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横县甜玉米种植区地力评价与发展思路

横县甜玉米种植区地力评价与发展思路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2-01-11 09:35
扫码咨询

  摘要:根据横县甜玉米主产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分析认为横县甜玉米老生产区域土壤属性已发生显著变化,地力水平降低,是导致甜玉米植株根系不发达,株型矮小,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合理轮作,用养结合,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实施-at-.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用有机肥,重视秸秆还田,推广应用秸秆生物腐熟技术等对策建议,为横县甜玉米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力评价;甜玉米;产量

  1概况

  开展横县甜玉米种植区耕地地力调查,摸清该区域耕地资源状况,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准确掌握耕地质量现状,因土改良、因土施肥、因土种植,是促进甜玉米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发展节水甜玉米种植、加快生态农业建设与推进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提供依据。

横县甜玉米种植区地力评价与发展思路

  1.1横县甜玉米生产概况

  横县自1981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开始种植甜玉米,至今已有30a的历史,2011年横县甜玉米播种面积1.52万hm2,总产量22.4万t,是广西甜玉米生产大县。横县甜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校椅、石塘、平马、横州、陶圩、莲塘、云表、马岭等乡镇,其中校椅和石塘两镇是老生产区,两镇的甜玉米种植区域毗邻,环境条件、土壤理化性状、种植管理水平相近,2011年校椅镇甜玉米播种面积5400hm2,鲜苞产量7.35万t,石塘镇甜玉米播种面积2700hm2,鲜苞产量3.66万t,两镇播种面积合计占全县甜玉米播种面积的53.43%。石塘镇又主要集中在陆村、古逢、灵竹、大料、石塘等六个村委;校椅镇集中在六味、韦村、青桐、罗村、旺安、樟西、临江等村委。

  1.2甜玉米地力评价的必要性

  甜玉米老生产区是甜玉米种植的起源地,是多项先进种植技术的创新之地,也是各销售甜玉米经济能人及组织的汇集地,是横县甜玉米发展的领头。但由于甜玉米种植要求的灌溉条件较高,要求能灌能排,土壤肥沃深厚,老区能种植甜玉米的耕地基本已安排种植,致使连作时间过长,产生了植株根系不发达,株型矮小,产量下降的问题。

  1.3甜玉米地力评价方法

  本次横县甜玉米种植区地力评价,选取了4大类共10个指标作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土壤养分(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土壤理化性状(pH值、土壤质地)、土壤管理(排水能力、灌溉能力)、立地条件(耕层厚度、成土母质、障碍类型),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建立了横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和分级标准,利用已建立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生产潜力评价,把耕地分成六个等级。

  2横县甜玉米主产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

  横县甜玉米都选择在排灌条件好,土壤肥沃深厚的水田地块种植,因此,本次横县甜玉米主产区耕地地力评价主要侧重对主产区13047.73hm2水田的评价。

  2.1横县水田及甜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

  总体来看甜玉米主产区水田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有机质中等偏高,有效磷中等偏高,速效钾中等偏低:其中横州镇和校椅镇有机质平均值、有效磷平均值达到高水平,速效钾平均值中等水平,土壤养分丰富;莲塘镇、平马镇有机质平均值达到高水平,有效磷平均值中等水平,速效钾平均值低水平,营养成分不平衡;石塘镇、陶圩镇、校椅镇有机质平均值达到高水平,有效磷平均值、速效钾平均值中等水平,营养成分基本平衡。见表1。

  2.2横县甜玉米主产区土壤酸碱度

  横县甜玉米主产区水田土壤PH范围在4.3卜7.22之间,属中性水田土壤面积216.60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1.66%,属微酸性水田土壤面积8822.60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67.62%,属酸性水田土壤面积4006.27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30.70%,属强酸性水田土壤面积2.27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O.02%。

  2.3横县甜玉米主产区水田土体构型

  土体构型主要以“A—P—W—C”为主,面积8224.87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66.91%;其次是“A-P—C”面积2046.67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16.65%。

  2.4横县甜玉米主产区水田存在的障碍因素

  横县甜玉米主产区无明显障碍型水田面积7616.73hm:,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58.38%,其余的存在不同的障碍因素,其中:灌溉改良型面积4447.47hm:,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34.09%;瘠瘦培肥型面积389.20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2.98%;障碍层次型面积445.13hm:,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3.41%;渍潜稻田型面积142.93hm2,占主产区水田面积的1.10%。

  3横县甜玉米地力评价结果分析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分析如下:

