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3-25 08:55

  摘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是对区域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研究区遂宁市属农业人口大市,是成都市邻近较大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评估还未见报道。此文建立在对国内外研究进程以及透彻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基础上,将遂宁市作为研究样本,依次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5个方面着手,选取了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25个评价因子,构建了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收集到基础数据,采用加权求和模型对遂宁市五个县区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价结果为依据,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方法对遂宁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研究数据显示,遂宁市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已经达到88.99%,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求并且维持良好建设势头。5个县区中,新农村建设水平较为接近,总分评价值从高到低分别为安居区、船山区、射洪县、大英县、蓬溪县。(2)分层来看,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个方面发展迅速,评分值都在0.9以上,且各个县区的差异不明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三方面评分一般,并且呈现出区域差异,船山区、安居区的在该三个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蓬溪县、大英县和射洪县。

  关键词: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障碍因素;对策

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l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具体表现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11。以此看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己经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方面。基于我国这样的国情,党中央于2005年十月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依然将解决好,发展好并服务好“三农”问题当做当前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议题。并在会上提出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核心要义。之后于2008年中共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升到国家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的层面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较长一段时间内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明确指出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并且明确提出,要继续坚持把我国基础设旆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中央政策为地方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契机并指明了方向。

  1.1.2研究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议题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是要求必须长期实践和努力的战略任务,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按照单一发展模式运行的农村,而是充分体现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特征的个性化农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评价并不是服务于农村发展水平的横向对比,目的是指导政府经过对指标的分析,获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发展进程的信息,并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以F.Quesnay、A.R.J.Turgot等人为代表的重农学派(PhysiocraticSch001)(1965)。在西方国家虽没有新农村这个概念,但是在农村发展中强调城乡协调、工农协调。在西方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诞生了许多农村发展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马克思的“乡村城市化”理论。恩格斯提出“城乡融合”的观点。而英国社会学家E.Howard对城乡关系也进行深刻探讨,他倡导“用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代替城乡对立的原始社会形态”。Mormont(1996)就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加拿大学者T.GMcGee通过对亚洲部分国家进行长期实地研究后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概念,这一概念的实质就是城乡得统筹协调及一体化发展。LewisMumford主张建造更多的“新的城市中心”,同时把乡村和城市两者的要素统一到城市,将城市作为主体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发展,这就是“以城带乡”发展观,同时建议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互通流动从而带动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2005)。DouglassMike(1998)基于对泰国东北部农村的研究,也提出城乡一体化,通过建立城乡联系的区域网络从而推动区域城乡经济体一体化增长。TscarlettEpstein(2001)与DavidJezeph(2001)的研究立足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背景,提出乡村增长区域、乡村增长中心和城市中心的二维城乡合作模式。Bhishna、Nanda、Bajracharya等人提出发展小城镇,促进小城镇和乡村的联动,实现二者协同发展。

  1.2.2国内研究现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伴随这一思想的实践和层层推进,国内诸多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也丰富起来。当前,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系统的理论。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根据研究的角度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根据对政府政策的研究,使用综合评价方法,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提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二是对照新农村建设试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当地农村的现实情况,从实际应用的层面构建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2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

  2.1.1乡村乡村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具有动态性和历史性。乡村通常包含村庄和集镇等规模各异的居民点,这是一个社会区域概念[531。对乡村的内涵有多个观点:张小林教授对乡村的概念从职业结构、功能属性、生态、社会、文化等方面做了辨析【s4]。他认为,乡村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而农业生产的人是农民,因此乡村可以定义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聚居的场所[sq。因此根据这一理解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域即为乡村,同时还应把乡村经济和农业相联系起来。

  2.1。2新农村“新农村”的概念,最早提出于上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康社会”概念在我国被提出,新农村被包含进小康社会里。基于新的历史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新农村”,这成为了农村综合变革的新的起点。

  2.2基本理论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联合国提交的题为((ourcommonfuture))[641的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该报告系统地阐述了随着未来社会人类将要面临的生态环境、人口压力、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领域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文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5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持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四个方面。

  2.2.2城乡一体化理论城乡融合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针对城乡发展存在差异和相互矛盾、冲突的问题而提出的创新性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分割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社会分工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城市和农村的划分还不明显,此时也就不存在城乡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但当社会分工逐渐发展,城市慢慢形成,城乡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也就慢慢形成,进而演变为城乡的对立和分裂。因此,解决城乡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改变城乡分布格局,实现城乡融合,并且通过发展社会分工来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详细阐述了城乡融合理论,提出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支出农村生产技术的发展,通过财政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实现农村和农业工业化。使其不必通过漫长而痛苦的发展阶段而达到农业和农村的工业化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了解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工业成就有快速发展的优势。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一些产业发展的财政性资金通过发行国库券,将与农村的方式运行共生,并进一步指出,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不会考虑到城市地区的消失。

