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职称论文》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问题探索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问题探索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15 10:34

  摘要:以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的安徽经济现实版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未来发展难以持续。打造安徽经济的升级版就是在现实版的基础上,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实现以创新、高效、低耗、公平为主要特征的更高阶段的发展平台。于此,该文围绕突破安徽经济升级版的困境,参照升级版的标准,从8个方面提出了升级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经济;现实版;升级版;创新发展;以人为本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问题探索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平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改革的成果举世公认。然而,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回避的忧患,那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性,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后,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弊病就越发明显。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时刻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面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李克强总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理念。安徽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同样面临着由“现实版”向“升级版”转变的艰巨任务。能否成功打造安徽经济的升级版不仅关系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三个强省”的重要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对于安徽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关于经济的论文范文还有经济系列职称有哪些专业,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1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和标准分析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在安徽经济现实版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发展为主题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打造更高质量、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台阶。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全省经济总量跨上两万亿元、在全国位次不断前移、人均水平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基础上,将安徽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三个强省”战略打下坚实基础。概括地讲,安徽经济升级版应该具有以下内涵和标准:一是创新驱动、高效低耗。这就要求安徽经济发展以自主创新为努力方向,以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带动产业升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彻底改变传统产业高耗能低效益的发展格局,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是需求转变,消费引领。安徽经济发展要改变主要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主,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充分释放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性投资,以合理的需求结构推动经济增长。三是公平分配、民生提升。这就要求安徽要健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适当减少政府和企业收入比重,增加居民收入比重,努力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同步提高”,显著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同时,政府财政支出要更多地投向民生工程,切实做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提升全体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四是城乡一体、区域协调。[1]这要求安徽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化步伐,加速美好乡村建设;加快发展皖北、皖西地区等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实现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是简政放权、市场为主。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对实体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安徽经济发展“现实版”的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后,安徽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0年至2013年,安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5%[2],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1.66%,13年间经济总量增长了6倍多,2013年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14位。不可否认,安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安徽经济增长总体特征,判断安徽经济发展方式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

  2.1从需求结构来看,安徽经济增长具有投资拉动型特征

  经济增长分为消费主导型、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三种增长模式。首先,不同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进出口在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不显著。2011—2013年三年安徽的外贸依存度分别只有12.9%、14.4%和15.1%,[2]远低于我国整体外贸依存度,所以安徽不具备出口导向型经济特征。其次,从消费来看,消费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逐年下降的。从2000年到2013年间,安徽的消费率从64%急剧降到48.5%,下降了约15.5个百分点。[2]消费率的大幅下降反映了安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总体较低,全省人民没有充分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次,从投资来看,从2000年到2013年,安徽的投资率从36%增加到52%,上升了16%。[2]投资在安徽经济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可见,安徽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这几年安徽的钢铁、有色和水泥等行业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与过度投资息息相关。事实已经证明,高投资、低消费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除了造成产能过剩以外,还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以及金融风险积聚等经济风险的产生。

  2.2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经济增长具有第二产业主导型特征

  2000年以来,安徽的产业结构变化巨大。2000年一二三产之比为25.26∶36.41∶38.03[2],从大到小分别为三产、二产和一产。此时的特点是一产比重太大,二三产比重较小。2013年一二三产之比为12.33∶54.65∶33.02[2],二产的比重超过一产和三产之和。与2013年全国产业结构相比,一产高2.33%,二产高10.75%,三产则低13.08%,呈现典型的二产推动型增长模式。然而,当前安徽的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二产比重过高且多是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比如,2013年安徽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位的多是传统型产业,其中有五个行业是高耗能的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这五个行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6%[2],而该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1%;三产比重过低且结构严重失衡,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比重较高,而信息、科技、金融和商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严重制约了其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3]

