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影响农业产出机制:投资效率及其解释
摘要:现代农业是效率的竞争,是建立在“集约化”和“全程机械化”基础上效率的最大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赶超型的发展模式客观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采取粗放型投入的增长方式,使得我国农业在增长过程中高耗低效问题日益突出。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模式,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适应了当前生产力发展要求。本文利用3省10县267个样本村微观调查数据,实证估计土地托管对农业非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我国农业过度投资,即农业投入的高耗问题。实证结果发现,推进土地托管经营模式可以显著抑制农业非效率投资,有助于规避农业投入的低效问题;除此之外,土地托管能够显著抑制农业过度投资,即农业投入的高耗问题,使得农业投资回归最佳水平。因此,本研究从农业投资效率的角度揭示出土地托管影响农业产出的微观作用机制。政策建议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同时,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群体和深化土地托管主体帮扶力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土地托管监督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针对土地托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要具备预警意识,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制度;规范各相关部门职责和分工管理,实现土地托管实施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土地托管;非效率投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出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体制、资源、技术、市场、生态等因素的制约,在增长过程中高耗低效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在如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支农惠农政策的背景下,我国探索出了一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托管”道路。一直以来,我国在农业投入上,包括农户自主性投资和政府补贴性投资逐年攀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入从2006年的72522.12万kW增加到2016年的111728.07万kW,但是单位机械总动力产出从2006年的0.5158亿元/万kW减少到2016年的0.2967亿元/万kW。这表明,我国农业投资逐年增加的同时,农业投资效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农业投入的高耗低效问题依然突出。
1文献回顾与理论推演
1.1文献回顾
自2007年7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我国土地托管经营模式得到了支持和引导,得以快速发展。从土地托管的内涵来看,国内学者对此异议较少。具体而言,土地托管是在“农户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服务自选”原则下,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制性质、土地承包关系及土地用途前提下,由托管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的一种“保姆式”的服务体系[1]。在实施效果上,土地托管的推进具有帕累托改进的属性特点[2]。但从土地托管的性质来看,土地托管与土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差异。在土地托管模式下,农户具有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而土地流转下的经营权归属于土地转入者,因此,土地托管具有保证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三权不变的特点[3]。然而,从托管的运行环境来看,根据调研发现,土地托管成效具有典型的区域差异,并且受限于区域资源禀赋约束,土地托管的运作方向也应和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相一致。
1.2理论推演
土地托管经营模式,本质上是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基于网络外部性,整合生产资源和改善生产条件,实现生产技术内生化和农业资本深化。具体理论逻辑见图1。
第一,土地托管具有两个显著的比较优势:发挥现代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这意味着土地托管可以大幅度减少生产要素资源投入总量,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整体推进和技术外溢,实现农业资本投入的内生化。因此,土地托管可以纠正外生性投资所产生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使得农业投资回归正常水平。第二,土地托管可以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和一般物质资本类似,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属性。土地托管典型特征是具有显著的网络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即,土地托管可以集中和整合农业生产资源,使委托农户共享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破除了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禀赋约束,减少了农业机械投资效率损失。此外,土地托管还可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实现了长期依靠过密劳动投入的要素替代。因此,土地托管可以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缓解资本报酬递减趋势。
2回归设计与样本选择
2.1非效率投资测度基于理论分析
对农业非效率投资进行测算。本文主要借鉴Biddleetal.[20]的方法作为农业非效率投资测算的基础模型,具体模型如下:investi,t=β0+β1×investi,t-1+β2×incomei,t-1+β3×sizei,t-1+β4×loani,t-1+β5×costi,t-1+β6×renti,t-1+β7×lnagei,t-1+vi+λt+μi,t(1)式中,被解释变量为投资规模(investi,t),并且控制了上一期的投资规模(investi,t-1)、土地托管收入(incomei,t-1)、耕地规模(sizei,t-1)、贷款额度(loani,t-1)、投入总成本(costi,t-1)、土地租金(renti,t-1)和受托方成立时间的自然对数(lnagei,t-1),以及控制不同区域的个体效应(vi)和时间效应(λt),μi,t为满足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项。基于Biddleetal[20]的方法,通过回归(1)式获得当期最优投资规模,进一步利用实际投资规模减去最优投资规模之后的残差绝对值作为度量农业非效率投资的衡量指标(iei,t)。其中,残差值大于0,则表示过度投资。
