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探析
[摘要]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独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通过数据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粮食供需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困境,其中在技术能力、基础设施、保险范围、生态意识等方面城乡差距较大,探析了城乡融合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引进城市高新技术,缓解农村耕地压力,改善耕地质量;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引用城市商业保险模板,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宣传城乡生态治理理念,提高农村生态意识,构建绿色可持续农业。
[关键词]城乡融合;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农业保险;农村耕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家,粮食是基本民生商品,粮食安全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及独立发展,是实现总体安全的重要基础②。自2004年以来,政府多次发布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一号文件”,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但当前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粮食安全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困难,如何克服困难,经得起历史考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牢牢将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粮食供需发展现状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⑤。我国政府历来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并提出一系列政策保障粮食安全,其中包括:2009年提出“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①,2014年提出“要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力度”②,2020年“一号文件”也指出“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③,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粮食供需发展总体趋势向好。
(一)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010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见图1、表1)。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49万吨,粮食总产量再创丰收,相比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4641万吨,增加了12308万吨,增长率达22.5%。在图1和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2018—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略有下降,播种面积从117037千公顷下降到116768千公顷,但并没有改变粮食总产量整体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2018年增加了1160万吨,增长率达1.76%。另外,在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最大值是2020年,最小值是2010年,达到均值产量的是2015—2020年,虽然2015—2016年粮食总产量因播种面积的下降而减少,但仍在均值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我国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等原因,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又迈上新的台阶。
(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处于波动状态
近两年,随着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加上城镇化进程中用地粗放扩张,造成大量耕地减少等因素,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④。在图1和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10—201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现连增趋势,从2010年的109872千公顷增长到2015年的113341千公顷,相比增加了3469千公顷,增长率达到3.2%。而在2015—2020年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除少数年份出现增幅之外,其余年份均略有下降。其中2015—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从113341千公顷减少到112220千公顷,减少了1121千公顷,下降率为1%,2018—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了269千公顷,下降率为0.2%。另外,在表1和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最大值是2018年,最小值是2010年,虽然2018—2020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处于下降趋势,但都在均值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处于下降趋势,意味着当前耕地面临的产量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缓解耕地压力,改善耕地质量,实现“减地不减产”,成为当下重点工作目标。
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困境
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甚至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②。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虽然我国粮食供需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外粮食供需格局和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困境,其中面临的主要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乡技术能力差距大,农村耕地过度利用导致耕地质量不断退化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必要要素,耕地面积的大小、耕地质量的优劣决定能否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近些年,我国农村耕地出现耕地质量不断退化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技术能力较差。在保障粮食安全过程中,城市主要承担的是保障粮食运输和粮食储存安全的重任,而农村主要承担的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任。随着城市生产技术能力的提高,我国在保障粮食运输和储存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也愈加先进、现代化。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还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技术能力,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障自身收益,提高粮食种植产量,仍采用传统的技术方法进行种植(如过量施肥、过量喷药)③,虽然化肥、农药有利于提高粮食种植产量,但是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不仅会使粮食残留有害物质,影响粮食安全食用,还会污染耕地导致耕地质量不断退化;另一方面,农村耕地负载压力大,耕地过度利用。随着我国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农村耕地负载压力逐年增大。根据统计局的资料,2018—2020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487万公顷(20.23亿亩),其中2018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704万公顷(17.56亿亩),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为5621公斤/公顷,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677万公顷(17.52亿亩),粮食总产量为66949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为5734公斤/公顷。从以上资料可知,2018—2020年,我国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在20.23亿亩左右,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递增趋势,但是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呈现递减趋势,意味着农村每亩耕地面积负载的产量压力越来越大。
(二)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是指用于辅助农业生产的服务设施或设备。主要包括水利灌溉、田间道路、农业机械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设施或设备,是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质量、农村生产力的设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备不齐全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第一,城乡资源分配存在差异,农村资源相对薄弱。在城乡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方面,城市的资金投入远大于农村的资金投入。城市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主体,不断建立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方面,相对于农村,城市是我国劳动力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城市每年会新增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致力于城市建设,另外,每年还会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去城市谋发展,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不论是提供的劳动力数量,还是创造生产价值能力方面,城市的资源都远优于农村。城乡资源分配的差异性,使得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二,农村自身存在原因。发展农业时,由于在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农民老龄化等原因,导致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克服农村自身存在的不足,是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关键。
三、城乡融合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困境都是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即“三农”问题。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是安全的根基④。而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以下是城乡融合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路径。
(一)引进高新技术,缓解农村耕地压力,改善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将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前提。我国人口规模决定了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消费国,据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已达到141178万人,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率为5.38%。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6949万吨(13389.8亿斤),相比2019年增加了565万吨(113亿斤),增长率为0.9%。从以上数据可知,尽管我国粮食年产量处于递增趋势,但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增长,粮食需求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缓解农村耕地压力,改善耕地质量,实现粮食高产目标,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困境。
第一,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培育粮食种植新品种、新方法。关于农民对种植品种的选择,绝大多数农民并不关心是国内品种还是国外研发,他们只会选择能带来增产、提高销售收入的品种⑤。随着我国高新技术能力的提升,社会发展更多地依靠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缓解生产压力。最近10年,尽管我国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取得了不错进展,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城市的工业、服务业方面,应用于培育农业种植新品种、新方法的高新技术相对较少,农村应该积极引进城市的高新技术,建立专门的实验室,致力于培育农业种植新方法,在提高耕地利用率、提高粮食单产量的同时,缓解农村耕地压力。
第二,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据《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20.23亿亩耕地中,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9.47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6.81%;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4.44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95%①。耕地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土壤本身条件的影响,可通过利用高新技术,研究改善土壤厚度、土壤质地的方法来改善耕地质量。
(二)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融合发展是构建粮食安全的底线,而农业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因此,保障粮食安全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质量、农村生产力,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②。如何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
第一,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几年,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产业升级得到加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民种植劳动力不足、农村“有地无人种”等现象,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相背离。为了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构建粮食安全底线,政府应该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发展安全是保障粮食发展安全的源头,目前农业发展中仍存在基础设施不齐全,设备落后老化等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政府应该均衡城乡资源的投入,并通过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
四、结语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独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④。虽然当前我国粮食发展整体趋势向好,但是面对国际粮食安全的冲击,国内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有限、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等现象,我国政府应该保持警惕意识,正视粮食安全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如何解决粮食安全困境,探究保障粮食安全新路径,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探索粮食安全发展新格局,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张亨明1,2,3,伍圆圆2
《城乡融合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探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