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职称论文发表人性化尺度的涵义
摘要:人性化尺度缺失的问题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并不罕见,其原因在于在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人性需求的忽略,忽视了校园空间在本质上“自由”、“交往”的场所精神。本文意在阐述校园外部空间人性化尺度的涵义和意义。
关键词:自由交往,论文刊发,文化性,单纯性,多样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则近道矣。”
——四书 大学
这是我国古代对于“大学”涵义的描述,将学习的过程用“知”、“定”、“静”、“安”、“虑”、“得”概括出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已经与之前有所不同。一所符合当代人之“性”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需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1 “自由交往”的场所精神
人性化尺度在不同场所空间中会具有不同的含义,也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针对着不同文化氛围下的不同人群。许多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校园规划,从牛津、剑桥儒雅的封闭空间,到杰弗逊的弗吉尼亚大学的正规“学院村”半开敞院落,从伯克利校园内规整布局和别致建筑(ad hoc building)的融合,到加拿大一些大学内的巨大单体建筑,再到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这些校园的空间形态的形成都有其时代原因和文化背景,譬如欧洲,在早期由于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仍然沿用古典模式,到了18世纪的美国,却又崇尚民主、开放的精神。在中国,根据《孟子》记载,从夏朝开始也已有大学,虽然文字尚不足证,但也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我国自古以来的校园形制,其间虽然受外国影响较大,但到后期,也逐渐的有了自己的风格,开始在校园设计中引入本国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必再受宗教、某些固定格式、或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制约。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开放的社会中,人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类的生活的内容及方式较之以前更为丰富和多样,思想和眼界也更为大胆和开阔,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基于以上种种,评价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好坏的重要标准不再是“静”、“定”、“安”,而是看这样的外部空间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打算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户外,并与他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空间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在学术环境中,随意性交流正是大学精神(collegiality)的核心,校园外部空间尺度人性化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去贴合这种自由的精神。
1.2 使用者、人造环境、自然环境三者的共生共融
众所周知,人类发展的过程是改造自然的过程。人从最早运用木头和石块作为工具开始,到今天使得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充满着人为的痕迹。人类不停歇的创造着于自身而言越来越便利的生活:我们利用汽车、飞机解决长距离的交通;利用空调带来炎炎夏日里的凉爽;用木材砖石钢铁构建我们的居室。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无法离开自己“生产”出来的人造环境而生存,而不可否认的是,人造环境的生成绝少不了自在自然的参与,所有人为痕迹的原初都取之于自然界,从这点上而言,人对自然界其实有着根深蒂固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亦很明显的表现在建筑设计方面。老子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在我国古代,建造房屋是先夯土坯墙,再凿门户。没凿门户之前,建造的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内部空间,是没有任何外部因素进入的。于是对于人来说,那是个无法使用的空间,不适于居住。而当凿了门户,引进了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绿色植物,才形成了使人感到舒适的建筑内部空间。“凿以门户”,这种在建筑设计领域最为常见普遍甚至是本能的举动充分说明了,即使人类如此依赖人造环境,但我们对于自在自然的渴望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在“绿色”愈来愈稀有的今天,无法遏止的增长起来。
校园外部空间作为“无屋顶”的那部分建筑,是和自然环境最为贴近的部分。它与建筑形体所包裹的内部空间不同,不仅具有“人为”的痕迹,同时还有自然界的参与。
由此,“人”、“人造环境”、“自然环境”成为构成校园外部空间的三元素。与“人”相对的即是人的行为活动及精神需求;与“人造环境”相对的即建筑形体、广场、道路、雕塑、景观小品等具有人为痕迹的环境布置;与“自然环境”相对的则是此外部空间在形成以及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已被改造、将被改造和没有被改造的自在自然部分。
