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那点事农业职称论文》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

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职称那点事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7-29 09:41
扫码咨询

  摘要本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江西、江苏三省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Ⅳmlviobil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 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晌。结果表明:①对承包地两言,确权会促使化肥施用减少、配方肥施用增加;促使有机肥施用增加,对秸秆还田 影响不显著;确权会促使风险偏好型农户在承包地上增施有机肥,对损失规避型农户没有显著影响。②对转入地而言,确权仅促使化 肥施用减少,对其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没有摄著影晌。“抵押品效应”是存在的,确权通过放松土地经营权信贷配给的机制,提升了 农户对抵押物的投资行为(在转入地上增施有机肥);但是,“控制权偏好”并不存在,因为确权并未改变转入地的租金及交易费用。 ③从技术组合视角着,化肥施用一配方肥施用行为之闻呈现显著的替代关系,有机肥施用一秸秆还困行为之间相互独立。确权政策 可有效促使化肥减少、进而间接促使配方肥施用的增加,这意味着相关研究不能忽视农地确权通过化肥减爨而促使配方肥施用增加 的间接效应。@从政策组合视角看,补贴、提供测土配方信息卡与秸秆禁烧等政策对相应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实证分 析时需要控制这类关联政策。虽然,该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对承包地存在积极影响,但对转入地而言的积极贡献非常有限,这或者能解 决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中的极小部分问题。未来,可以尝试建立“生态农场”认证制度,以释放土地确权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外部 性,它将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政策抓手,促进家庭农场实现升级换代。

  关键词农地确权:产权;耕地质量保护

  关于耕地的论文范文还有生态农业与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标志着中国进 入落实农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新阶段。有关农地确权制度 的政策影响已被广泛探讨,农地确权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关 系即是热议话题之一。但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2013年之 前的确权效果¨。3o(大多数采样地区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未完成),而尚未考察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的政策效果。 若基于特征事实作直观判断,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 保护的影响未必是积极的。具体表现为:农地确权颁证工 作开展的同时,中国耕地质量保护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农业生产中,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 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依然突 出;测土配方施肥、“按方抓药”等实施成本高,农户需求 明显不足;耕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也明显低于欧美发达 国家的水平M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中国农用化 肥施用强度为361.5 kg/hm2,是日本的1.4倍、美国的2.7 倍、法国的2.6倍。为透过表现看本质影响,相关实证检 验亟待开展。本文基于地块层面的第一手数据,拟实证分 析技术组合与政策组合背景下,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 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并针对“风险偏好效应”与“抵押品效 应”等机制展开实证检验,给出合理政策建议。

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

  1理论分析

  1.1概念界定

  本研究所界定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首先区分为两大 类——养分平衡行为和有机质提增行为,再将其进一步细 分为两种代表性的养分平衡行为——化肥减量行为、配方 肥施用行为与两种代表性的有机质提增行为——有机肥 施用行为、秸秆还田行为。

  1.2理论分析

  就承包地而言,农地确权颁证主要通过提高地权安全性等机制促进农户对承包地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1。新 一轮确权过程中要求对每一宗土地的面积、四至和用途进 行逐一确认,这赋予了农民更加正式、更加清晰和更加完 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怕1。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还意味农 地产权的固化和不可调整,从而有利于农户对其未来收回 承包地投资收益形成稳定性预期"j。有学者从“禀赋效 应”做出解释,即人们普遍存在损失规避心理,也就是相 对于得到等量价值的物品而言,损失带来的心理感受更 加强烈¨1。现实表现为:损失规避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 向于在承包地上采取土壤保护性投资措施一J。但本文对 此持不同观点,认为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例如,农户在承 包地上增施有机肥)本质上是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有一 定风险的生产性投资行为,而非单纯地保障耕地质量的 损失规避行为。这意味着,“禀赋效应”可能并不必然存 在,农户在承包地上增加耕地保护行为应源于投资者的 “风险偏好”效应,而非产权所有者的“损失规避”效应。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说。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7年底针对湖南、江西、江苏三 个水稻主产省的农户调研。选择这三个省的原因在于: ①他们都是排在全国前lO名的水稻主产省;②三个省呈 现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这可能会导致差异化的农户行 为;③调查地区都有推行新一轮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政 策。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状况及水稻产 量,在每个省优、中、低三个水平上各随机选取1个水稻重 点县,每个重点县随机选出4个稻米主产村,每个村选择 约20个农户。课题组共调查样本农户733户,其中,有效 样本为722户。

