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那点事农业职称论文》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研究

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研究

来源:职称那点事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6-30 09:57
扫码咨询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种植以及管理技术也得到了提升,要想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玉米的品质,种植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当地玉米种植的现状,同时掌握玉米种植新技术的要点,重视玉米条件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不断优化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将从辽宁省玉米种植现状分析、辽宁省玉米种植问题以及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种植现状;新技术应用

  随着辽宁地区玉米种植产量的增加,当地的农业经济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农户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玉米作为一种粗粮食品,在当前追求健康生活的市场环境中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其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玉米种植销售市场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研究

  1辽宁省玉米种植现状分析

  1.1整体需求增加

  从相关调查资料能够发现,近年来辽宁地区的玉米消费总量与需求量都在逐渐增加,近期保持在每年8万t左右。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玉米的整体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经过多年的种植发展,辽宁地区的玉米产业早已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还有大量的玉米出口到其他地区。玉米逐渐从刚需转变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能够解决人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当地农户的经济发展。

  1.2播种面积增加

  经过对辽宁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统计与分析能够知道,近年来全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出缓步增加的趋势,而播种的面积能够直接反映当地玉米的产量变化,因此辽宁地区的玉米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种植面积相比,当前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75%,同时,玉米种植在所有粮食种植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由之前的40%增加至68%,辽宁省已经正式成为了全国玉米生产大省。

  2辽宁省玉米种植问题

  2.1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辽宁地区尽管已经具有丰富的玉米种植经验,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户跟不上农业技术的发展速度,导致其整体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有的农户并不重视精细化管理,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更加愿意使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方法,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药物滥用的现象,严重破坏当地的土壤结构,不仅会造成玉米的减产,同时还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想发挥玉米生长种植优势,种植人员就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种植栽培技术,接受创新农业技术,同时引进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落实精细化栽培管理,实现增产增效。除此之外,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辽宁地区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是比较低的,生产机械推广的难度较大,最终就会影响玉米的生产规模。

  2.2品种推广不够规范

  玉米品种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只有不断推广良种才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作为玉米种植大省,辽宁地区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共有60多种,这些品种都比较适合在辽宁地区进行种植。但是品种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再加上玉米的品种较多,其在种植条件、栽培管理方法、施肥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当这些品种投入市场之后,很多农户并不了解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其在进行种子品种选购的时候会出现盲目选择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

  3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分析

  3.1品种改良技术

  只有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种植,才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因此,玉米种植人员应该灵活应用品种改良技术,科学选择玉米种子,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效。我国农业科研人员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种植情况优化了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我国政府同时也在不断支持种子改良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农业技术人员筛选出了适应于不同地区种植生产的优质玉米品种。再加上品种改良技术的充分应用,农业技术人员能够合理选择玉米品种,节约种植培育的成本,实现玉米的高产。经过品种改良与筛选之后,各地农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种植环境与需求选择符合当地种植情况的玉米品种,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

  3.2高产施肥技术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一般可以被分为两种,其一为最大潜力施肥技术,另一种则是目标产量施肥技术。以上两种技术都是根据施肥量进行区分的,而在通常情况下,玉米的产量与施肥量总是呈现出正比的关系,因此施肥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现实玉米的产量。但是两者的关系同时也存在差异,玉米的产量本身就是存在极限的,同时还会受到种植环境、玉米品种以及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最大潜力施肥技术就是建立在玉米的最高产量目标下,通过适当增加施肥量提高玉米的产量,这样的施肥技术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是其前期投入的肥料成本也非常高。而目标产量施肥技术则不会过于追求玉米种植的最高产量,而是通过科学、综合的分析之后得到一个明确的、能够达到的玉米产量,再根据该设立的产量目标制定施肥的标准。两种施肥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肥料的用量与投入,其相同之处就在于根据玉米的产量目标设定施肥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在付出最少肥料成本得到更多的玉米产量与收益,才能够实现收益平衡,进而有效控制农户投资的风险,这就是高产施肥技术[2]。

  3.3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通过田间自动管理系统的建立,根据不同地块的不同种植情况制定其需水需肥规律,再利用管道系统压力以及田间施肥管理系统实现对土地定时定量的浇水与施肥,进而保障施肥浇水的科学性,并准确将水与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提高农作物对水与肥的吸收率。这样的栽培方法更加科学,能够在提升水肥利用率的基础上降低农业生产种植的成本,同时节约水资源与肥资源,实现当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之所以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农业的集约式、规模化发展。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率,同时还能够实现自动化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现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趋势,实现了农业节约化发展[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其产量与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而玉米种植新技术在玉米种植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的品质与产量。因此,农业技术人员应该实现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约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光朴.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29(003):38,74.

  [2]谢丽娜,孙海霞.北方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10):28,31.

  [3]孙晓翠.试论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1):56.

  冯桂荣


《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研究》
上一篇: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下一篇: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及其推广策略探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