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分诊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5级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急诊医疗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某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中抽取4000例纳入试验组,再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某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中抽取4000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系统,试验组采用5级预检分诊系统。记录两组患儿的分诊准确率、候诊意外、抢救成功、医疗纠纷以及死亡等入院后的抢救效果,评估两组患儿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在儿科接受不同的预检分诊模式后,试验组患儿候诊意外、抢救成功率、医疗纠纷以及死亡率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关于危急情况处置、护理技术、护理服务及情感支持等方面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5级预检分诊模式显著提高儿科急诊急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医疗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5级预检分诊系统;儿科急诊;急救效果;满意度
关于儿科急诊的论文范文还有浅谈儿科护理课堂—护理论文核心期刊,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儿童因自身机体生理系统尚不成熟,疾病种类复杂,起病急,进展快,且二孩政策后儿科急诊接诊量增加[1-2]。传统儿科急诊流程包括挂号、分诊、就诊及住院等,然而80%的接诊患者为非急诊患儿,占用急诊资源[3]。传统的分科诊治模式不能高效准确地评估患儿病情,不能根据患儿不同病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同时由于患儿主诉提供不明确,家长紧张焦虑情绪等原因,导致危急重症患儿无法获得优质及时的治疗,影响就医效果和体验,加剧医患矛盾[4-5]。因此科学有效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对于确定诊疗优先顺序,具有重要意义。5级预检分诊模式是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可在急诊中准确快速地分类患者,给予针对性处理,优化就诊流程,合理分配医疗资源[6]。本研究针对儿科急诊分诊工作,分析5级预检分诊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本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中抽取4000例纳入试验组,再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中抽取400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2103(52.58%)例,女1897(47.42%)例;患儿年龄1个月~13岁,平均年龄6.98±1.23岁,中位年龄6岁。试验组男2086(52.15%)例,女1914(47.85%)例;患儿年龄1个月~13岁,平均年龄7.04±1.56岁,中位年龄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分诊模式,即由急诊预检护士针对患儿情况测量患者体温及患儿或家属提供的病史资料,并做简要体征检测,进行分科诊治模式。试验组采用5级预检分诊模式。根据5级分诊模式[6]共分为Ⅰ级:①病情危急,或伴体温高热或持续惊厥发作;②神经系统伴有深昏迷;③呼吸系统:或伴急性呼吸窘迫,或呼吸停止或频速,或氧饱和度<90%,或危重哮喘发作及气道异物;④循环系统:心搏骤停,或心源性休克,肤色青紫伴有花斑,CRT≥5秒;⑤消化系统: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⑥外科系统:头颈及躯干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或重度烫伤。Ⅱ级:①病情重症,或新生儿发热≥38℃及非新生儿≥41℃;②神经系统:浅昏迷,易激惹,剧烈头痛;③呼吸系统:呼吸中度困难,或氧饱和度<95%;或伴咯血,或明显喘鸣;④循环系统:严重心律失常伴循环不稳定,或心力衰竭,或严重胸痛,皮肤灰白,CRT4秒;⑤消化系统:重度脱水;消化道出血;⑥外科系统:血管神经受累的开放性骨折,或Ⅱ度烫伤。Ⅲ级:①病情紧急;②神经系统:嗜睡等精神状态有改变或惊厥<24h,或明显头痛;③呼吸系统:呼吸轻度困难,中度哮喘发作,氧饱和度>95%;④循环系统:心动过速,或明显胸痛,皮肤苍白,CRT(血块浓缩实验)3秒;⑤消化系统:中度脱水或消化道异物;⑥外科系统:血管神经未受累的开放性骨折,或Ⅰ度烫伤。Ⅳ级:①病情亚急;②神经系统:神志清醒;③呼吸系统:呼吸频率轻度加快,氧饱和度>95%;或轻度哮鸣音;④循环系统:CRT2秒,轻度胸痛;⑤消化系统:轻度脱水;⑥外科系统:青枝骨折,单纯撕裂伤/扭伤。Ⅴ级:①病情普通;②神经系统:神志清醒;③呼吸系统:呼吸平稳;④循环系统:皮肤粉红,CRT1~2秒,循环稳定;⑤消化系统:仅腹泻呕吐;⑥外科系统:无。患儿就诊时,由两名责任护士立即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并根据5级预检分诊系统进行分诊。Ⅰ级:立即安排治疗;Ⅱ级:<10min;Ⅲ级:<30min;Ⅳ级:<120min;Ⅴ级:>3h。因与传统分诊模式具有差异,5级预检分诊模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就诊治疗顺序,因此应注意和患儿及家属进行解释,并取得家属的支持,避免因不明白该分级模式引起纠纷。
