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介下视觉信息的危机与治理
摘 要:互联网媒介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海量视觉信息的同时也带了诸多危机,本文从互联网媒介的优势特点分析出发,阐明了媒介平台下视觉信息的特点,探讨了海量视觉信息背后的危机以及治理的策略,实现遏制垃圾视觉信息传播的目的,构建良好的互联网视觉文化生态,为日常网络生活创造出美好和谐的视觉文化氛围。
关键词:互联网媒介 视觉信息 传播 视觉生态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构建起来的互联网媒介,各式各样的内容借助其广阔的平台给使用者带来海量的视觉信息,其即时、便捷、高效的互动优势,与各种智能终端无缝对接的表现形式,拓宽了生活中的多种可能性,也成为日常大众的主要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视觉内容到来,同时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危机,消解麻木人们的身心,影响妨碍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感知。
1 互联网媒介的特征
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受限于时效性、地域性的限制特点,互联网媒介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自由、平等的广阔互动平台。视觉信息的传播也借助于互联网媒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媒介具有如下的特点。
(1)全球互动化。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间的限制,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的更加高效,极大地扩展了视觉讯息传播的范围,让信息的增殖繁育充满了无限可能,且持续辐射影响全球各个区域、各个文化背景下的日常大众。
(2)数字虚拟化。数字媒体技术把现实世界的各种景象挪移到智能显示屏幕上,各式各样的图像、影像不断被数字化、复制化,在互联网平台构建起来的虚拟环境下相互影响,让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形成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视觉环境。
(3)自由个性化。互联网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平等、包容的权利,也是一个自由化程度极高的话语表达平台,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前提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从群体到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空间内选择合适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输出自己的观点。
(4)无限多元化。互联网包罗万象的属性特征,本身就注定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在其信息传播的形态上,具备纷繁复杂的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通过输出各自的视觉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多元共生的互联网视觉文化。
2 互联网媒介下视觉信息的特征
随着全球市场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追求感官愉悦的消费主义时代下,视觉讯息借助于互联网媒介的平台得以更为广泛传播。数字化的文本、图像和影音的有机结合,是网络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主要构成部分,形成了包裹着我们的虚拟围墙,我们置身其中,依赖视觉的“读图”便成了我们感知日常、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方式。像平板、手机等具备兼容性的可跨平台使用的联网智能设备,都为我们随时随地获取视觉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不同主题类型的社交网站、视听娱乐节目、综合性零售平台、智能设备下的各种应用程序等,扩展性好,能够多范围延伸。互联网媒介下的视觉信息呈现出3个特点。
(1)海量复制性。互联网内容的多样化,带来了数据规模庞大的海量视觉信息,各式各样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遍布于网络媒介每一个角落,信息的供给远远大于信息的需求。高效快捷的传递也让信息的含量被无限扩大复制,信息的浓度变得越来越密,一定程度上也给大众增加了有效信息选择的难度。
( 2 )即时传 播 性。在 数 字 媒 体网络 技 术的支 持下,信息可以在 很 短的时间内在 全 球范围内快 速传 播。像 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微信等聚集了上亿用户的社交媒体平台,其强大的交互性能,可以让各种视觉信息进行即时有效的扩散,同时借助于各种便携的智能设备,大数据平台支持下的终端互联,人们可以全天候随时随地的获取到特定信息的推送。
(3)辐射范围广。视觉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依靠裂变式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影响界限,极大地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拓宽了信息影响的场域,让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入到信息共享的状态之中,加速了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信息的扩散与增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3 视觉信息的危机表现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信息的传播渠道也丰富多样,带来精彩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多重危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焦虑危机。互联网媒介中的视觉信息早已呈现出信息过剩的状态,信息量的无限扩大,各式各样的内容让人们的眼睛应接不暇,集中的注意力被分散稀释,无用的海量垃圾信息夹杂在其中,视觉噪音也伴随着信息流动的整个过程,影响干扰人们利用正确信息的效率。日常大众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大脑来不及分解消化,便会出现一连串的恐慌紧张的情绪,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信息焦虑症”。