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值得信赖和牢记的学术顾问
让优秀的学术成果走出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
免费资料或学术指导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在人们的食物消费中占据了较大比例。玉米既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与养殖饲料,也可以用于工业酒精制作与烧酒酿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玉米的需求量开始逐渐上升,进而对玉米种植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种植人员需要重视分析与探讨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逐渐实现玉米种植的机械化、现代化,这才能提高玉米总产量,不断提升玉米质量。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广阔,产区呈现相对集中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玉米开始由以往的口粮消费逐渐向食品加工、烧酒酿造及养殖饲料等方面发展,使社会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上升[1]。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在高产种植技术的创新上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对提升玉米总产量形成阻碍,也无法满足社会对玉米供应的现实需求。因此,种植人员需要重视改良玉米种植技术,加强对玉米的种植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玉米总产量,满足社会对玉米供应的现实需求。
写农业的相关论文,还有农业职称副高评审需要论文吗,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1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1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玉米种植存在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这就会降低玉米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虽然我国对农业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但因为我国存在玉米种植面积较为广阔的特点,因此在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所带来的问题就是,许多玉米产区容易出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导致玉米种植灌溉面积不足[2]。但与此同时,不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也会使玉米种植受到洪水威胁。我国玉米产区在水利设施的建设上面,存在技术有待提高的局面,一些灌溉系统较为陈旧,往往会在灌溉过程中出现故障。受不合理沟渠建设的影响,我国玉米产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不足,涝排与旱浇设施不完善。这就会对玉米种植产生较大影响,容易降低玉米的总产量。
1.2玉米种子的质量较低
我国非常重视研究与改良玉米品种。当前,已经培育出了一批高产玉米品种,同时在玉米种植区得到了推广与种植,有效提升了我国的玉米总产量。但我国这种优良的玉米品种还比较少,存在质量有待提高的现象,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育成品同质化情况[3]。同时,这些改良后的玉米品种,在抗逆高产与机械化种植等方面,还达不到相应的目标要求。我国玉米品种在自然适应性、多抗性与优质性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还比较少,许多玉米种子虽然具有较高的净度跟纯度,但也往往会出现发芽率跟存活率不高的现象。
2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研究
2.1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
种植人员要想使玉米种植实现高产。首先,需要重视玉米品种的选择,玉米种植品种的质量高低跟玉米的实际产量具有重要联系。种植人员在选择玉米种植品种时,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多抗性、适应性、优质性与高产性等方面着手,综合测评玉米种子的质量。尽量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高、抗病虫害强的优良玉米品种,这才能有效保障玉米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跟成活率,使玉米种植达到高产的目的。
2.2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玉米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具有生长适应性强的优点。但是,玉米在生长时,往往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跟水分;同时,玉米植株较为庞大,拥有根系繁茂的特点。所以,种植人员在具体种植玉米时,需要尽量选择土层疏松、地势平坦的种植地,进而保障玉米在生长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种植人员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地,需要考虑到土壤肥力较高、灌溉水源充足及土壤的透气性好等多种因素,这才能为玉米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宜的玉米播种时间,使玉米可以吸收足够的养分,进而提升玉米的穗粒数。
3结语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种植人员需要重视探讨分析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的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来提升玉米实际产量。这才能实现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在增加种植人员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玉米供应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春辉.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J].农业信息,2013(21):85.
[2]邓丽琳.浅谈玉米高产的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1(18):30.
[3]王凤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0):43-44.
[4]郭军涛,王卫,张艳华.浅议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63-164.
陈玉明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在此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析》是职称论文范文不可直接复制使用,需要职称论文的可和在线编辑沟通。扫码加助教免费领资料

资料类型:1、SCI写作指南和投稿秘籍
2、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3、SCI审稿意见回复指南
4、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5、S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6、EI期刊目录(按学科)
7、不提供文献下载服务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