2结果
2.1入院后的抢救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在儿科接受不同的预检分诊模式后,试验组患者候诊意外(χ2=1.708)、抢救成功率(χ2=3.465)、医疗纠纷(χ2=5.227)以及死亡率(χ2=1.079)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8.661,P<0.05)(表1)。
2.2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试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关于危急情况处置(t=30.759)、护理技术(t=65.909)、护理服务(t=30.885)以及情感支持(t=27.540)等方面评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
3讨论
3.1有效的预检分诊可缓解儿科就诊压力优化急诊流程
提高疗效儿科急诊拥挤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普遍的临床现象,患儿家属因患儿疾患而紧张焦虑,迫切需求更好的医护资源,所以多去急诊就诊,同时医疗机构方面由于传统的分诊模式效率低下,且儿科急诊因儿童较多,环境相对吵闹,工作繁忙,造成儿科急诊排队时间长,就诊时间短[7-8]。此外患儿语言表达弱,不能准确叙述主诉,只能依靠家属获取病史信息,因此对患儿疾病的诊断造成困难,无法对不同患儿进行快速准确评估,合理合适地安排患儿诊治,危急重症检出率低,易延误患儿病情,家长医疗就诊满意度较低,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9]。研究表明儿科急诊量仅20%为急诊患者,因此有效的预检分诊对缓解儿科急诊压力,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0]。儿科急诊5级预检分诊指标是在美国5级预检流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1],胡菲等人发现5级分诊标准在各医师和护士评定间具有极高的一致性(Kappa=0.91)[12]。5级预检分诊流程通过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体温,以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外科系统等方面评估患儿病情的危急程度,通过体温、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客观指标反映患儿生命体征,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13]。
3.2预检分诊模式减少候诊意外
提高急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率本研究发现两组患儿在儿科接受不同的预检分诊模式后5级分诊标准组候诊意外、医疗纠纷以及死亡率均显著下降,而急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率显著升高。可以推测5级预检分诊标准以临床症状和检验指标作为评估标准,预检护士容易掌握并且熟练应用,而传统系统问诊、体征检查等预检分诊对护理人员医疗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较差。同时5级预检分诊模式能够合理分配医疗护理资源,能够及时筛查出危急重症患儿进行抢救,能够避免因就诊程序的不完善导致医疗延误[14]。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关于危急情况处置、护理技术、护理服务以及情感支持等方面评分明显升高,这提示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有所提升,提示5级预检分诊模式一方面提高临床分诊的高质量和准确性,能够保证急诊医疗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分诊准确率,使患儿最大程度上完成医疗诊治,提高患儿本次医疗效果,同时在分诊过程中能够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就诊顺序,既保证危急重患儿的优先急救,又保证非急症患儿在合理的时间进行处置,最大程度上满足患儿及家属的医疗需求,因此患儿及家属的就医满意度提高[15]。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儿科急诊采用5级预检分诊模式,发现能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医疗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然而5级预检分诊模式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患儿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困难及预检缺乏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等缺点,仍需进一步完善[16]。
【参考文献】
[1]胡君.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效果的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61.
[2]韩亚娟,尹丽娟,张丽芳.信息化应用在儿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3-4.
[3]王维绮.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156,161.
《儿科急诊分诊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