  2.2计量模型设计

  相关文献表明,养分平衡的两大代表性行为——化肥 (饥咖池∥)与配方肥(n肌比‘)施用,除了受到农地确权 (嘲咖)影响之外,还受到地块特征(瓦)、户主特征 (z删)、家庭特征(zM)、其他政策(乙船)、地区差异 (z啪。)、风险态度(包括风险偏好(z口)、损失规避(乙)、 概率权重(乃))等因素的影响。

  3实证结果

  3.1技术组合实证结果

  3.1.1模型的验证 由表2可见,采用Mvtob“联合分析化肥与配方肥施 用行为是合适的。相关系数的LR检验表明,对于承包地 或者转入地而言,化肥与配方肥这两个方程残差不相关的 原假设被拒绝,化肥和配方肥存在替代关系;但是,有机肥 与秸秆还田这两个方程残差不相关的原假设未能被拒绝, 无法证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存在替代关系,表明就有机质 提增的两个行为而言,Mvtobit估计结果等同于两个独立 的Tobit模型。

  3.1.2风险偏好效应 通过确权与风险偏好系数交互项的估计,本文认为“风 险偏好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如表3所示,风险偏 好型农户在确权之后会在自有耕地上更多施用有机肥,但 是,在减施化肥、增施配方肥及秸秆还田的行为上并无太大 变化。并且,确权与风险偏好系数的所有交互项在所有转 入地模型中都不显著。本文研究发现,确权和损失规避的 所有交互项都不显著,“禀赋效应”并不存在。可见,确权引 致农户增施有机肥是因为农户把它视为一个有风险的投资 行为,越是偏好风险(而非损失规避)的农户越可能在确权 地块上增施有机肥。

  3.2技术组合一政策组合视角下的估计结果

  研究发现(见表6),控制了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政策后, 农地确权对化肥与有机肥的影响结果仍然稳健,与郜亮 亮旧。等研究结果相似。他们也发现农户在转入地上施用 有机肥的概率要比在承包地上施用的概率平均低20%。但 是,确权对配方肥和秸秆还田的影响变为不显著的正向 影响。

  4结论与政策

  本研究选择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江西、江苏三个 水稻主产省展开农户及其地块调研,基于Ⅳ.mvtobit等方 法,实证分析了技术组合与政策组合背景下,新一轮农地确 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①对承包地而言,确权会促使化肥施用减 少、配方肥施用增加;促使有机肥施用增加,对秸秆还田影 响不显著;风险偏好效应在~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确权会促 使风险偏好型农户在承包地上增施有机肥。②对转入地而 言,确权仅促使化肥施用减少,对其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没 有显著影响。“抵押品效应”是存在的,确权通过放松土地 经营权信贷配给的机制,提升了农户对抵押物的投资行为 (在转入地上增施有机肥);但是,“控制权偏好”并不存在, 因为确权并未改变转入地的租金及交易费用。③从技术组 合视角看,化肥施用一配方肥施用行为之间呈现显著的替 代关系,有机肥施用一秸秆还田行为之问相互独立。确权 政策可有效促使化肥减少、进而间接促使配方肥施用的增 加,这意味着相关研究不能忽视农地确权通过化肥减量而 促使配方肥施用增加的间接效应。④从政策组合视角看, 补贴、提供测土配方信息卡与秸秆禁烧等政策对相应耕地 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相关研究需要控制这些关 联政策的影响。 我们的结论并非是乐观的,这是因为农地确权对于 转入地而言的积极贡献非常有限。以本文样本为例,户 均经营面积63亩,其中自有耕地面积6亩,仅占9.5%; 从最大地块面积看,承包地2.85亩,转入地32.68亩,后 者是前者的11.47倍。虽然,我们发现农地确权对承包 地存在积极影响,但这或仅能解决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中 的极小部分问题。未来,可以尝试建立“生态农场”认证 制度,以释放土地确权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外部性, 它将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政策抓手,推进家庭农场实现 升级换代。

  参考文献

  [1]FEDER G,LAwRNcE J,uN J Y.Tlle dete硼immts of f抽n investment and re8idential constmction inpost·re山呻 china[J]. Econ哪ic devel叩ment舳d cultural change,1992,4l(1):1— 26.

  [2]JAc0BY H G,u G,R0zELLE s.Hazards of expmpriation:tenure insecurity肌d investment iu兀lral china[J].Americ蚰economic ·70· review,2002,92(5):1420一l“7.

  [3]仇焕广,刘乐,李登旺,等.经营规模、地权稳定性与土地生产 率——基于全国4省地块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 村经济,2017(6):30一42.

  [4]FAN M,sHEN J,YuAN L,et a1.Improving cmp pmductivity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to ensure f的d ∞curity and envimnmental quality in china[J].Joumal of experimental bot明y,2012,63(1): 13—24.

  作者:周 力1’2 王镱如1


《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问题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