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您值得信赖和牢记的学术顾问

让优秀的学术成果走出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

免费资料或学术指导

当前位置:职称那点事农业职称论文》协同发展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协同发展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职称那点事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4-02 09:53
扫码咨询

  摘要:农业问题总是存在于农业之外。本文从政治生态学视角把脉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及其相关的农村、农民问题之困,梳理为了缓和或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国上下方兴未艾的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协同创新实践,唤起全社会对“三农”出路的思考和参与。文章涉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包括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农业基本经营体制、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核心观点是通过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农业“三产”有机融合,从“产业兴旺”角度推进乡村振兴。作者提议:1)体现农民(生产者)的主体地位,用社区支持农业理顺农业经营体系;2)强化生态保护的主导目标,用生态农业构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3)突出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用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的协同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农业“三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协同发展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对于乡村、农民和农业(或用“三农”概言之)走向而言,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与开放,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进一步扩大城乡“二元”鸿沟的经济体系“改革”局面(特别是1992年以后);二是把农业经营自主权全面让给世界市场的“开放”格局(特别在2001年加人wTO以来)。两者相互作用导致农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交织的难题[1】。其中,农村经济难题的典型表现是:作为农业经营源头的农民(生产者)分享到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利润越来越低,大量的利润流向城市的工业产业及其代表人员;农村环境难题表现为:作为基本劳动对象的农业生态系统全面衰退,水土流失、土壤结构和质地破坏、农业生物多样性逐步降低等。其导致的最坏后果无过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全面爆发,威胁消费者健康[2】。因为全国人民不管来自城市,还是乡村,大家都是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的威胁面前一个都不能逃脱。因此,乡村治理、农业经营机制和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学转型不仅势在必行,也需要城乡全体居民的参与。1协同发展1生态农业的社区支持农业,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分析

  当下我国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难题),恰如上述,源头是自然与社会“二元”意识体系(满足社会,牺牲自然)和城乡“二元”经济体系(以农助城,以农助工)。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农业的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出现大问题。在我国,农业从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经营主体和环节繁多,从生产者(或土壤)到消费者(或餐桌),中间有批发商、加工商、零售商,食利者众。为了牟利,这些中间环节都利用他们对城市工商资源的掌握与控制,一方面挤压生产者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添加各类化学物,谋取不当利润,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威胁消费者健康。这是增加社会忧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2大力发展社会化生态农业,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

  2.1用社区支持农业理顺农业经营体系

  真正的一个可持续的食品供应系统应该是由本地生产者支持起来的[101。在我国漫长的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和交易(分配)都尊重生产者的自主权和经济权。但当代工业化、全球化的农业体系却破坏了这种传统,它们只尊重资本和市场的逻辑,剥夺作为农业主体的农民的自主权。从这个意义上看,社区支持农业是当下惟一的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商议,并协议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农业合作模式。这种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重新理顺农业经营体制。如果站在当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高度的背景下,急需形成产、学、研、政和社会多方协作的格局。为此建议:第一,各省建立由农业厅牵头的省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机构,建立引导和助推机制,促进社区支持农业的健康发展:第二,各省出台扶持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农业政策,在土地、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第三,统筹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为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人才、科技支持,营造推动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良好软件环境。

