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06 10:22

  摘要:根据旅游资源禀赋的不同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6个旅游区,采用2005—2016年旅游经济数据,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山东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呈波状下降趋势,入境旅游收入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收入差异;6个旅游区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6个旅游区内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区域内的差异呈下降趋势,贡献率也呈波状下降的趋势;人均入境旅游空间集聚趋势增强,呈现出高速发展和低速发展两大集聚区;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是影响山东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影响因素;山东省

  经济活动的不均衡分布是区域经济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客观规律.旅游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存在地区差异,其发展与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国内、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尺度主要涉及全国层面[1—7]、省区层面[8—17]和城市群[18—21]层面;研究方法主要有变异系数法、泰尔指数法、重心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22—23];研究结论表明三个层面的差异均呈现出缩小趋势.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大多研究范围是基于行政单元,如汪德根等[7]基于地级单元,利用泰尔指数对旅游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内旅游的区域差异明显小于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邹家红等[11]利用基尼系数研究了湖南省旅游经济的差异,表现为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加剧、相对差异缩小等.很多学者也对山东旅游差异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如文献[24—25]采用重心法、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山东旅游经济、山东旅游消费的空间格局.但目前大多研究没有按照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分区进行研究,并且以入境旅游研究较多,在总体旅游经济与国内旅游经济的研究方面较少.

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1.1.1指标体系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选取2005—2016年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3个指标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依据.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旅游投入等5个因素,其中资源禀赋选取3A级以上景区的数量作为衡量标准;交通可达性采用赋分法求出交通综合指数,即航空5分、高铁4分、每条高速公路和铁路3分、每条国道2分;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公共服务水平采用星级饭店数量、国际互联网数量的加权得分;旅游投入采用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政府投入资金以及年内旅游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的加权得分.

  1.1.2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范围为山东省17地市,同时根据旅游资源、产品的不同,将17地市划分为6个分区,即仙境海岸旅游区(A):青岛、烟台、威海;山水圣人文化旅游区(B):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和莱芜;鲁南山水生态与红色文化旅游区(C):日照、临沂;鲁中文化民俗旅游区(D):潍坊、淄博;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E):滨州、东营;鲁风运河与水浒文化旅游区(F):菏泽、聊城和德州.

  1.2研究方法

  1.2.1区域差异研究方法

  1)基尼系数.本文将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总体差异的指标,并将其分解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两个部分,分别分析两个部分对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总体差异水平的影响程度.G1=2n∑ni=1iyi-n+1n,(1)G2=∑kμkμCk=∑kSkCK,(2)式(1)、(2)中G1,G2为基尼系数,yi表示第i地区的旅游收入占所研究区域总旅游收入的比重(按照升序排列为y1,y2,...,yn);μk,μ表示第k组分收入与总旅游收入,Ck来表示第k组分的集中系数,其计算公式与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略有不同[26],Sk表示第k组分收入所占比重;用SkCk/G*100%表示第k组分的贡献率.

  1.2.2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从横截面上看,面板数据是由若干个体在某一时刻构成的截面观测值,从纵剖面上看是一个时间序列[27].

  2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时空演变

  2.1旅游经济区域差异趋势分析

  由表1可知,山东省旅游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4886下降到2016年的0.4013;泰尔指数由2005年的0.1306下降到2016年的0.0733.尽管个别年份出现波动,整体上山东省旅游总收入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山东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逐渐缩小,旅游经济逐渐向均衡性方向发展,但区域差异明显高于同年的人均GDP,说明尽管山东省旅游收入差异呈缩小趋势,仍然高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2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山东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情况,把山东省旅游总收入分为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两个分组,并分别计算出其基尼系数,见表2.可以看出2005—2016年,山东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与旅游总收入变化趋势一致;国内旅游的基尼系数低于旅游总收入的基尼系数,而入境旅游的基尼系数明显高于旅游总收入的基尼系数,说明入境旅游的差异高于国内旅游区域的差异.2005—2016年国内旅游对区域差异的贡献大,均在90%以上,并且呈上升趋势,而入境旅游对区域差异的贡献较低,并且呈下降的趋势.

