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省级论文发表价格浅析透视硝烟中的人生

省级论文发表价格浅析透视硝烟中的人生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职称论文时间:2015-03-06 16:57
扫码咨询

  摘要:茅盾一生大部分的创作生涯都是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度过的,因此,他十分关注战争文学的动态,并以自己的战争文学观和美学思想影响着中国战争文学的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茅盾战争文学观的发端,其次阐述了茅盾战争文学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最后,从战争文学的立场、目的、视角、审美等方面分析了茅盾战争文学观的特点。

  关键词:茅盾;战争文学  文学职称论文征稿

  有史以来,人类发展无不伴随着战争;有战争,就会有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战争是文学的主题之一。茅盾是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他主要的文学主张是“关注现实”、“写人生”;茅盾又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经历了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因此,战争这一现实因素必然在他的文学活动中有所反映。茅盾撰写过关于战争文学的专论,如《欧洲大战与文学》、《战争小说论》;翻译过外国战争小说,如《战中人》、《火线下》、《战争》等;评论过国内外的战争文学作品,如《最近法兰西的战争文学》、《<黄人之血>及其他》等;而在他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无论是早期的《蚀》三部曲、代表作《子夜》,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阶段的故事》,也都可以看到“战争”的影子,甚至茅盾1948年写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锻炼》,也是以上海“八·一三”淞沪战争为背景来描写中国抗日时期的社会风貌。那么,茅盾是如何看待战争文学的?即茅盾的战争文学观是什么样的?弄清这个问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茅盾的文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茅盾战争文学观的形成

  茅盾的文学生涯始于一九一九年,那一年他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翻译评述了国外一百多位作家的作品。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直接或间接和此次大战有关系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于是,战争文学自然而然进入茅盾的视野。

  一九二一年,茅盾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一个英雄的死>译后注》,第一次使用“战争小说”这一词,并认为“一战”产生的战争小说具有“永久价值”。

  一九二四年,茅盾发表《欧洲大战与文学》,将“大战文学”按照叙事时间分为三类:战争文学、战时文学、战后文学,每一类再按文学样式细分为:小说、诗歌、戏曲。这篇论文奠定了茅盾战争文学的理论基础,它不仅从宏观层面论述了外国的战争文学,还对“第一类”中的“几本重要的小说”进行了分析。例如,法国作家巴比塞的长篇小说《火线下》、匈牙利作家拉兹古的短篇小说集《战中人》。茅盾认为,这些小说之所以值得详细讨论,是因为它们能够对于战争作出理性反思,“能够独立地说出战争的罪恶,能够揭破爱国主义的假面具,能够对世界表明那些被逼被诱上战场的无产阶级对于战争是怎样一种心理”。巴比塞、拉兹古亲历了战场的血与火,清楚而深刻地认识了战争的本质,并得出了只有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根除战争的正确结论。他们的战争文学观契合了茅盾对于社会主义的探求,并促使茅盾本人的战争文学观日益完善。

  二、茅盾战争文学观在抗战时的变化

  在抗日战争时期,茅盾从关注“反战”文学转变为呼吁“抗战”文学,也不再囿于早先对于战争文学的三大分类,而是把“战争、战时、战后”融为一体,在文学样式上,则不仅研究“小说、诗歌、戏剧”,更增加了“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茅盾发表大量揭露讽刺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杂文,比如《血战后一周年》、《玉腿酥胸以外》等。一九三七年上海“八·一三”事变之后,茅盾创作了许多描写上海军民在淞沪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散文,比如《炮火的洗礼》、《不是恐怖手段所能慑服的》等。在社会活动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下,茅盾认为文艺工作的重点就是完成时代的政治任务。他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右第二章》、《第一阶段的故事》等小说,都是试图通过描写社会各阶层人物对抗战的不同态度和表现来反映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虽然茅盾以“社会剖析”小说见长,他本人对自己这些“急就章”式的抗战小说并不满意,但从中可见茅盾为使他的战争文学观付诸实践的努力。

  三、茅盾战争文学观的特点

  在对以“一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反思与研究过程中,茅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战争文学理论。在否定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与肯定被压迫民族和阶级争取自由民主的解放战争的二重奏下,茅盾一方面从社会政治功利的标准去衡量战争文学的思想倾向,一方面从文学审美的标准去评定战争文学的艺术追求。

