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3-26 08:58

  中文摘要:国家重新提出土地整理10年来,土地整理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用地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土地整理目标过分强调增加耕地数量,忽视了土地整理推动农村建设综合功能的发挥,限制了土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在国家提出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背景下,进行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厘清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关系,并据以调整土地整理目标,优化土地整理功能,创新土地整理模式,已成为当前修编土地整理规划,重构土地整理布局,改进土地整理措施,推进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土地整理强度;土地整理功效;土地整理模式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

  1导论

  1.1.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意义

  1.1.1.1中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线。随后,新农村建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要内容和2006、2007、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2中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是我国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但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不佳、农民生活质量低下的背景下,中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中共中央,2005;回良玉,2005)。

  1.2研究目的

  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土地是最基础的物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都离不开土地。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人地关系十分紧张,一方面人均耕地过少、质量较差,另一方面田块细碎、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导致土地规模小,利用粗放,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的现象极其普遍。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问题突出,农村企业占地多但生产效益低下,农村居民点分布散乱、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健全,“空心村"、“空壳厂”现象普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严峻。由此引发了影响经济社会和农村发展的许多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土地整理。

  2研究进展

  2.1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土地整理是人类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进行整治、改造,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土地整理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实践和学术界的深入研究。

  2.1.1土地整理的内涵国内外对土地整理的称谓多种多样。我国早期的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治理、土壤改良、土地保护与土地整治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土地整理的意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重新提出土地整理以后,“土地整理"这一称谓才在学界和社会上相对稳定下来。在国外,英文常见的如LandConsolidation(LC,土地整理)(NoortP.V.D.,1987;LeppikangasA..,1994;Goodale,M.R.andSky,P.K.,1998;DeVosW.andF.B.Rosman,1991),LandReadjustment(土地调整)(ThorpeE.,1988;William,A.D.,2000),LandReplotting(土地重划),LandAssembly(土地合并)(PeterF.Colwell,HenryJ.Munneke.,2000)等;德文则称为“OrdnungvonGrund”(土地整理);法语为“AmenagementDesterre"(土地整理)(王万茂,1997)。在韩国、前南斯拉夫、匈牙利则称为土地调整。

  2.1.2国外土地整理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一般认为,国外的土地整理最早出现于德国、法国和俄国等欧洲国家(BrainH,1995,VnitedKingdom,1967,France,1985,李焕俊,1996;严金明,1998)。早在约1250年,德国巴伐利亚州就首次出现了土地整理地块合并的书面文件。1886年,在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签署的第一部土地整理法律中,首次使用了土地整理(OrdnungyonGrund)这~概念。1953年,联邦德国制定颁布了世界上的第一部《土地整理法》,其主要任务是农业结构和农村地产的重新调整,目的在于改善农业和林业的生产和条件。20世纪6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庄更新开始被土地整理重视。1970年在土地整理法中增加了村庄更新一这任务,这一年因此被看作是系统地进行村庄更新的诞生年。村庄更新在70年代得到了很大发展,1976年制定的土地整理法中第一次将农村发展立为土地整理的法律目标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土地整理范围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乡镇通过土地整理来实施其发展计划或保证其发展目标的实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乡村生产条件、生存条件和景观环境,使乡村地区保持对居民有生活价值的吸引力。德国在土地整理技术方面具有领先地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巴伐利亚州已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土地整理信息系统(LE.GIS),将土地整理的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储存于该系统中。90年代以来电子速测仪、高精度GPS等信息采集设备和先进的工程设备得到广泛普及应用,实现了资料的数字化和一体化管理及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土地整理数据得以及时更新并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2.2新农村建设研究进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开局的情况下,其理论研究相当活跃。

  3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理论与方法

  3.1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的内涵

  耦合(coupling)本来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例如两个单摆之间连一根弹簧,它们的震动就此起彼伏,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单摆耦合。系统耦合最初也来源于物理学,指两个以上(含两个)性质相近的系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融合,进而形成新的更高一级结构一功能统一体的状态和过程,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后来,耦合的概念内涵越来越广泛,应用也渗透到生物学、农学、地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周宏等,2003;黄金川等,2003;张文忠等,2003:王让会等,2004;宋学锋等,2005:乔标等,2005)。

  3.2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的理论基础

  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都涉及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融合来支撑。因此,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研究是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的。通过这些理论的指导,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关系研究才能取得方法科学、结论合理的结果,对于今后以土地整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才不会出现失误,土地整理本身也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海君,吴次芳,徐建春.BOT土地整理融资新模式[J].中国土地,2002,(6):24—26

  2.边振兴,王秋兵,于淼等.基于景观农业理论的综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证[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95-100

  3.波兰土地整理研究及借鉴[J].领导决策信息,2000,20:25

  4.蔡松柏,何峰,钟蓉等.荷兰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对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借鉴[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2:165-169.

  5.陈凤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和方法探讨[J].统计教育,2006,(7):15—17,25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
上一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下一篇:四川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