  3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3.1面板数据模型结果

  受资料的限制,本文采用2014—201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因变量为旅游总收入,自变量为5个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各变量之间异方差性及可能存在的共线性,将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利用软件STATA14.0进行面板回归,经过Hausman检验确定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选取随机效应模型用于山东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见表6.

  3.2影响因素分析

  3.2.1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对区域旅游经济产出空间演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系数值为0.6561.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即使是在全域旅游时代,尤其是核心旅游资源的多寡会影响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2016年山东省3A以上景区数量达到793个,6个旅游区所占比重分别为26.48%,26.73%,15.26%,13.63%,8.95%和8.95%;201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为8032.54亿元,6个旅游区所占比重分别为34.82%,29.16%,11.69%,15.31%,3.27%和5.75%,二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9747,说明旅游资源数量和等级分布差异依然是影响山东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3.2.2交通可达性交通可达性

  对区域旅游经济产出空间演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系数值为0.4535,在5个因素中居第3位.旅游交通便捷程度,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衡量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航空线路密度、高速公路里程、网络通达性有很大的关联性.以高速公路里程为例,2016年山东省高速通车里程达5710km,6个旅游区所占比重分别为26.11%,23.32%,11.87%,11.11%,8.74%和18.85%,与旅游总收入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高达0.7871,高于17个地市高速公路里程与旅游总收入的相关系数(0.7485).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区域交通可达性关系密切,具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已经成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2005—2016年,无论是旅游总收入还是国内旅游收入及入境旅游收入的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旅游总收入的区域差异仍然高于人均GDP的区域差异;入境旅游收入区域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收入的区域差异,但国内旅游收入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入境旅游收入的贡献率.

  2)2005—2016年,6个旅游区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组间差异明显高于组内差异,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均在80%左右,并呈波状起伏态势;6个旅游区内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区域内的差异呈下降趋势,贡献率也呈波状下降的趋势,而山水圣人文化、黄河口湿地生态、鲁风运河和水浒文化旅游区入境旅游的差异呈上升趋势,入境旅游收入的差异贡献呈波状上升趋势.

  4.2建议

  1)遵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把握17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潜力,不要刻意追求区域旅游发展的均衡性.要因地制宜,充分把握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态势,组建不同层次的旅游集团,增强旅游投资的风险评估,合理引导各地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契机,突出各地旅游资源特质.以十大文化旅游品牌为抓手,A区突出其作为山东旅游产业发展核心区域的地位,打造以仙境海岸为特色产品的国际一流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B区以东方圣地、平安泰山和泉城济南产品为主体,强化济南、泰安和曲阜旅游的一体化发展;C区以亲情沂蒙为主打产品,加强和仙境海岸区域的联动发展;D区以齐国故都、鸢都龙城为核心旅游产品,强化文化和民俗旅游的核心地位;E区以黄河入海产品为主,突出黄河入海世界奇观和兵学文化的融合发展;F区以水浒故里和鲁风运河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强化区域旅游协作,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

  2)以创新旅游产品为突破口,构建复合型产品集群,增强精品旅游新动能.突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扩大精品旅游供给.优化传统六大产业要素,创新发展“文商养学闲情奇”七大产品要素.拓展高端海洋旅游产业业态,丰富儒家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等旅游产品内涵;立足山东特色,以胶东半岛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为重点,提档升级山东乡村旅游;结合城市双修,遵从宜居宜业宜游的愿景,提升不同规模、不同区位城市品位.

  参考文献:

  [1]汪德根.旅游经济的省际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s1):278-281.

  [2]赵磊.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变:1999—2009[J].旅游论坛,2014,7(2):6-15.

  [3]陆林,余凤龙.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刘兆德,王婷婷,刘强,赵正昊


《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上一篇: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下一篇:青岛市度假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