  战争文学的独特性在于作品所蕴含的战争观念和战争的是非标准。如果说,在茅盾早期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为人生的艺术”更多地停留在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主题上,那么,随着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政治矛盾日益激化,文学的政治功利色彩逐渐为他所关注。在《文学与政治社会》、《现成的希望》等文中,茅盾提倡表现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劳动者的“劳动文学”和“战争文学”。在1924发表的《欧战十年纪念》中,茅盾更是明确提出,鼓吹革命文学的文学者,应鼓吹“无产阶级为自己而战。”

  文学是时代和历史的见证,但文学毕竟不是社会学和历史。因此茅盾强调战争文学也应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个体存在。茅盾认为战争小说应“以描写人们在战争所起的心情变幻为主要目的”。他说,写战争文学决不是站在一边,高声吆喝:“看呀,这是战争!”而应该描写“一个人类面对枪弹时的心理变幻,他卧伏在战壕里静听上面枪弹飞过嗤嗤作声时的默想,他瞄准敌人射击,他挺刀陷入敌人胸膛时所起的一种半意识的感觉。”这样,才能真实地再现战争。

  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文学应当反映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战争文学也不例外。茅盾指出,战争文学“不一定是描写战壕生活”,“那些描写被战云笼罩的后方的文学也是战争文学”。成功的战争文学作品,不在于它的题材大小和素材多少,而在于作者是否从中得到“新的发见,新的启示”。如果没有新发见,那么,这些素材不过是“报章上未披露的新闻而已,不能转化为文艺作品”。

  战争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种类,具备文学的普遍标准,然而,作为表现残酷的战争的文学载体,战争文学具有更为独特的审美品质。茅盾在文学评论中,一方面赞扬那些对战争进行反思的作品,表达自己社会革命的理想诉求和思想态度,另一方面注重战争文学作品本身的内部的艺术审美。1933年,茅盾在《力的表现》一文中提出了“醇酒”说,认为感人至深的文艺作品应该是“上口温醇的酒”,因为“醇酒”虽然喝时不觉得它的力,似乎不如“上口极猛”的酒那样过瘾,但是有后劲,耐人寻味,“真正醉得死人!”茅盾的“醇酒”说虽然是泛指一切文学作品,但显然更适用于战争文学。这一点,我们很快便可以从茅盾1934年4月1日在《文学》杂志上对两篇抗战小说《战烟》、《战线》的评论中看到。《战烟》是表现上海“一二八”战争的中篇小说,茅盾认为作者对战争场景的体验不够,“只是凭了报纸上的记载加上自己的想象”,因此,只不过是“新闻记事”的小说化,是失败的作品。相比之下,《战线》没有很多在火线上“厮杀”的描写,没有任何一个“英雄气概”的人物,文字技巧也不够好,但是茅盾认为作者把军营生活和士兵心理描写得真实,“很够味”,因此是成功的作品。这两篇小说作为正反两个例子,很好地体现了茅盾在文学上的审美主张,即作品是否“够味”,是衡量其“美不美”的主要标准。

  四、总结

  茅盾是最早把战争文学从文学体系中剥离出来进行理性思考和艺术分析的中国作家,他不仅关注战争文学作为文学的价值,更是期望作品能够对战争进行反思,并表达一种对于否定战争、肯定和平、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思想感情。

  茅盾对战争文学的态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站在“无产阶级没有祖国”的立场,从国际主义出发,反对一切战争,因为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无义战”,人民只是充当了炮灰。二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茅盾站在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上,呼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主义,把战争文学的重点放在了关注中国抗战上面。茅盾从一九四三年开始翻译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如《上尉什哈夫隆科夫》、《母亲》、《作战前的晚上》、《新生命的降生》等等。通过这些译文,茅盾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抗战文艺能够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为自由解放而战的期待。

  总之,茅盾对于战争文学的探求与他深刻的民族忧患意识、社会变革使命感和对于社会主义的探求有密切关系,他把自己的文学追求纳入了社会革命的轨道,并对战争文学的艺术审美做出了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晏青.茅盾的战争文学观.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01).

  [2]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茅盾.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茅盾.茅盾全集:第2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省级论文发表价格浅析透视硝烟中的人生》
上一篇:音乐职称论文发表浅析音乐功能的双重维度
下一篇:艺术类论文范文浅析瑜珈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影响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