2.2回归模型
为检验假设1,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iei,t=α0+α1×ltrshipi,t+α2×(ltrship)2i,t+α3×sizei,t+α4×renti,t+α5×costi,t+α6×edui,t+α7×lnfagei,t+vi+λt+μi,t(2)式中,被解释变量iei,t为非效率投资,ltrshipi,t为土地托管变量,基于调查样本限制,本文用土地托管面积衡量。考虑到土地托管对农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效果需要在土地托管达到一定规模才可以体现,即土地托管对农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关系,因此,式(2)引入土地托管变量的平方项。对(2)式估计,如果回归系数α2小于0,且显著,土地托管推进到一定程度可以有效减少农业投资非效率,即验证理论假设1。
3实证结果
3.1土地托管与农业非效率投资
表2为对(2)式的估计结果。表2的第(1)列直接考察土地托管(ltrship)对农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考虑内生性产生估计的有偏性,表2第(2)列进一步采取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具体选择滞后一期土地托管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同时引入稳健标准误以克服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区域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之后,在5%的置信水平下,土地托管变量一次项系数为负,但是二次项系数为正,因此,该实证结果初步判断土地托管的不断推进可以显著抑制农业非效率投资的结论。
4拓展研究
4.1过度投资问题理论
部分研究表明,在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下,除了出现农业无效率投资之外,还可能出现投资过度,即农业投入高耗问题。因此,这一部分将检验土地托管的推进是否能够显著抑制农业过度投资,使得农业投资回归最佳水平。其中,农业过度投资的测算根据(1)式获得。具体而言,对(1)式估计获得当期最优投资规模,进一步利用实际投资规模减去最优投资规模可以获得(1)式估计结果的残差部分,当残差值大于0,则表示过度投资。由于被解释变量为二元离散选择变量,因此,表4第(1)列选择Probit模型进行估计,表4第(2)列进一步考虑到内生性产生估计的有偏性,因此采取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2SLS),具体选择滞后一期的土地托管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同时引入稳健标准误以克服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性。根据表4的估计结果显示,土地托管变量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负,因此,该实证结果验证了土地托管的推进能够显著抑制农业过度投资的问题,使得农业投资可以回归最佳水平。
4.2时间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考察土地托管实施后的逐年效应,即随时间滞后,土地托管实施效果是否具有一致稳定性,而不是个体年份的特定效果,本文将土地托管变量按照调查时间范围分为实施后的第一年(2014)、第二年(2015)和第三年(2016),分别估计三个连续时期实施土地托管的作用效果。根据表5的估计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其它影响因素,以及控制不同区域个体效应和年份时间效应之后,在5%的置信水平下,土地托管实施后的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对农业单产的影响都显著为正。这表明,土地托管推进对农业生产不仅具有短期的增产效果,还具有长期时间的稳定性。
5结论与建议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而学术界普遍认为造成这种低效率的原因在于农业投入程度不够。实际上,我国农业投入,包括自主性投入和政府补贴性投入都在逐年攀升。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赶超型的发展模式也客观决定了农业生产采取粗放型投入的增长方式,而这并非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现代农业是效率的竞争,是建立在“集约化”和“全程机械化”基础上效率的最大化。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模式,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适应了当前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促进了农业增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徐小青,金三林.探索农业社会化经营的新路:安徽省凤台县农村土地托管调查[N].社会科学报,2013-06-06(2).[XUXiaoqing,JINSanlin.Explorethenewwayofagriculturalsocialization:rurallandtrustsurveyinFengtaiCounty,AnhuiProvince[N].SocialSciencesWeekly,2013-06-06(2).]
[2]张忠明,钟鑫.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土地托管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3(7):403-406.[ZHANGZhongming,ZHONGXin.Theeffectiveformoflandtransfer:landtrustmode[J].Jiangsuagriculturalsciences,2013(7):403-406.]
[3]孙晓燕,苏昕.土地托管、总收益与种粮意愿:兼业农户粮食增效与务工增收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2(8):102-108.[SUNXiaoyan,SUXin.Landtrust,totalbenefitandgrain-growingwish:basedontheviewangleofincreasinggrainproductionandincreasingnon-farmincomeofconcurrentlypart-timefarmhousehold[J].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y,2012(8):102-108.]
《土地托管影响农业产出机制:投资效率及其解释》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