  2.3从企业所有制结构来看,安徽经济增长具有国有企业主导型特征

  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的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不强。民营企业不强已经成为制约安徽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安徽国有及控股企业数量(678家)没有浙江(706家)多(见表1),但工业总产值却超过浙江;而安徽民营企业数量是11806家,仅为浙江省的45%,工业总产值也仅为浙江的54%。相比民营企业而言,安徽的国有企业在安徽经济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以省属企业为例,2013年安徽省30户省属企业年末资产总额超过了1万亿,资产总额位居全国第8位,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在全国位居第3位,收入位居全国第7位。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2013安徽企业100强”名单中国有企业占大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0家、民营企业37家、外资企业3家,国有企业占百强企业数量的60%;其营业收入、实现利润、纳税总额占百强企业的80%以上。然而仔细分析安徽国有企业的行业特点就会发现,多数国有企业是资源依赖性企业和垄断性企业,如:钢铁、有色、水泥、矿产、银行等行业,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不多,他们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各种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安徽省国企强民企弱的态势对安徽经济长远发展不利,它反映了国有资本在安徽的垄断性比较强,市场竞争不充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亟待优化。

  3安徽经济升级版制约因素的分析

  安徽经济升级版是在现实版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厘清制约经济升级的障碍。这些障碍有些是发展理念的偏差,有些是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有些是经济结构的失衡,有些是体制机制的约束。在全面剖析安徽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基础上,我们认为制约安徽经济升级版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是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扭曲。一些市县地方政府没有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是把发展经济发展看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而是把它看作是各地年终排名的唯一标准,甚至有些地方主要领导把它看成职位晋升的法宝。当然,这种发展理念是在唯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体制指导下的必然结果。二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仍然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审批事项过多,审批效率还有很大提高空间。第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把本该属于企业的权利交给企业,没有把由本应市场管理的事情交给市场,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运行和市场行为。第三,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一些部门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上的监管乏力、缺少协调、多头监管现象突出,致使一些民生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4]三是经济结构失衡问题。首先是需求结构失衡,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其次是产业结构失衡,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再次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经济规模大、水平高、速度快,而皖北和皖西地区经济总量小、水平低、速度相对较慢,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四是收入分配格局失衡。首先,安徽国民收入在住户、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分配比例不合理。具体表现为初次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企业和政府收入比重显著上升,而住户收入比重明显下降;再分配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途径使得政府收入比重进一步上升,并没有有效地扭转住户收入比重下降的总趋势。其次,不同群体及内部差距有拉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偏大,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同地区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五是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差距明显。首先,表现为城镇化率较低。2013年安徽省城镇化率达47.86%[5],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五,仅高于河南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较低制约了安徽省内需的提高,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其次,是缺少带动性强的核心城市。全省除了省会合肥以外,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偏小,城市经济首位度偏低,难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再次,是城乡一体化水平较低。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生活环境、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质的改变,新型城乡关系尚未建成。

  4实现安徽经济升级版的政策路径

  打造安徽经济的升级版需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选择适当的政策路径,建立以创新发展、以人为本为根本特征的经济升级版长效机制。

  (1)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需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理念是指导行动的思想和方法,发展理念决定发展实践。安徽必须摒弃简单地以生产总值来论英雄的固有观念,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完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建立一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从侧重于GDP考核向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更加重视结构优化、自主创新、改善民生、生态环保、社会建设等方面考核转变,突出地方发展潜力和发展质量,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当前可以结合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于皖江城市带等重点考核开发区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经济发展、就业率、发展质量、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等的评价;皖北地区等限制开发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等指标的考核;对于皖南地区和皖西地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

  (2)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升级版的内在要求。首先,要简政放权,全面推行省、市、县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做到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最大可能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其次,要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职能,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和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使其能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再次,要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到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大的危害的领域上来;同时,努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把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到“保基本”上来,加快织就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特别是要“补短板”、“兜底线”,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NewLondonGroup.APedagogyofMultiliteracies:DesigningSocialFuture[J].HarvardEducationalRe-view,1996(1):60-93.[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3]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4]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5]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6]葛俊丽,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5):13-19

  韩心灵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问题探索》
上一篇:走向智慧管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新进展
下一篇:影响中小城市体育经济发展的问题探索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