外部空间中三元素之间“共生共融”的理念远亦不只是打开窗户引入阳光、空气、水、绿色植物那么简单,也不只是屋顶绿化,或在场地上种树植草。“共生共融”是一个多者合作的概念,各元素之间在合作的过程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彼此和谐相处,一方不伤害到另一方的利益,均作为一个对整体外部空间营造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存在。并且这样的合作是持续不断进行的,是一个过程,没有终止的时候。
在校园建设之初,应充分利用基地特色。将自然的生态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发掘其特质并在规划设计中以此作为构思的出发点和主线,力争使人造环境对自然环境造成最小的破坏,同时又创造富有个性校园外部空间形态。
使用者、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应是共生共融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存在为校园引入绿色,给校园的使用者带来愉悦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并成为校园的“肺”和“空气库”,是改善校园生态的重要资源。而同时,人的活动以及人造环境的存在也将给自然环境带来生机和活力,在不进行过度开发破坏的前提下,对其适当加以人为改造,可以使自然环境空间变得更加有意义,成为“满足人意图”、“有计划性”的“积极空间”。
1.3 文化性的体现
校园外部空间的人性化尺度还体现在空间的文化性方面上。在对广州中山大学的调研结果中[14]可见学生们对于校园中传统形制的建筑造型以及材质的喜爱,这些局部的体现着文化意味的元素使得校园外部空间无处不充满着时间的积淀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充实着人的精神,荡涤着人的心灵。
校园外部空间文化性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宏观上,整体格局,譬如中山大学以一条生态绿轴延连接南北校门,绿轴之上座落有校训、中山像、惺亭、怀士堂等具有历史感的构筑物或建筑单体。整条绿轴的存在传达着强烈的对于历史的纪念与尊重之情;中观上,建筑造型;微观上,材料类型及其质感的地方性人情化倾向。(图3-1)
文化性如同空气中的氧气,渗透进校园空间的各个层次,大到格局小到砖块。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文化性,才能够为人打造出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富有活力,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并具有强烈识别性人性化尺度校园空间。
1.4 单纯性和多样性
现代大学校园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对外开敞的,较之以前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场所,有的学校甚至拆除围墙取消学校与外界的隔断。但大学校园在其本质上与城市开放空间是有区别的。表现在:1、其使用人群更为单一;2、其容纳的活动方式更为简单;3、其空间目的更为单纯,这一切表明了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应是一个与城市开放空间相似但绝不相同的空间形态,它应该是城市开放空间的“简化版”。
但要注意的是,“简化”并不等同于“简单”,人性化尺度的校园外部空间形态必须求得“单纯”上的“多样”,使空间具有可选择性和生活性,让使用者能根据各自所需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的个性因此而不被束缚。校园外部空间的多样性可以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来体现:
数量上的多样性体现在活动场所的种类和使用时间上的多样性,各个局部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应对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时段的需要。
质量上的多样性体现在每一处场所容纳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同时应具有灵活富于变化的空间和轻松宽容的氛围,给个体心理上的愉悦感受。
当各类层次的活动都有对应的空间和时间时,校园将变得丰富多彩,各类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交叠在一起,互相作用,又不断生出新的可能性,使校园外部空间更具有魅力。
1.5 近人的尺度
“近人的尺度”是“人性化尺度校园外部空间”所应具备的最为基本的条件。也是造成大学校园人性化尺度缺失的最主要原因。在以下章节的论述中,将借鉴城市设计理论中基于人之行为特征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数据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着重的论述。即在空间中以校园使用者的行为尺度为基准来控制各建筑单体本身的体量,单体之间的间距、组团间的距离、广场区、景观区等驻留性空间的层次感和围合度等等,以迎合使用者在校园中行动时对于安全、便捷、可及的行为需求,给人恰倒好处的视觉感受进而引发心理的舒适感。
综上,“人性化尺度校园外部空间”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贴合当代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促进自由交往的场所精神,由此奠定整个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基调;做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与城市肌理的衔接;空间性质单纯性与空间类型多样性的结合;以及最为基本的以“人之尺度”控制外部空间局部以及整体设计。它们是基于人性化尺度的校园外部空间整体以及各局部所应具备的基本准则,同时又根据各局部的不同身份和特征有所侧重以及延展。
“人性化尺度”是一个庞大的概念,移植到了“大学校园”这个具体场所中才具有了其特定的涵义。它不仅仅体现了对于人的使用的尊重,同时体现的是对于所处历史进程、对于社会背景、对于自在自然、对于地域文化的尊重。而只有做到了对于所有这些由人而生和正在为人改造的元素的尊重,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人性化尺度”绝不是一个自私的概念。
《教育职称论文发表人性化尺度的涵义》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