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博物馆建筑地域历史文脉特征解读

博物馆建筑地域历史文脉特征解读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9-11 09:26

  摘 要:博物馆建筑作品,往往是当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一个缩影。当代博物馆建筑,不仅是人们学习、参观的重要场所,也是公共休闲的重要城市空间。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丰富的主题内涵。本文以地域历史文脉为视角,选取我国近年新建的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建筑为案例,从民居特色、历史脉络、文脉特征等方面,进行博物馆建筑造型的细节元素解读。从而提出对博物馆建筑的地域历史文脉解读,有助于对其馆藏内涵的认知。

博物馆建筑地域历史文脉特征解读

  关键词:博物馆 历史文脉 地域特征 民居

  当下,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学习、参观、欣赏甚至公共休闲等的重要场所。一个博物馆建筑作品,往往是当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一个缩影。所藏所展物品,大多根生于某个历史时期,繁华于某个历史年代,蕴涵着浓郁的历史文化特征,散发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本文以我国近年新建的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为研究案例,尝试从民居特色、历史脉络、文脉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细节元素的解读。

  1 民居特色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平原、山区、丘陵、高原、沿海等地貌特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南方和西部、东部等地区,因而也形成了团状、条带状等不同的聚落形式。中国气候特征也很复杂,既有粤、滇南和海南的热带气候,也有东北三省和内蒙、新疆局部的中温带;既有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亚热带和暖温带,也有青藏高原的高原区。一方水土一方人,几千年来,居住在这些土地上的人们,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生存,结合气候及地理条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自发地探索和创造出了各具地域特点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虽然简朴,却非常经济实用;虽然是由自发而形成的,却符合当地地质及气候特点,与地域环境和谐共生。这些民居特征成为我国地域文化的可贵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不应磨灭的建筑瑰宝。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素墙黑边,诠释着吴侬软语水上人家的粉墙黛瓦;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廊子、园林,复制、放大着岭南人留恋的小院清梦;安徽博物院的中庭、外墙,还原、升华着徽州人家心仪的四水归堂……一份份充满乡土气息的点滴记忆,在博物馆造型的水晕中散开、蔓延,勾勒出地域文化的轮廓。

  图1是云南民族博物馆东南主立面。博物馆造型古朴,充满原生态的野性美。整体立面以的穿斗式构架符号为建筑的轮廓边线,主入口上部墙体加以石材模仿长脊短檐符号,其下镶嵌铜雕的“吞口”,加之室外台阶两侧的铜鼓饰座与馆前广场上巨大的抽象神龟喷泉造型,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

  2 历史脉络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几十个王朝更迭,恢宏大气、威严庄重的官式建筑,始终是王朝皇权、威仪天下的实体表达。绵延传承又不断更新的官式建筑风格,几乎完全淡化了地域特色,而凸显出等级森严的复杂详实的建筑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有鲜明独特的称谓,还是不可或缺的建筑元素。

  当代博物馆建筑中,以本地区重要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精心提取该历史时期官式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符号,融合在建筑造型和细节表达中,突出建筑的历史文脉特征: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鸱吻、飞檐,是八百里秦川下秦、唐的风骨;河南博物院的端正造型,发端于“天地之中”之地元朝观星台的启示;郑州博物馆颇有具象的青铜造型,是古人定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梦想的最好标 识;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望柱、高台,挥洒着春秋战国争雄争霸的烈烈之风;而哈尔滨阿城金上京博物馆如大帐般的主展馆造型,则是对金戈铁马的塞北游牧朝代的直观解读……一段段精彩的历史片段,被一个个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串连,重塑起博物馆建筑独具特色有历史风貌。

  图2是湖北博物馆主立面。博物馆建筑造型,借鉴楚灵王章华台遗址“土台群立”的特征,综合陈列馆与编钟馆、楚文化馆形成“一主两翼”的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的高台建筑群布局格式,反映出传统宫殿类古建的严谨秩序。各建筑单体均采用覆斗型造型,色彩风格一致,体量主次有序。屋盖顶部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屋盖中不多见的盝顶造型,上部形成平屋顶,下部为四坡屋盖。各层回廊宽大的屋檐与顶层大屋盖统一在一个斜面内,各层垂脊角度一致。在地面视角上形成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重檐庑殿顶造型特质。各馆盝顶屋盖的圈脊,采用等间距的开洞,凸显了屋脊的韵律感和空灵感。圈脊四端凸出的角吻造型,由楚国的青铜凤纹抽象变形而来,增添了建筑的楚文化浪漫气质。

  3 文脉特征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影响和滋养了我们的文化;而几千年的世事变迁,又将各地不同的文化、民风,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融汇、变化、繁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中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主动地碰撞、交融;北宋南迁、衣冠南渡,使中原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被动地交流、融合。湖广填四川,填的不仅仅是人口,添的更多的,是两湖以及广西的文化、民风;河南民间口口相传的山西大槐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祖先迁徙的记忆……在历史的一次次更迭中,在天南海北的人口一次次大流动中,千百年的中华文化的脉络一次次梳理、一次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时至今日,早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脉特征,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记忆中、生活中、血脉里。四川三星堆遗址博物馆青铜器馆的三角锥造型,彰显的是古蜀国文化的空灵还是纵目面具的神秘?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 “S”型造型,描述的是丝绸的婉约还是蚕宝宝的慵懒酣畅?贵州博物馆的条状折形造型,表达的是苗家姑娘盛装起舞时穿的“雉鸡尾”百折裙还是艳丽的头饰?似与不似间的揣度,都基于对这方热土经年文脉的谙熟,发端于对这方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与文化的敬畏。

  图3是宁夏博物馆主立面细部。博物馆建筑造型方正挺拔,通体为浅灰色石材挂板,中部为条形玻璃窗带。各立面除了入口下部不同外,几乎完全一致:屋盖顶部每面为 19个外凸内凹的“尖圆拱”造型。四个大门入口的造型,上部为精美的石雕花卉纹理,下部为四层叠涩式“尖拱”式门洞。建筑造型凸显出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最值得称道的是,外墙每组长方形石材挂板墙面的上部,均装饰有由迦陵频伽造像衍生的浮雕;建筑四角方柱格构下部均装饰有石材力士志文衍生的浮雕支座。迦陵频伽造像和力士志文支座均是西夏王陵出土的极具代表性的西夏文物造型。浮雕造型生动粗犷,表现出浓郁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

  4 结语

  博物馆,或者广纳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物华天宝,或者饱含一个专业领域的珍品精髓。而承载它的建筑,也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往往被赋予了多重的内涵,蕴藏着独特的深意。对博物馆建筑载体的地域历史文脉解读,有助于对其馆藏内涵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杨海荣,宋子杨.中国近代传统商居建筑的屋盖排水组织设计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7(3):54-57.

  [2] 杨海荣,宋子杨.从庞贝古城“双庭住宅”到徽州四水归堂民居[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5(5):1-4.

  [3] 杨海荣,郭呈祥,论博物馆建筑布局中的人性化设计[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199-201.

  [4] 杨海荣,刘新民,论基地分析在博物馆设计中的作用[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6):262-264.

  《博物馆建筑地域历史文脉特征解读》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10期,作者:宋子杨; 李红光。


《博物馆建筑地域历史文脉特征解读》
上一篇:武侠小说中人名绰号翻译初探 ———以金庸小说的四个英译版为例
下一篇:从文身看黎族原始宗教与祖先崇拜的源头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