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中国化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化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2-09 10:39

  摘要:在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乡村战略下,“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国情的农村种植模式,也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中国化的“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发现主要存在政产学研支撑型、组织带动发展型和龙头企业拉动型三种具体的经营模式,其在对农村经济作出较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农户参与意识不强,生产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匮乏,以及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优化“一村一品”的演化路径,包括尊重农户自主参与意愿,增加科技人员的指导,注重品牌营销,以及政府与金融提供相应资金支持,以此促进“一村一品”战略在农村的深入推进。

  关键词:中国化;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品牌战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并特别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随后2018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以十九大报告为指引,具体规划出振兴乡村实施步骤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见,“一村一品”在中央的振兴乡村战略部署中具有突出地位,对实现农村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化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研究

  一、“一村一品”的起源

  “一村一品”运动萌芽于二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日本背负巨额战争赔款的沉重压力,国内经济基本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大分县是日本的农业大县,当时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往城市集聚,人才和资金不断流出,农业发展缓慢甚至有倒退的趋势。为了扭转现实中的严峻局面,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在1979年提出并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一村一品”是以一个个行政村为单位,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并对原生态农产品进行加工,提高其附加值,扩大市场规模,将当地农产品打造成具有地域优势,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实施市场化营销。在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摸索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了当代“一村一品”的雏形。事实证明,大分县的“一村一品”战略创新,不仅增加经济效益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各界高度评价。

  二、“一村一品”运动的东南亚推广

  由于“一村一品”运动在日本取得了成功,且符合亚洲乡村现状,获得了许多亚洲国家的认可,尤其是深受农村贫困问题困扰的东南亚国家。其后十余年,“一村一品”模式在东南亚地区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特别是泰国、菲律宾,还结合实际国情进行了本土化吸收。

  (一)泰国化

  泰国的“一村一品”战略在2001年正式实施,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策略。由于旅游业在该国经济的占比较大,因此泰国的“一村一品”运动,在大力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出能反映泰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以销售给国外游客,从而促进了农村就业问题,缩小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泰国“一村一品”战略是由政府主导的,对于那些投身其中的企业、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拨付启动资金,降低“一村一品”的准入门槛;对遇到问题的商家则提供技术支持或业务咨询;对那些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的店家,给予销售渠道和产品包装设计的指引。通过泰国化改造后,所推广的食品、香料、手工艺品、纺织品、家居装饰品都是十分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

  (二)菲律宾化

  90年代初期,菲律宾根据自身国情将“一村一品”转化为“一镇一品”,被称为OTOP(OneTownOneProduct)模式,在本地自然资源和优势产业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地方特色产品。目前,OTOP模式已经列入菲律宾国家中期发展规划,并择优选出15种示范产品,在国内试点推广。菲律宾政府主要是依托当地的旅游业,推广地方特色的农业、渔业、传统手工雕刻、手工艺品和家具装饰,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三、中国化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一村一品”在走向东南亚的同时,也迈上了中国之路。1997年我国在湖北召开中日“一村一品”研讨会,邀请日本方面的专家介绍经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随后,我国在湖北、上海、陕西等地率先进行“一村一品”试点。由于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试点取得了较佳的绩效,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其后,因为“一村一品”非常符合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获得了中央的大力倡导,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中国本身是农业大国,“一村一品”运动也结合国情,逐渐实行了中国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示范镇。

  四、“一村一品”存在的问题

  我国通过学习和借鉴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结合自身国情构建出中国化的发展模式,为改善农民福利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中国化的“一村一品”依旧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种植户对“一村一品”的参与意识不够

  产品,而且大部分的农户对于“一村一品”缺乏宏观理解,很难说服农户摒弃传统的生产模式,投身到“一村一品”的总体规划中。

  (二)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

  在农村的传统生产模式上,都是以个体农户为主,其种植的农产品多为小规模。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农地分散,种植户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耕种,且一直以传统渠道来销售,这样的生产模式很难大规模地组织生产,无法体现规模效应,不利于“一村一品”运动的展开。

  五、“一村一品”模式优化路径分析

  在振兴乡村总体战略下,必须不断优化“一村一品”的演化路径,针对现有问题,相关部门应作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加速“一村一品”沿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具体提升路径如下。

  (一)尊重农户的自主参与意愿

  “一村一品”旨在发展乡村经济,考虑问题的落脚点是改善农民福利,主体就是农村的种植户,且农户负责农产品的最主要环节——生产环节,这意味着“一村一品”战略能否真正成功,取决于能否获得农户的真心支持。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尊重农户的自主生产意愿,不能采用强制性手段推行“一村一品”。政府只能通过宣传以及示范推广,增强农户的信心,激励农民参与到“一村一品”活动中来。

  (二)引进科技人员为农业提供技术指导

  “一村一品”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可以增加科研人员入驻农村的频率,当农户种植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随时给其提供技术辅导,由此避免农产品由于技术问题而造成的质量参差不齐,为以后的品牌推广奠定基础。当一个新型农产品品种获得突破,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时,就可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向全村推广,形成改良品种的规模化种植。

  参考文献:

  [1]钟鸣,王阳光,程宏杰.宿迁“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商模式探索[J].江苏农村经济,2016(11):32-34.

  [2]王燕青,王广斌.国外“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906-909.

  [3]赵意焕.国际环境下中国推进“一村一品”的SWOT分析[J].世界农业,2011(7):4-8.[4]秦富,钟钰,张敏,王茜.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9,30(8):4-8+110.


《中国化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研究》
上一篇:昌图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下一篇:超高压处理对不同果蔬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