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圈下的虎文化运动关系解析

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圈下的虎文化运动关系解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10-29 09:51
扫码咨询

  摘 要:虎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其运动时间长,运动特点多样。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作为研究文化运动理论的代表,阐明文化运动的结构特征,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本文从虎文化运动的结果对其运动关系进行分析,证明符号文本的串联运动、并联运动、反馈运动、迭加运动在整个虎文化进程中的文化结果,为虎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虎文化;符号圈;串联运动;并联运动;反馈运动;迭加运动

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圈下的虎文化运动关系解析

  莫斯科—塔尔图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洛特曼提出的文化符号圈理论,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另一视角,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是在借鉴和综合了多个符号学流派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其中传统的皮尔斯哲学符号学和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洛特曼早期的结构文艺符号学、巴赫金的社会符号学等是主要结构基础[1]。理论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圈,即符号形成文本,文本形成文化,文化形成符号圈[2]。洛特曼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大的符号系统,认为文化是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符号,即文本的集合,所有的文化都是文本形态的,其构成的思维机制和功能系统,文化空间是由已经创造的,正在创造的和能够被创造的符号组织起来的文本所构成的。符号圈概念是一个文化运动的概念,其结构特征非常明显,圈内---圈外运动和中心---边缘运动的永动性与循环性是其运作的基本特征。本文从文化运动的角度对我国虎文化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文化产生的结果来分析其符号圈内外部运动时产生的运动关系,为虎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角度。

  1 中国虎文化符号系统

  虎是中国人认为的灵兽,虎符号一直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到今天,黄河流域仍有许多妇女通过泥塑、剪纸、刺绣、染织、雕刻——在进行虎符号的创作。在很多地区,从一个人的出生就被重重的虎符号围绕,带虎头帽、虎围嘴,穿虎肚兜、虎头鞋,盖虎头被、枕虎头枕——日以继夜,说不清的虎符号陪伴孩子成长[3]。因为虎在人们心中具有辟邪、挡灾、祈丰等寓意,因此在很多地区形成了虎崇拜,进而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虎文化符号系统。虎符号文化符号系统是指,在特定文化传统下,所形成的对虎的认识、信仰、观念、习俗等的总称,虎文化符号系统具有在一定时空内具有区域外群众不能够阐释的各种形象象征内涵,这是源于文化的运动是在原始哲学和原始艺术的基础上构建起的相对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虎文化符号系统是人类的思维意识,情感交织的外化表现,其艺术形式是人类的主体精神与客体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交互所发生作用,而产生的特殊的视觉反映与外在表现,是一个文化动态积累的过程,是艺术家在熟知自己民族文化并传承其符号系统的基础上,以虎为主题形态,把相关的视觉符号图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造出属于该符号系统的符号美学体系,在这个符号美学体系中,有其独特的思维传承下的运动关系。

  2 虎视觉符号系统的运动关系分析

  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为视觉艺术符号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其理论中把民族历史、习俗、思维观念等的集合与符号本身在民族文化中的存在的活动空间定义为一个符号圈,其圈内——圈外文化属于跨界交流的互动过程,在整个文化交流发展过程中,各个子圈相互之间会产生运动,圈内圈外也产生运动,如图 1 所示,A 文化圈和 B,C——文化圈之间的文化属于相互交织状态,但 A 文化圈又属于一个大文化圈内,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整个文化动态交流中,某一主题文化圈的发展,是由符号本身的发展和异质符号的介入形成的,各个属性符号圈的碰撞,使文化交流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把文化通过符号—文本—文化—文化圈的理论关系,进行解构,为文化结构提供了清晰的逻辑概念,以主题符号虎为例,在进行艺术文化分析时,从文化圈角度,按照三级跳原则,把这种关系分解为主题艺术符号系统和与之对应的审美文化的运动,以虎符号圈为例,结合虎艺术符号文本的结构特征,可以把虎文化的运动关系表示为以下四种:串联运动——文化延续的关系,反馈运动——文化还原关系,并联运动——文化共生关系,迭加运动——文化融合关系。

  2.1 串联运动——文化延续的关系

  串联运动的概念最初主要运用在电路的连接方式上,将电路元件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从而形成电路间的流动。在整个虎艺术符号系统内,虎文化符号的传承延续上有一个清晰的特点:文本信息传递和记忆功能属性,依据这个文本功能文化才能在圈内延续发展,形成文化延续,这就是典型的串联运动关系。虎文化符号在自身发展时,其单体符号组合方式和语义文化传承在短时间效应内是相互流动,互为影响的,如图 2 为陕西出土的布虎玩具,其组合方式为“虎头+(兽)角”,表达的语义为希望儿童即有虎的性格又有赋予变形的兽角的特点。这一组合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盛行,比较有名的后期出现的很多“虎头+牛角” 的形态组合方式出现,近代很多渭南地区的手工艺人作品中这一符号组合方式仍有出现,虽然某些文化内涵会削弱或者强化,但其符号所对应的审美内涵与主题编程语义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即符号编码首尾延续,形成文化延续的串联运动。

  中国虎文化经历上千年的历史,其文化运动本身是文化传承的延续,其必然存在文化语义的消亡与当代语义的强化。现代对虎文化符号的通用语义主要为:健康,生命力旺盛,而最初早期的文化语义主要为:庇佑与崇拜——,虽然庇佑的语义减弱了,但对生命力的渴望与强大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作为一条主题语义形成串联的文化传承关系。