  2.2用生态农业构建健康的农业生产体系

  我国的社区支持农业发起者石嫣女士曾说过,获得安全而有营养的食物是每个人的基本尊严。只有通过农业资源利用方式革新的生态农业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形成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新的农业经营体系对生态农业发展是如此重要,除了鼓励社会化资本投入外,在生态农业发展之初,国家应该是投入主体。为此建议:第一,大力构建社会化投资农业的机制,创新生态农业的投资主体。投人少、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由此,很多生态农业项目处于规划或建设的初期就消失了。解决的方法不外乎节流和开源2个方面。要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假、大、空的生态农业项目。国家投入方式要直接下到实践地(单位),集中国家财政做好具有强烈示范作用的项目;开源就是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创造条件和机制吸引农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资金投人。目前急需投入研究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领域包括…1:1)无公害农产品的种养殖技术,特别是引进高质量、富有抗病、抗虫特性的动植物新品种和对传统农业的轮、间、生物防治等技术的挖掘和整合;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支撑技术,关键是对新型材料如环境友好型肥料、生物性农药、可降解农膜等的研究和开发;3)无公害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主要对清洁化、标准化、高效益和综合化加工技术的研制和应用等。第二,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从事农业,促进生产者的更新换代。当下乡村从事农业耕作的农民大多50多岁,他们的上一代已完全退出农业耕种,下一代基本已进城打工,他们从成为生产者开始就沉浸在化学、工业化农业之中,很难一时改变他们依赖化学投入的观念。经过农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新一代农民最现实的选择(笔者称之为“农民的3.0版本”,“农民的1.0版本”指20世纪80年代前挑粪上山种庄稼的一代农民,“农民的2.0版本”指20世纪80年后用化肥、农药等工业化产品培育农业的一代农民;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农民的3.0版本”应该就是能把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生态相容技术用于发展安全农业的一代“新型农夫”),因此政府要尽可能采取政策措施鼓励新型农业和新型农夫的发展和成长。

  3结语

  正如我国著名农业经济专家黄宗智教授指出的那样,纯粹由市场逻辑配置农业、农村资源,必定会导致农业和农村越来越落后于城市。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三农”无法得到缓解,而且新问题丛生的根源。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政治和经济话语一致的背景下,加速农业的生态学转型是我国“三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三农”的主体是农民,但核心内容依然是农业,对农业内涵的重新思考和农业价值的重新评估尤为迫切。1996年,加拿大农学家克劳德.考德威尔(ClaudeCaldwell)教授重新定义农业为“把太阳光转化为人类健康、幸福生活的科学、艺术、社会学和政治学”【l21,告诉我们一定要走出把农业仅仅当作经济学的窠臼,农业是生态学,更是政治学,只有把农业定位在是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人类的“服务(seⅣice)”之一,只有把农业提高到生命产业的高度,去努力改变当前的经济链条的不合理分配体系才能改变现状:只要国家提倡在农业领域改变新古典经济学的链条,更多人意愿为良好的健康和友好的环境支付,社区支持农业、生态农业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久之则各界正在谈论的“新农业”、“新农场”、“新农夫”就形成了、稳定了、正统了。这难道不是目前逐渐增加的回到农村、服务农业的大学生最好的出路吗?难道不是国家提倡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好途径吗?难道不是作为惟一生命产业的农业应有的运行规律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松良.中国“三农”问题新动态与乡村发展模式的选择——以福建乡村调研和乡村建设的实证研究为例[J].中国发展,2012,12(3):45—52WANGSLNewtrendsof“The1“ple—IssuesofAgriculture”andchoiceofmraldevelopmentalmodesofChina:Acaseofthee埘【piricalstudyonmralconstmctioninFujianProvince[J]CbinaDevelopment,2012,12(3):45—52

  [2]WANGRY,SIzz,NGCN,eta1.ThetransformationoftnlstinChina’saltemativefoodnetworks:Disruption,recon—stmction,anddevelopment[J】.EcologyandSociety,2015,20(2):19

  [3]孙铖,周华真,陈磊,等.农田化肥氮磷地表径流污染风险评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7):1266—1273SUNC,ZHOUHZ,CHENL,eta1.Thepollution“skas—sessmentofnitrogenandphosphorus10ssinsurfacerunofffromfarmlandfenilizer[J].Joum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2017,36(7):1266一1273

  [4]刘钦普.江苏氮磷钾化肥使用地域分异及环境风险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5):1477—1483LIUQP.RegionaldifkrenceofNPKfertilizersapplicationand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inJiangsuProVince,Chi—na[J].ChineseJoumaIofAppliedEcology,2015,26(5):1477—1483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在此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协同发展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促进乡村振兴》是职称论文范文不可直接复制使用,需要职称论文的可和在线编辑沟通。
上一篇:新时期绿色农业的种植技术推广
下一篇:乡村旅游经济增长与“三农”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扫码加助教免费领资料

学术资料

资料类型:1、SCI写作指南和投稿秘籍
2、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3、SCI审稿意见回复指南
4、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5、S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6、EI期刊目录(按学科)
7、不提供文献下载服务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