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4-09 09:20
扫码咨询

  摘要:为了促进蒙古黄芪的大规模种植,规范种植技术,提高蒙古黄芪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团队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蒙古黄芪人工种植经验,总结蒙古黄芪野生到种植的发展历程及其适宜种植区域,系统的介绍蒙古黄芪人工种植技术:种子的处理技术、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技术;同时总结仿野生栽培技术及制定种子质量标准。指出目前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繁育体系,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及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应加快蒙古黄芪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破解制约蒙古黄芪种植业发展的难题,为蒙古黄芪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蒙古黄芪;种植;适宜种植区域;采收加工

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0引言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1]黄芪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根据本草考证,最初是以四川西北部产的膜荚黄芪为正品,之后产地逐渐北移,正品被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产的蒙古黄芪所替代[2]。黄芪主要产区每年有大量的黄芪药材出口香港、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3]。蒙古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是,黄芪的有效成分含量除了受自身遗传等内在的因素影响之外,外界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的,比如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等[4]。正如道地药材的品质之所以优良,除了自身的内在因素之外,还受生长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候因素等影响。目前,黄芪是国内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近年来依托黄芪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野生资源被过度的采挖,导致黄芪野生资源锐减,同时由于黄芪自繁能力差,在野生资源遭到破坏后自然恢复很难,完全依靠野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黄芪的各个主产地纷纷引种,并且已形成一定的栽培规模[5-6]。并且黄芪一般生长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干涸老河床、湖盆低地,在内蒙古境内主要分布于荒漠、半荒漠地区。这充分表明黄芪药材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减少内蒙古地区的沙漠化面积[7]。针对生态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面积发展黄芪产业化生产,不仅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农民脱贫致富,而且可以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了解决黄芪药用资源,保护野生资源,本研究根据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黄芪人工种植经验,系统的介绍蒙古黄芪人工种植技术,以及采收加工技术,以期为产区技术人员和药农提供技术指导,为国内黄芪种植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蒙古黄芪药材生产加工技术流程

  黄芪的药材的生产包括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移栽及采收加工等过程,其规范化生产流程见图1。

  2蒙古黄芪种植技术

  2.1从野生向种植发展历程

  2.1.1从野生向种植阶段转变黄芪从野生向栽培转变始于1950年[7],到1984年完成,共经历24年。此阶段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从直播转向育苗、移栽;从单纯人力垂直种植,改进为人力与畜力相结合的平载法;对病虫害从一般了解到系统研究和推广病虫防治技术。

  2.1.2种植推广阶段黄芪栽培推广始于1985年,之后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阶段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各单项技术,如施肥、浇水、中耕、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此期黄芪价格高、各地种芪农户效益可观。

  2.2适宜种植的自然条件及区域

  2.2.1适宜种植的自然条件黄芪具有喜冷凉、耐干旱、向阳、怕涝的习性。因此野生黄芪多生长于海拔800~2000m之间的山区或半山区的干旱向阳草地、山地,或向阳林缘树丛间。其生长地带的植被多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或山地杂木林区。适生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太阳总辐射110~140kcal/cm2,以130kcal/cm2最佳;年均气温-3°C~8°C;≥10°C积温3000°C~3400°C,最佳为3200°C;耐寒暑极温,冬季小于-40°C,夏季大于38°C;年降水量300~450mm。山地森林暗棕壤土、草原栗钙土或草原黄沙土均可,以草原黄沙土为最佳。土地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多,透水力强的砂质壤土,pH等于7或稍大于7。根是黄芪入药部位,根的生长对土壤质地、养分、水分都有一定的要求,水分不足根生长变粗,水分过多易烂根;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性好。在过于粘重土壤种植黄芪则根生长畸形;在沙性过大土壤根纤维木质化,粉质少;土层过薄根多横生,分枝多,在生产中称为“鸡爪根”。

  2.2.2黄芪适宜种植区域蒙古黄芪原产于山西、内蒙古,长期生活于黄土高原地区,在干旱的条件下生长而形成较为稳固的遗传特性,引种后根系形态变化较小,所以蒙古黄芪多为引种栽培,分布很广,资源比较丰富[8]。据实地考察,蒙古黄芪主要分布在武川县、固阳县、赤峰市牛营子镇、克什克腾旗达里镇、阿鲁科尔沁旗、察右后旗、杭锦旗、土右旗;山西浑源县、繁峙县、应县、代县;甘肃陇西县、岷县、定西县、漳县、宕昌县、山丹县、甘谷县,临洮县。

  3蒙古黄芪种子生产技术

  优质种子是保障药材产量和生产优质药材的源头。在黄芪种植的初级阶段,由于不重视种子的质量,导致种子发芽率低,而且药材质量也差,种源不清现象严重[40],因此,优良种子的生产是黄芪高产稳产和品质保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延龙.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1):128-12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王鹏,宁潞宏,李安平,等.黄芪出口价格趋势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7):577-578.

  郭文芳1,李旻辉1,2,伊乐泰1,侯兴坤1,卫梽强3


《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上一篇:农户粮食种植技术选择意愿影响研究
下一篇:生态经济背景下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与实践路径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