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摘要:构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赢关系是实现黄土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利用陕甘宁三省16个地级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态势,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较高,协调度偏低,耦合协调发展趋势滞缓,呈“低水平均衡”状态;空间集聚性整体逐步加强,但两级分化严重,“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中间缺乏必要的“辐射枢纽”,亟待培养新的集聚极点。因此,维持耦合发展势头,增强对外辐射;加强试点研究,突破协调发展瓶颈;培养新的集聚极点,缓解空间集聚两级分化是未来黄土高原区促进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生态;耦合;侵蚀;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协调度;空间集聚性;陕甘宁
0引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出现了水土流失治理“28字方针”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1],成为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协调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黄土高原迎来以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为主的生态建设新高度[2]。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开始进入后退耕还林阶段[3],其主要目标是在维护上一阶段治理成果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4],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农业协调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探究水土流失治理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问题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当前,广大学者主要从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的耦合、退耕政策对生态农业系统耦合的影响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等视角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政策和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耦合协调度[5];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也通过改善生态系统,进而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但过度退耕和农业产业—资源局部相悖态势使得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减弱[6],退耕还林政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有序耦合可能产生抑制作用[7],进而使得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强度较弱[8-9]。从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及其耦合的角度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机制的建立与形成过程中潜伏了较大危机[10]。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大环境从微观层面探究生态农业系统内部耦合演变规律,鲜将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作为两个系统深入研究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按照PSR可持续发展[11]和EES系统协调发展[12]理论框架,“生态—经济—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压力—状态—响应”调整过程中实现融合发展。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农业发展是涉及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复杂系统,协调三者的融合发展程度是黄土高原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根源。在“压力”作用下,针对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需要予之匹配相适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共同刻画了两系统的匹配“状态”,明确不同时期的“状态”,系统才能做出有针对性地“响应”。因此,本文旨在探究目前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农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态势,整体把握二者间耦合协调的一般规律,为政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陕甘宁主体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丘陵沟壑区,主要地貌类型为山、塬、川,据此,将16个典型水土流失治理地级市划分为川塬区和丘陵区两大类型,如图1所示。研究区域介于35°14′~39°35′N、105°10′~111°34′E,总面积13.8万km2,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向温带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带,气候干旱且不稳定,年降水量在330~570mm之间,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55%~74%,年际变化大,丰水年与缺水年相差数倍。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后备耕地资源匮乏,加之人口增长过快,人均基本农田远不能达到0.166hm2基本农田的目标,人地矛盾尖锐。《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年)》指出:黄土高原区域建设要生态为主,保护优先,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坚持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1.2数据来源
本文所建立的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共包括21个可测指标,数据覆盖陕甘宁三省的16个地级市。考虑2007年是第一轮退耕还林(草)政策结束的时间节点,2014年为新一轮退耕还林(草)政策开始的时间节点,中间8a处于后退耕还林时期,在维护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同时加强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因此选取了时间跨度为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实效性,本文所用数据是在咨询团队领域专家并得到政府部门许可的基础上选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地级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国土资源部政府工作信息公开报告》,部分缺失值采用插补法或邻近地区替换法进行近似处理。
2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2.1耦合度分析
