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政治法律职称论文》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分离痕迹的应用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分离痕迹的应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1-22 08:41

  摘要: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隐患发生频率也大幅度增加。针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复杂程度高、侦破线索少等特点,公安部门应该合理运用整体分离痕迹检测的方式,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存在的各种隐性线索,才能在提高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效率的前提下,减少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整体分离痕迹检验;交通事故;逃逸案件

  一、交通事故整体分离痕迹概述

  (一)分离痕迹概念

  所谓整体分离痕迹又被称之为断离痕迹,实际上就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断裂、分离后形成的若干部分产生的各种痕迹。目前,交通事故中整体分离痕迹主要包括了断落油漆碎片、玻璃碎屑、灯具罩壳碎片、保险杠碎块、塑料饰板碎块等。由于这种痕迹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勘查工作的重点,所以,办案人员必须在现场勘查过程中,重点搜集现场可能残留的散落物,然后通过对嫌疑车辆与现场散落物进行痕迹特征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判断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做出准确的鉴定意见。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分离痕迹的应用

  (二)分离痕迹特征

  被分离为若干部分的整体物质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原始性特征。原始性特征也就是物体本身原有或在后续生产、制造、合成、组成过程中形成的完全不同的内部结构或形体特点。(2)新生特征。物体在分离过程中形成的特征。(3)附加特征。整体物质在自然状态或规范加工制造过程中形成的特征。该特征主要指的是整体物质在维修或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后,产生的一种附加于被分离物体表面的一种显著的痕迹特征。

  二、整体分离痕迹鉴定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应用

  (一)寻找分离体和分离痕迹

  任何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现场或多或少的都会留下事故车辆的分离体。这些分离体的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办案人员往往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交通事故处理人员在事故发生到达事故发生现场前,事故发生现场难免会在来往车辆或周围人群活动的影响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办案人员在开展事故现场的勘查工作时,要查找事故车辆外部的车痕,先从车头部位开始查找,从下往上逆时针方向进行,在车痕查找过程中,遵循从前到后、从下往上、逆时针参照的原则。在发现车体痕迹之后要仔细甄别对车辆表面部分和附近不属于车辆本身的一些漆片、血迹、毛发以及人体组织,如果存在可疑痕迹,要利用多波段光源、红外光源、紫外光源、便携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进行仔细观察,发现一些肉眼不容易发现的痕迹和附着物[1]。技术人员在分析事故现场采集到的各种分离体时,不仅严格按照事故现场车辆受损的实际情况,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而且还应通过对事故现场目击者的调查,提取有助于现场分离鉴定工作开展的分离体,为后续案件侦破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进行分离痕迹辨认

  由于散落在事故现场的分离体中各自具有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便是少量分离体在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被甩出车身,但是,仍然有很多分离体因为在碰撞过程中受到了连续的撞击,而被碾压得更加微小。所以,针对此类分离体进行的现场鉴别显然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对此,现场办案人员必须在仔细做好事故现场分离体的初步分析和判断工作后,根据事故发生现场残留的分离体进行痕迹形态分析工作,明确事故发生时双方之间的关系。假如事故现场残留的是车灯玻璃等物体,那么办案人员应该针对此类物体进行重点的提取和保留工作,在现场分离体提取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应该及时根据各个分离体之间的关系开展痕迹鉴定工作,才能保证交通事故现场分离体痕迹鉴定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鉴定的优化策略

  在交通事故鉴定工作中,公安部门以及司法鉴定部将痕迹检验应用在交通事故鉴定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获取更多的信息,为案件的侦破和交通事故起因的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交通事故鉴定中需要有专业的痕迹检验知识和方法,有痕迹检验的意识和保护现场的意识。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应积极组织开展痕迹检验,工作人员应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利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使得痕迹检验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分析和还原交通事故现场,提升办案效率。其次,应重视微量痕迹的检验,有很多微量细节可以呈现出非常多的信息,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谨慎,不放过任何痕迹,重视微量痕迹的运用,忽略微量痕迹有时候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得出错误的鉴定结论。因此,要重视机动车辆中微小的碎片、血渍等痕迹,保护好第一现场,深度挖掘事故现场的各种痕迹。最后,提升痕迹检验的水平。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痕迹检验是非常重要的,而痕迹检验的水平对于交通事故鉴定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加强民警意识培训,严格控制好案件处理的质量关,进而提高案件处理水平。

  四、整体分离痕迹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案例分析

  某日凌晨,肇事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驾驶一辆未按要求悬挂车牌的白色轿车,沿市区内某道路由南向北行驶某路口后,撞击了此时正由北向南训练的刘某以及其驾驶的警用两轮摩托车,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人员随即驾车逃逸,该事故最终导致刘某经过抢救后因公殉职[3]。司法鉴定中心根据公安部门送检的碎片和车辆,鉴定发现该嫌疑车辆前保险杠右侧距离其右边缘0cm-71cm范围存在清晰可见的碰撞痕迹,且表层白色油漆出现减层的情况。车辆中网饰板整体缺失、分离面痕迹清晰,且并未发现再次受损破坏的情况,符合鉴定工作开展所需的所有条件。技术人员在开展整体分离痕迹检测工作时,如果将缺失部位设为样本1,公安人员送检的事故现场采集到的长度约为82.7cm、宽度约为30.9cm的塑料块状物,正面中心有品牌标识,正面颜色为银色、反面为黑色且分离线、分离面痕迹清晰可见的塑料饰板,且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该送检物未出现再次受损情况,符合整体分离痕迹检测的要求,因此可以将该送检材料设定为检测材料1。通过对嫌疑车辆前保险杠左侧、左侧前照灯、左侧雾灯等部位的检查,发现上述部位均出现了右前向后的纵向碰撞痕迹,且局部出现了缺损、断离情况,左侧前照灯灯罩破碎缺失,前保险杠左侧同样出现了部分缺失的情况。根据分析对比发现,所有送检材料未出现再次受损破坏的情况,符合整体分离痕迹检测的要求,因此技术人员可以将其设定为检测材料2。检测人员通过对事故送检材料的全面对比和分析,经过最终检测发现,送检材料不管是尺寸、颜色还是材质等与嫌疑车辆相互吻合,所以,说明公安部门送检的事故现场碎块与车辆之间存在整体关系。公安部门办案人员据此确定了刘某为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

  综上,整体分离痕迹鉴定作为当前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占据侦破中最直接有效的证据,为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证据支持。公安部门通过开展整体分离痕迹鉴定工作,不仅可以准确确定嫌疑车辆,而且在未能及时找到嫌疑车辆的情况下,公安人员还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现场散落的各种分离体自身具有的特征,准确判断车辆型号、厂牌等相关数据信息,缩小了嫌疑车辆排查的范围,为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工作提供了详细的证据,提高了案件侦破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鹏.整体分离痕迹鉴定在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中的应用[J].法制博览,2018(34):183.

  [2]?李军英.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痕迹物证的勘验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32.

  [3]?杨晓锋.整体分离痕迹鉴定在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4):726.

  朱勇东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分离痕迹的应用》
上一篇:传统、革命与性别:20世纪40年代华北乡村女性婚姻探析
下一篇:基于5G的车联网道路交通事故信息传输机制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