  3研究区概况及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3.1遂宁市概况

  3.1.1地理环境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腹地,背靠涪江,属于省级市,闻名于“观音文化”。东与重庆、南充为邻,西与成都紧连,南与内江相接,北与德阳紧靠,幅员5326平方公里;行政批属内,船山区、安居区以及射洪县、大英县、蓬溪县均属其管辖区。遂宁市有比较显著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温润气候,季节性强,冬季暖和,春季较长,霜期较短;夏季较为湿热、旱涝交错显著,秋季绵雨期长、云多光少,冬季云雾较重、日照时间短,空气湿度较大。常年降雨量高达950毫米,降水虽然充沛却分布不均,季度间差异显著,常发生旱涝交错现象。常年云量在8成左右,湿气重;风少而且风速教小,8级及以上大风仅出现1-2天。冰雹较少,雷暴较多。遂宁市境内中小流量的河流交错分布,达到10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的河流有15条之多,其中涪江是其境内分布最广的河流。

  3.1.2自然资源遂宁市境内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32%,稀有国家保护植物品种繁多。经济林主要有油桐、油橄榄、乌柏、核桃、蓖麻、棕榈等树种。境内盛产柑桔、橙、柚、梨、桃、李、苹果,其中以沙田柚、青苹、红桔、“贡橙”等品种质量最为优良。动物资源保存得较为完好,包括中华鲟、胭脂鱼、岩原鲤、长吻鱼、大鲵、水獭等珍稀类物种。矿藏也较为丰裕,包括石油、天然气、井盐、砂金、石灰石等,其中储量最多的为天然气和盐卤。

  3.2遂宁市新农村建设现状

  3.2.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能够极大加速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调研中发现,各县均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农业政策且达到全覆盖;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也进一步加大,扩建农村校舍、壮大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两免-31"”政策,初步解决了一部分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存在的问题是,有部分山村的小学却撤并,结果使得学生不得不走很远的山路去邻村去上学,如射洪县坪定乡奂坪村,由于该村小学撤并,学生每天上学要在山路上来回将近2个小时。此外,在国家政策上实行的农村医疗、养老、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制度等也得到很好的推广,调查各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在90%以上,五保户制度也得到很好的落实,但农村低保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却还较低。

  3.2.2农民素质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遂宁市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较为传统,对现代农业技术、政策知之甚少,缺少先进的科学致富手段,加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散失,其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同时,农民持续增收缺乏后劲。从文化素质层面来看,农民文化知识极其薄弱。遂宁市农村人口中上过大学的人口仅不到10%。从市场化观念来看,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农民的市场意识有所强化,但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偏僻落后村的农民仍然固守着传统的农耕模式,旧有的经济意识还明显落后于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经济创造力较差。

  4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AHP(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遂宁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我遂宁市五个县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方法,诊断出了遂宁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来看,遂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8。99%,初步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且建设势头良好。5个县区中,新农村建设水平较为接近,总分评价值从高到低分别为安居区、船山区、射洪县、大英县、蓬溪县。其中,评价值最高的安居区新农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值达到91.70%,评价值最低的蓬溪县新农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值达到86.77%,两者相差4.93。(2)分层来看,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个方面发展迅速,评分值都在0.9以上,且各个县区的差异不明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三方面评分一般,并且呈现出区域差异,船山区、安居区的在该三个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蓬溪县、大英县和射洪县。生产发展(B1)准则层中,5个县区的人均农林渔牧业生产总值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标准化值都在95%以上,说明遂宁市农林渔牧业的收入相对客观。生活宽裕(B2)准则层中,全市90%以上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电视机普及率标准化值都为100%,农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于85%,说明遂宁市农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步入了新台阶。乡风文明(B3)准则层内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较为离散,同一指标区域间的标准化变化较大,集中反映在农村居民的受教育年限、文化体育产所个数和农村居民娱乐文化支出比重这几个方面。此外,遂宁市年刑事案件发案率远离市区的县明显好于市区所在的船山区和安居区,说明经济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刑事案件的发案几率。村容整洁(B,)准则层中,5个县区森林覆盖率和道路硬化率一直保持在稳定较高的水平。村庄规划率较低,村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村庄建设统一规划率标准化值最高的船山区,标准化值仅有72%。射洪县、蓬溪县和大英县的清洁能源普及率和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率较船山区和安居区要低。管理民主(B5)准则层中,5个县区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率、农民参加选举率指标标准化值较高,说明村民的整治权利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村民对村务公开满意度一般,5个县区的标准化值都在85%以下且略高于80%。村民村务的决策率较低,说明村民的村务决策参与程度不够。

  6.2展望

  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开展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评价时只选取了2013的统计数据,时间尺度偏小。在选取指标时,必须考虑数据是否易获得和易量化性。指标选取过程中不得不对指标体系进行反复斟酌与修改,因此舍弃了一些指标。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复杂、长期的项目工程,区域差异较大。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同时听取了大量专家的建议意见,但由于学识和时间的限制,个别指标的确定还待进一步论证,部分指标的标准值确定还需完善。在后续的研究中,本人将尽力克服这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文超,白永秀.分工,交易效率与城乡二元经济转化【J].当代经济科学,2011,33(2):77-79

  【2]吕炜.构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J】.财贸经济,2006,3(8):55-59.

  [3】罗伯特,孙舒宁.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J],文化纵横,2013(6):15-16.

  [4】张鸿雁.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J】.社会学研究,2013,3:211-214.


《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上一篇:汉源县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