着手分析,从哲学角度对“三农”深入分析,便于更加清晰地理清“三农”问题。在“三农”问题解决方面,通过哲学思辨能力运用,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剖析问题的历史性、特殊性、相对性、基础性,通过层层剖析,把握潜在联系和辩证关系,进而用时代变化和联系的观点系统化研究分析。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三农”问题,为后续“三农”彻底解决提供支持保障。

哲学思辨能力在补齐“三农”短板中的指导运用

  一、“三农”的实质分析

  农民这一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将其归结为一种职业,享有工匠、商人、渔民等职业同等权利。法律上这些职业的人群均属于公民,区别在于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在不发达国家,提到农民却很少将其看作是一种职业,而是看作是一种身份和社会等级,即便是住在城市中不种田的人,同样是农民。对于此类情况,本国人民理解的较为深刻,如农民科学家、农民企业家和乡镇企业等,同农民息息相关,即便职业改变,但是却无法改变原本身份的事实逻辑关系。农村是相较于城市而言的一种地理概念,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农村和城市之间息息相关,城市是在农村基础上脱离而来,经济水平相较于农村更高[1]。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依据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培育机理,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人工培养方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做好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十分必要。农业生产可以为农户带来收入,也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能源支持,与其他行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占比较大,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农业占比不断缩减,原本农业生产者开始大量前往城市务工,投入到其他行业助力生产[2]。

  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农业和农村之间联系密切,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农村则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载体,因此,农民作为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农民队伍整体素质,对于推动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二、我国“三农”问题现状分析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增速飞快,各个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前景。但是,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由于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增加,难以紧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之可耕种面积不断减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无法应用到实处,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高水平发展[3]。结合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来看,粮食安全问题愈加严峻,过于过度关注经济发展,导致资源和能源消耗量较大,并且诱发一系列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本农村闲置劳动力开始前往城市务工,掀起了务工潮,不仅导致大量土地资源闲置浪费,而且导致农业基础愈加薄弱,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因此,新时期,如何更快、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4]。

  三、“三农”问题的哲学辨证分析依据

  一方面,从联系观点来认识“三农”问题。有句话说得好———“国家要强,农业必需强;国家要美,农村必需美;国家要富,农民必需富”,从外部来看,“三农”问题并非是单一独立存在,是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共性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从内部角度来看,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存在密切联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直接关乎到农民收入水平。只有农业稳定发展,才能维护农村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切身利益[5]。挖掘“三农”问题因果联系,受到计划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国家财政社会分配失衡,长期对农村资源的薄弱、农业用地产权模糊和对农民的排斥等问题,应深层次把握内在联系。

  另一方面,从矛盾观点和发展观点去剖析“三农”。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把握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致力于缩短城乡差距,针对性解决农村发展不和谐问题。“三农”直接关乎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主要矛盾解决后,次要矛盾也将更加简单地解决。解决“三农”问题,是目前工作的主要问题,城乡差异不断增加,尽管差距缩小,但是却有新的不平衡问题出现。究其根本,其原因在于大量闲置劳动力前往城市务工,而农民工的就业权利却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最终呈现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就目前城乡差距扩大展现出的矛盾来看,表现在以下几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耕种积极性逐步下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封闭,农村闲置劳动力较多[6]。

  新时期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应避免盲目追求进度,而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统筹兼顾发展观。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基础上,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创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四、补齐“三农”短板中哲学思辨能力的指导运用

  (一)把握“三农”主要矛盾,影响增收对立统一

  解决“三农”问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应依托于本国国情,把握核心主要矛盾,循序渐进落实。农民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因此,如何高效解决农民问题,应中长期规划来全面落实改革工作。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问题愈加严峻,致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民收入水平始终停滞不前,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优化改进,还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背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7]。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层次挖掘农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促使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另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把握重难点,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在增加农户收入水平基础上,有效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二)解决增收内外因,优化经济结构

  结合哲学思辨角度来分析“三农”问题,内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充分契合农民内因和国家方针、政策外因。首先,为了迎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致力于提升农民整体的素质水平。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影响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所以,新时期应重点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专业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其次,加强结构调整,深入调查和摸索市场发展规律,围绕市场动态调整,优化生产结构配置资源。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区域资源储备情况打造更具特色的产业,通过促进资源流通扩大产业化规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逐步朝着规模化经营发展[8]。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调整农业生产技术,摒弃传统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开发高效益产品。再次,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选派员的力量,把创新动能注入田间地头,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农村提供人才、技术、发展思路,为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最后,围绕创新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优化配套创新机制,立足于现有土地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发挥集体经营优势,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市场;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行买断经营、联合经营、租赁经营与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土地资源流转,最优化配置生产要求,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生产效益。

  (三)体制创新优化,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应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来解决主要矛盾,积极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实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创新。做好理论创新与思维创新,摒弃以往的农业生产思路,基于产业化发展来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深层次剖析市场需求基础上,拓宽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依据市场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在改善农业结构基础上,赋予农产品核心竞争优势,逐步增加农户收入[9]。做好体制创新,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性,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大力培育乡镇企业,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朝着城市转移;优化资源流通机制和金融机制,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优化农村税费制度,依法治理乱收费行为,促使农户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稳步推进农业生产活动高效展开。

  五、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相关要求,应正确看待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城乡互动,资源整合与共享,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助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博.三农建设与新农村体育创新发展———评《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21,42(04):345.

  [2]吴宏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J].中国农垦,2021(04):7.

  [3]黄敏.代表委员聚焦“三农”———农资要为乡村振兴攒后劲儿[J].中国农资,2021(08):3-6.

  [4]刘新阳,孙云宽,孟庆波.“媒体+”理念下县级融媒体“三农”内容生产新范式构建[J].传媒,2021(05):32-34.

  [5]文俊,张江荣,邵权.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模式适应性促区域“三农”发展[J].云南农业,2021(03):50-53

  魏琪


《哲学思辨能力在补齐“三农”短板中的指导运用》
上一篇:林业资源管理维护中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乡村振兴视域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