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全覆膜垄作种植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全覆膜垄作种植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2-08 09:16

  摘要:针对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区土壤保水保肥性差,春旱严重及马铃薯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地膜覆盖和垄作种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露地平作(CK)、全膜垄作(全膜双垄垄上播(A1)、全膜单垄垄上播(A2)、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A3))和全覆膜平作(A4)5种栽培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相应土层土壤含水量、温度、pH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全覆膜和垄作提高了土壤增温保墒能力,A1、A2、A3和A4处理,与CK相比,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2.76%,23.60%,42.92%,17.58%,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1.51%,9.41%,6.87%,4.83%,同时显著降低0—20cm土层土壤pH,提高了相应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进而增加芽鲜重、根鲜重和芽粗,提高了根系活力,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与CK相比,产量分别提高48.62%,34.22%,52.85%,21.70%,显著增加了降雨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可见,全膜垄作种植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且以A1和A3效果最优,更适合作为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区节水高产栽培模式。

  关键词:旱作马铃薯;全覆膜;垄作种植;生长;产量;土壤酶活性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经济作物,含有多种营养和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1-2]。中国马铃薯栽培区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土壤保水保肥性差、蒸发性强,地下水较深,没有上行补给的可能,降雨成为土壤水分的唯一来源[3]。春播地温低[4]、降雨量少[5]、变率大、分布不均匀和当地马铃薯栽培技术落后及管理不恰当等因素长期影响着内蒙古长城沿线旱作丘陵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如何应用保水、集水措施来增加马铃薯对天然降雨的利用效率是提升马铃薯产量的首要措施。垄沟地膜覆盖栽培能够将小于5mm的无效降雨汇集转化为作物的有效水资源[6],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温度[7],通过淋溶减少肥料的损失,增加养分供应[8],被广泛应用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已成为该区域研究热点。

全覆膜垄作种植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5—2016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宏河镇进行,该地区为典型长城沿线旱作丘陵区,旱坡地占90%以上,平均海拔1374m。年均气温7.1℃,≥10℃积温2370℃,无霜期140d,年日照时间2914h,年均大风日数19d,年总辐射量570.6kJ/cm2,干燥度3.94,年蒸发量2577mm,年均降水量365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春旱尤为严重,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含量为10.45,1.90,1.13,24.50,38.80g/kg,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为16.70,143.62mg/kg,pH7.87。2015年,生育期降水量仅为152.9mm,2016年,生育期降水量450mm(表1、图1)。

  1.2试验设计

  2015年和2016年均5月10日起垄覆膜,5月11日人工点播,供试马铃薯为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播前施用马铃薯复合肥900kg/hm2(N∶P2O5∶K2O=18∶10∶15)是当地种植马铃薯常用复合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播深10~15cm,小区面积4.4m×7m=30.8m2,3次重复。试验共5个处理,分别为:CK(露地平作,平作不覆膜,常规对照种植。

  2结果与分析

  2.1全覆膜和垄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全覆膜和垄作持续显著影响土壤表层0—20cm土壤含水量,与CK存在显著差异(表2)。2015年,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均始终显著高于CK,分别提高4.98%~29.68%(芽条期),9.33%~29.21%(苗期),37.47%~56.84%(块茎形成期),16.46%~40.23%(块茎膨大期),22.76%~44.51%(淀粉积累期),27.35%~55.68%(成熟期);整个生育期平均,A1、A2、A3和A4处理,与CK相比,分别提高30.63%,23.83%,41.94%,19.24%;2016年,土壤含水量呈先降低在升高趋势,芽条期表层土壤含水量最高,淀粉积累期含水量最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较CK提高5.19%~22.64%(芽条期),1.02%~21.85%(苗期),14.14%~40.18%(块茎形成期),38.24%~73.24%(块茎膨大期),22.10%~66.27%(淀粉积累期),25.62%~62.00%(成熟期),整个生育期平均,A1、A2、A3和A4处理,与CK相比,分别提高35.16%,23.34%,44.02%,15.70%。总之,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各处理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A1和A3处理土壤含水量最高。

  2.2全覆膜和垄作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由表3可知,全覆膜和垄作持续提高生育期内土壤温度,从8:00—14:00随着光照变强,气温上升,各处理温度均上升,在14:00达到最大值,14:00—20:00各处理温度均为下降;随着生育进程推进,8:00各处理平均温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4:00—20:00各处理平均温度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2015年,8:00为温度最低的时刻,芽条期、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各处理平均较CK提高0.40~2.51,0.80~2.85,1.63~2.96,0.12~0.59,0.05~0.51,0.35~1.03℃;14:00和20:00生育期平均,各处理较CK提高0.66~2.24,0.71~1.69℃。2016年,土壤温度类似于2015年,各生育时期不同处理,与CK相比,分别提升2.50~1.19,2.18~0.91,1.36~0.26,1.40~0.54,2.10~1.46℃。全膜垄作(A1、A2、A3)处理作用效果优于全膜平作(A4)处理,处理间总体表现为A2>A1>A3>A4>CK。

  3讨论

  土壤水分状况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主要限制因素,起垄和覆膜的结合改变了地面微地形,实现了对自然降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调配性,影响了土壤水分的运动,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19]。微垄覆膜侧播栽培模式下,5mm降雨即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根际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10mm时微垄覆膜侧播的贮水效果最好[20]。本研究表明,全覆膜和垄作显著提高了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全膜垄作(A1、A2、A3)作用效果优于全膜平作(A4)处理,且以A1和A3效果最佳。覆膜垄作改变农田微地形,能够有效收集降雨、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地表径流,从而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本研究发现,全覆膜和垄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温度的变化,土壤温度变化又随着植株的生长,气温的升高有所改变。2015和2016年生育后期土壤温度明显小于前期,且较CK增温幅度也有所下降,这与吴从林等[21]研究结果相似,主要是因为苗期较小的作物冠层允许大量光照透过被地膜接收,而随着增加的冠层,截获更多的光照从而减弱了地膜的增温效应。

  4结论

  全膜垄作栽培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优于全膜平作和露地平作,其中以A1和A3处理效果最显著,与CK相比,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32.76%,42.92%,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1.51%,6.87%。全覆膜和垄作降低0—20cm土层土壤pH,提高相应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以A1和A3处理表现最好。

  参考文献:

  [1]曾凡逵,许丹,刘刚.马铃薯营养综述[J].中国马铃薯,2015(4):233-243.

  [2]吕巨智,染和,姜建初.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3):51-52.

  [3]郭晓霞,刘景辉,田露,等.免耕轮作对内蒙古地区农田贮水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8):1504-1512


《全覆膜垄作种植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上一篇:莪术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分析
下一篇:基于现代林业技术改良传统板栗种植技术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