大数据时代下,人们早已习惯视觉信息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下同步游走,一旦出现信息交流不畅、网络堵塞的状况,各种焦虑情绪便会此起彼伏地出现,引发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给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身份危机。各式各样的主题视觉文化遍布于互联网平台上,网络媒介早已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每一位用户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想要参与的主题社区,不断享受其带来的视听资讯体验,获得一定程度上精神愉悦的满足。久而久之,便会对其产生依赖,引发一系列的情绪,混淆身份的认同,把网络社区中个人身份与现实中的主体逐步对立起来、分割看待。过分依赖网络媒介工具,花费大把时间浏览视听信息,便会降低我们对现实环境的参与程度,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减少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环境一旦缺少了个体的参与和关心,其未来的前景发展便会受到诸多限制和影响。
(3)精神危机。视觉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构建起层层的高墙,把我们的身心囚禁于其中,光怪陆离的视听环境,让我们感知能力下降,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网络媒介反而成为了我们的主宰,沉溺于虚拟的环境,只会加深个体的孤独感,让自己成为现实的孤岛。虚拟环境中真实情感的缺失,终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所产生的温暖效应。远离日常,把现实和虚拟的关系本末倒置,过分沉溺其中,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孤僻、怪异,脱离虚拟的视觉信息再回到现实世界中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游离感、不适感,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产生心理和人格上的分裂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加剧社会矛盾的危机。
(4)文化危机。各式各样的视觉符号被互联网平台不断输出,在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同时,也挑战着现实世界中的社会文化体制。低俗的影音、无聊的娱乐、各种商家的营销铺天盖地霸屏了各种智能设备终端,娱乐至上,全民围观的快餐式话题消费成了广大群众乐此不疲的活动。与此同时,由于多元视觉文化的共存,我们反而更容易被其他国家地区输出的价值观念所影响,不加辨别的照单全收别人制作出的视听产品,而忘记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无节制扩展的网络视觉文化带来的结果是人类审美的沉沦,感知能力的下降,让整个互联网视觉文化生态处于一种失衡、无序状态之中,只有良性的互动与合理的吸收,才会有利于视觉生态环境的发展。
4 治理策略
在视觉信息遍布的互联网时代,对视觉信息的传播进行合理适当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治理。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视觉信息在互联网媒介上的传播应该恪守相关制度的规定,在社会法律、道德伦理所允许的框架内进行,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打击互联网媒介下恶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内容的生产,保护人们网络平台上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方面相关的人权。
(2)加强科技手段的技术管理。技术的管理者利用相关的技术把控好内容的监管与传播,同时应时刻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反馈,开创出更加人性化的体验时代;信息的制作者应该着手于内容的品质,通过专业化的服务,筛选过滤掉无用的视觉信息,减少垃圾信息的干扰,以此来提升产品内容的深度。
(3)培育健康的视觉文化生态。加强大众的视觉文化素养,积极引导,提升大众对视觉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辨别能力,使其能够主动规避防范不良信息的侵扰;加强视觉审美的教育,开启大众审美知觉的敏锐感受,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构合理的审美体系标准,才能够有效地发展多元化的互联网视觉生态。
5 结语
视觉信息在互联网媒介下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日常领域的多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革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让人类进入到前所未有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在各种互联网智能设备终端下,人类主动或者被动地去吸收消化各式各样的图像符号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沉迷于虚拟环境下视觉信息快餐式的消费时,忽略了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责任,影响了与他人之间、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和谐文化下视觉生态的构建带来不利因素。因此,对网络媒介下视觉内容的传播,进行全方位的技术监控和人为治理,让人们合理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才能逐步营造出一个良性发展的视觉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美)斯文·温德尔,丹尼斯·麦奎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 [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梁启军.城市符号传播模式初探[D].沈阳:辽宁大学,2008.
[5] 李茜楠.网络依存症:新媒体背景下的个体狐独感与身份认同[D].山西大学,2014.
推荐阅读:电视广告视觉传播要素探索
《互联网媒介下视觉信息的危机与治理》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