  3.1从甜玉米主产区水田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立地条件看,主产区水田总体适宜种植甜玉米,但仍存在灌溉改良型、瘠瘦培肥型、障碍层次型、渍潜稻田型障碍因素;莲塘镇、平马镇速效钾平均值还处于低水平,营养成分不平衡;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的水田面积361.08hm2,占41.51%。

  3.2从甜玉米主产区水田耕地地力看,横州镇、莲塘镇高产田面积>中产田面积>低产田面积;平马乡、校椅镇中产田面积>高产田面积>低产田面积;石塘镇、陶圩镇中产田面积>低产田面积>高产田面积;平马乡、校椅镇、陶圩镇、石塘镇中低产田所占面积较大。见表3。

  3.3从横县甜玉米老产区地力评价看:校椅镇8个主要生产村委中,临江、青桐、韦村、樟西四个村委高产田占本村水田面积比例分别是25.35%、64.30%、27.79%、50.29%,中产田占本村水田面积比例分别66.06%、26.52%、72.21%、46.76%,低产田占本村水田面积比例分别是8.59%、9.18%、0、2.95%,属地力较好;六味、罗村、白衣、旺安四个村委高产田占本村水田面积比例分别是1.58%、1.53%、0、1.01%,中产田占本村水田面积比例分别98.17%、74.12%、0、97.63%,低产田占本村水田面积比例分别是O、24.35%、100.00%、1.36%,属地力较低。见表4。

  4横县甜玉米发展建议

  4.1合理轮作.用养结合,提高横县甜玉米地力水平

  在长期连作的老生产区,宜采用改种水稻三年以上的方式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属性,促使地力升级,改种期间,采用稻一稻—绿肥轮作方式更好。在新发展区域,种植甜玉米三年后,也要实行水—旱轮作卜-2a,以稻—稻—绿肥轮作方式养地,确保地力稳中上升。

  4.2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在老生产区,由于水旱轮作养地要求更加迫切,为了稳定种植面积,可以在旱地上种植甜玉米,并同步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旱地安装低压管道灌溉系统,将灌溉用水通过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直接滴灌到玉米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既节水又省工高产。在这个系统中增化肥设施,进行滴灌施肥,实行水肥一体化.既节水、节肥、省工、高产、高效,又安全环保。节水灌溉与施肥技术是农业部正在主推的节水农业技术之一,是当今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业抗旱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横县农业局在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已在马岭开展了甜玉米、大头菜、芋头等多种作物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均取得成功。

  4.3实施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遵循无公害甜玉米生产技术,结合横县甜玉米主产区土壤样品检测结果、甜玉米田间试验结果,化肥施用量建议采用N—P20,一K20为270—75—210kg/hm2。甜玉米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基肥(移栽后7d)25%;第一次追肥(拔节大培土)35%;第二次追肥(抽雄前),25%;第三次追肥(打笋)15%;磷肥100%作基肥(移栽后7d)施用;钾肥作基肥(移栽后7d)施用50%,作第一次追肥(拔节大培土)施用50%。

  4.4施用有机肥。

  重视秸秆还田。推广应用秸秆生物腐熟技术横县甜玉米年种三季,生物产量在6.6万kghm2(鲜重)以上,其中玉米鲜苞5.25万k曲m2,玉米杆1.35万kg/hm2,目前玉米杆粉碎后用作牛饲料,种植户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促进横县养牛业的发展。对土壤要考虑用养结合,应实行甜玉米秸秆“过腹还田”和秸秆还田方式进行生物归还,坚持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在玉米地归还玉米杆。为了便于耕作,要推广应用秸秆生物腐熟技术,加快秸秆分解进程,秸秆生物腐熟技术是一项通过添加生物腐熟剂以加快植物秸秆进行生物分解的新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饲料、有机肥料等生产领域。横县甜玉米已普遍采用免耕定向栽培技术,一年只在第一季大田移栽前犁翻一次耕作层,起垄栽种,而后的两季不再打乱沟垄,在原垄上种植,这样的耕作方式很适宜玉米秸秆以覆盖方式还田,只要辅助以推广应用秸秆生物腐熟技术,就可以确保秸秆在来年犁翻之前分解腐烂,并能从根本上提高横县甜玉米地力。

  参考文献:

  [1]刘帅.资阳市雁江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2012.

  [2]林碧珊,汤建东,张满红.广东省耕地地力等级研究与评价[J].生态环境,2005,(01):145—149.

  [3]鲁明星,贺立源,吴礼树.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6,(04):886—891.

  [4]方亮.安徽省县域耕地地力评价规范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5]杨琨.秦巴山区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6]高英.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谢少葵


《横县甜玉米种植区地力评价与发展思路》
上一篇: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下一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问题浅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