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项目管理师国家二级申报条件及评职范文
项目管理师是指掌握项目管理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参与或领导启动、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收尾过程的活动,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范围、时间、质量与成本等约束条件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员。该职称共分为四个等级,项目管理员、助理项目管理师、项目管理师、高级项目管理师,每个等级分别授予不同级别的证书。
中级项目管理师申报条件:
(1)取得本职业助理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2年以上。
(3)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1年以上,能够管理一般复杂项目。
项目管理师评职范文:
摘 要: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前言:
土建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是将设计图和原材料、半成品等转化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不但是对土建项目建设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阶段性考验,更需要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理,以此确保工程质量、工期长短、成本高低,对土建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条件,对土建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有力作用。
1.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中级项目管理师国家二级申报条件及评职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