  2.2 反馈运动——文化还原关系

  反馈运动在事物纵向发展过程中是指前面事物的应激关系在后续的反应中仍有体现,在虎文化整个符号系统内主要是指两个方向:(1)从虎符号形态的编码规则上,一些原有的古老图形经过一段时间消沉后再现;(2)从虎符号的语义上,某一时期特定的语义经过纵向发展消失后突然作为符号的主要语意在现代作品中再次呈现。目前我们看到的很多虎的眼睛形态为“臣”字形 [4],根据我国目前有记载的虎文化符号的记录,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样,在那段时期虎文化符号多为臣字眼,中间虽然经历了圆眼的变化,但其形态仍旧偶尔反复,呈现反馈运动的态势。从运动角度来看,臣字眼符号的运动方式是典型的编码规则消沉后再现的反馈运动,其活动空间从横向上看属于图形符号的位置形态的夸张变形,纵向上属于时空跳跃的延续运动,其运动带来的后果就是文化的还原,让商周文化的典型符号在现代历史中重现。虎文化符号在自身发展史中,会有怀旧情感符号出现在新符号的血液中,而这些新生的符号具有远古印记与现代设计重合的双重特点,最终让符号在以后的发展中成为流行符号或者流行语义,促进文化圈的发展。

  2.3 迭加运动——文化共生关系

  “迭加”最早用来反映波动属性的词汇,迭加运动是指不同波源产生的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每个波都保持自己的特性,不会因其他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规律,即两种符号或者文化在同一空间内共存。在整个虎文化符号系统中,经常会在某一时期出现一些特征特别明显的符号组合方式或者语义的表述,但是这种新生的图形和原有的符号并不发生相互影响,只是作为新符号的物质载体,使原符号附加了一些新的语义,新符号与旧符号之间无交叉,各自体现自己的特征,是典型的共生关系。纵观在整个虎艺术符号圈,对特定场景下的虎符号图形的处理,是迭加运动方式的典型体现。如图 3 展示的布老虎,是我国福建沿海地区发现的婚庆布虎,从整个形态上看,虎作为原始的符号具有的祈福、吉祥寓意仍然延续,在布虎的耳朵上绣有“囍”,表示为新婚所使用的特定符号。两种符号呈现共生关系,去掉带有特定场合的图形标识,就是一只原生虎符号,其意义不发生太大的形变。图 4 出现的寿虎也属于这种共生关系。从整个文化传承上讲,文化共生在洛特曼文化符号圈里是符号特征内部运动的一种植入方式,其在不影响整个内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并轨,让异质符号有生存空间,但其在生存过程中,不会对原有文化进行吞噬。

  2.4 并联运动——文化融合关系

  并联运动也是虎艺术符号比较典型的一种文本运动方式,其主要特点为:两个或者多个符号形态同时发生作用,但其形态彼此之间会相互磨合,形成融合关系。即 A 与 B 的特点融合在同一视觉符号形态上,但不是原型的复制和意义的堆叠,是通过符号形态编码的局部变化引发了意义的融合。我国现存的虎符号中可以查阅到比较多的并联运动导致的文化融合主要体现在虎符号与灵兽、人物形象结合而形成特殊的视觉形象。如图 5 为祭山用的虎符,整个符号形态采用成年男性的面部与虎身结合,成年男性的主流语义为力量的象征,虎在作为祭祀时的主流语义为祈福,选用成年男性面部与虎身结合形成的视觉图形,在祭拜山神时更加突出对虎的敬畏及力量的崇拜。从文本的编码结构上分析,男性脸部的基本特征虽然进行了保留,但却进行了面部虎纹的装饰及胡须的夸张处理。目前流传的“母虎女神”的神话,也是这一运动导致文化共融的结果。“母虎女神”原是远古西方神话的女神形象,神态狰狞,经过文化并行发展,其进入中国虎符号圈内,为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把异质符号“虎母女神” 进行文化重合,重新对形态进行塑造,使他脱离了西方的兽性,成为理想的慈母女神形象[5]。延至至今,人们已经记不清她在西方的原型了。但是由于符号圈符号边界碰撞的差异性,导致各个符号之间融合的速度不一,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供奉的“巴丁喇木”,彝族供奉的“西摩”等,还都保留着远古西方母虎女神的神态[6]。

  3 结束语

  虎文化系统是我国宝贵的艺术符号,从目前虎文化符号的形式对其运动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清晰的分解种类繁多的虎符号,为虎文化的传承及符号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对文化运动的研究,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通过文化的串联运动,并联运动,反馈运动,迭加运动的分析,使虎文化符号具有更清晰的逻辑关系,对于传承这一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意义。虎符号文化系统出现的造型方式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分析其运动关系对于我们认识虎文化及传承虎文化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推荐阅读:地域文化论文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语义

  摘要:地域文化符号是指在特定地点,经过长时间的人类文明发展后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标志,本文选择广西范围内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及具有代表性的广西地域文化符号,针对符号的形式特征,文化起源与发展,进行欣赏和研究,对其中蕴含的设计语义进行分析探讨。


《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圈下的虎文化运动关系解析》
上一篇:基于品牌价值的标志设计基本原则
下一篇:楚漆器云纹元素在武汉旅游产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