耦合度测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度介于0.45~0.50之间,处于拮抗阶段,表明两系统处于一种过程阻抑另一种过程的状态。可能的原因是生态农业发展存在滞后性,但从耦合度数值看出这种阻抑程度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生态农业发展的效果开始显现,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从局部来看,图2a结果显示两系统的耦合度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黄土川塬区的耦合程度明显高于研究区域整体的平均水平,这与其地势平坦,利于耕作的地貌特征有很大关系。黄土丘陵区的耦合程度在平均水平之下,但接近平均水平,2014年三者达到同一耦合程度,说明黄土丘陵区发展势头较为强劲。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黄土川塬区和黄土丘陵区的耦合度分别从2007年的0.4847、0.4807均发展为2014年的0.4894,耦合程度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不大,且上升过程波动、不稳定。参照张明斗等[28]的研究方法将拮抗阶段按耦合度的大小分为3种类型:①高耦合低拮抗(0.49~0.50),②中耦合中拮抗(0.45~0.49),③低耦合高拮抗(0.30~0.45)。图3a结果显示,黄土川塬区的渭南、宝鸡和吴忠的耦合度较高,介于0.49~0.50之间,属于高耦合低拮抗阶段,且呈现出耦合度逐年稳定增长但涨势缓慢的态势;而咸阳和庆阳的耦合度相对低一点,介于0.45~0.49之间,属于中耦合中拮抗阶段,耦合度每年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黄土丘陵区临夏、兰州、榆林、白银、中卫的耦合度较高,介于0.49~0.50之间,属于高耦合低拮抗阶段,呈现一种小有波动、逐年稳定但增长缓慢的趋势;而定西、天水、平凉、铜川、延安和固原的耦合度略低一点,介于0.45~0.49之间,属于中耦合中拮抗阶段,耦合度逐年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上分析表明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状态均呈现一种总体上升,但波动大、不稳定、增长缓慢的“低水平均衡”。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黄土高原区本身地势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历史沿革给发展生态农业带来诸多困难,加之农业生产的滞后性,短期内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当地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但并未有效促进标准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致使耦合程度处于一种增长缓慢且不稳定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2.2协调度分析
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整体上介于0.50~0.79之间,以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为主,表明两系统已经从失调阶段转变为协调阶段,但协调水平尚且不高。局部来看,图2b结果显示两系统协调程度和协调发展趋势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黄土川塬区的平均协调程度高于整体平均水平,介于0.64~0.68之间,处于初级协调的较高水平,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而黄土丘陵区的平均协调程度明显低于整体平均水平,协调度围绕0.58小幅波动,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且协调程度增长缓慢、近乎停滞。图3b结果显示,黄土川塬区的渭南、宝鸡和咸阳协调态势较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且在2007-2014年间协调程度增长稳定;吴忠协调度相对较低,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庆阳协调度最低,在0.50~0.59间波动,处于勉强协调阶段。黄土丘陵区的榆林协调度最高,2008年以后达到中级协调阶段;延安协调度相对较低,但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而铜川、定西、平凉、兰州、白银、天水、临夏、固原和中卫协调度在0.50~0.59之间波动,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协调程度停滞不前。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域黄土川塬区80%的地级市达到了初级协调水平之上,60%的地级市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远超过整体平均水平,且呈现上升趋势;而黄土丘陵区仅有18.2%的地级市达到初级协调水平之上,9.1%的地级市处于中级协调水平,协调程度与整体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协调发展趋势存在“原地踏步”的现象。
3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分析
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将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作为测度指标,应用Arcgis以及GeoDa软件对其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
3.1总体空间相关分析
根据公式(7),利用GeoDa软件计算2007-2014年16个地级市的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全局MoranI指数,结果如表4所示。全局MoranI指数均为正值,说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整体上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从具体数值分析可以发现,MoranI指数相对较小且逐年波动,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性不高,但这种弱集聚性在逐步加强,两系统实现融合呈良好发展态势。
3.2局部空间相关分析
全局MoranI指数回答了整个研究区域是否存在集聚现象,但不能反映内部各个区域局部空间的集聚程度,本文根据公式(8),利用GeoDa软件计算并绘制了2007年和2014年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LISA集聚图具体反映局部空间集聚程度,包括“高-高”、“低-低”、“低-高”、“高-低”4类集聚模式,结果如图4所示
4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陕甘宁16个典型水土流失治理地级市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性及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并不均衡,融合发展的耦合程度较高,但协调程度较低,耦合协调发展趋势滞缓;空间集聚性整体逐步加强,但两级分化严重,“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中间缺乏必要的“辐射枢纽”,亟待培养新的集聚极点。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维持耦合发展势头。按照“立足区域,少种多收,多元种植,突出特色”的基本策略调整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黄土高原“囤粮寓田”战略实施,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匹配发展。同时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在确保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应积极向外辐射发展模式、技术和经验,加大区域间相互扶持、合作力度。第二,突破协调发展瓶颈。加强试点研究,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系统要素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水平、政策措施等多个角度寻找阻抑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第三,培养新的集聚极点。研究区域中部地区是联通“高—高”和“低—低”集聚区域的过渡带,是将“高—高”集聚区域发展优势传递给“低—低”集聚区域的重要“辐射枢纽”,建议在中部地区培养新的集聚极点,同时增加系统抗逆应变能力,缓解两级分化的集聚态势。
[参考文献]
[1]谢永生.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4.
[2]汪阳洁,姜志德,王晓兵.退耕还林(草)补贴对农户种植业生产行为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2(11):56-68,77.
[3]庞淼.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的难点与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2(5):138-141.
[4]山仑.轮封轮牧还是永久禁牧?:加强黄土高原草地的畜牧业发展的探讨[J].中国科技奖励,2011(6):6-7.
《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