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电子信息职称》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7-20 09:41

  【摘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学的各门课程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课堂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保证科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信息技术对于科学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策略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科学素质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社会和自然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必须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深入理解科学知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了一篇信息技术相关的论文,如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征稿格式要求是什么,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信息技术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有利于激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信息技术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生动的课堂体验。科学课程中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很多理论知识不易理解。而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深奥的科学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弱化学生的学习难度。信息技术还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其引入科学的天地,让学生在科学知识的瀚海中遨游。利用信息技术,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便会热爱科学、热爱科学课。

  (二)有利于丰富科学课堂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科学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却没有被编写在教材之内。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搜集更多的科学教学素材,将其展示给学生。此外,受到篇幅的限制,很多课本上的知识都被一带而过,限制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可以制作课件或小视频,有针对性地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给传统的科学课堂注入活力,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沉闷的课堂气氛一扫而空。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制作多个微视频,推进科学实验进度

  小学生的身心处于发育阶段,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教育部门和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时长控制在了一定时间内。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需要学习语文、数学等多门课程,大多数学生每周只能上二至三节科学课。假若教师进度缓慢,便会影响学生吸收科学知识。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教师主要是口头传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分身乏术,导致学生的实验进度缓慢。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师便能够采用更高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实验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整合教材知识,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促使学生完成“植物的花”这一节的实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植物的花的组成部分: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在学习课堂内容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解剖花,然后利用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这个实验比较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失败率。为了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教师可以课前先做一遍实验,将所有实验步骤拆分下来,录制成一个个的微视频。因而,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播放的视频来进行实验。当一个微视频播放完毕,学生的实验也同步完成。教师应当巡视班级,观察学生的实验进度,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假若整体实验效果良好,再播放下一个视频。“植物的花”这节课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用肉眼无法分辨花的各个部分,而用放大镜则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阻碍实验进程。微视频能够使学生对于实验观察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不至于在亲身实践中一头雾水,浪费课堂时间。制作微视频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节约时间,减少失误,推动实验进度和教学进度。

  (二)利用知识网站和电子图书馆,拓展实验教学资源

  科学教师往往是根据科学教材来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科学知识。由于科学属于第二学科,不如语文等主要学科受到重视,学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料库中有关科学的内容较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实验教学。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教师和学生有机会阅览互联网上的各种知识。教师应当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检索并整合科学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科学实验中变数较多,教师不能面面俱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自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学习青岛五四制四年级科学课本中“动物王国”内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是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详细介绍这种动物。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信息,教师可以从网站及电子图书馆中检索“动物”一词,筛选出其中与动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简化文字信息并整理出来。这样,教师便能将动物的分类、动物习性、动物外表与动物行为等方面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刊印下来发给学生。画一幅动物图,需要学生参考自己的所见所闻仔细勾勒,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假若某学生想要画一只乌龟,而课堂上没有乌龟,自己又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乌龟,便可以使用教师的手机搜索乌龟的图片,将图片记在脑海中。绘画完毕,学生便可以查阅教师提供的册子,分析自己画出的动物属于哪一个科别,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日常行为。利用信息技术,学生便能使用更多的实验工具,从实验活动中感受到不同动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和动态美。

  (三)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很多科学实验的活动周期较长,而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局限于某一个科学实验。这时,便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先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幻灯片了解科学知识,做好长期实验的心理准备。而后,学生再进行实验,定期检验实践成果,对比幻灯片的内容反思自己,探究科学原理,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幻灯片,展示植物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深入理解青岛五四制三年级科学教材中“植物的生长”这一内容。本单元有一节课以“种辣椒”为主题,这也是学生要进行的科学实验。辣椒的生长需要经过播种—发芽—出土—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生长周期较长,短期内无法得出实验的结果。教师可以制作PPT,根据科学知识模拟辣椒的生长,将其展示给学生。首先为学生展示辣椒的发芽状态,配上文字“播种后5-8天发芽出土”;第二个图片则是辣椒长出了叶子,并用文字说明出土后15天左右长出第一片真叶,以此类推,让学生了解辣椒生长的全过程。然后,教师将种子发给学生,令其自主进行科学实验,并生成实验报告。如果学生没有事先经过学习,很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焦躁、迷茫的情绪,不知道自己的实验是否正确。通过观看幻灯片,学生会更有信心进行实验,明确自己的实验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长期的种植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还能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困难,不断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学生实验成绩,及时调整实验教学方向、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等策略,开展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杨秋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71-172.

  [2]钟锋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No.86(02):132-132.

  [3]曾定富.试析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2019.

  李荣福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工程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