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基于新旧石器划分依据的断代及纺器的作用

基于新旧石器划分依据的断代及纺器的作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11-01 09:58
扫码咨询

  摘 要:新、旧石器时代的传统划分依据是“磨制”这一加工方式的出现时间,但通过现有遗址中骨针的发现,可以证明在 4~2 万年前人类已经掌握了“磨制”的技术。所以,即便以磨制的加工方式作为新、旧石器的划分依据,新石器的历史依然可前推至 4~3 万年前。况且,磨制仅仅是实现硬工具或手执石器某一精细形态的方法之一,因此并不能作为新旧的划分依据。复合工具的使用,尤其是绳(新纺器)作为其中的重要组件,已经实现了工具新、旧的转变,可追溯到距今近 30 万年前,而复合工具的使用远比磨制的加工方式复杂的多。因此,石器的新旧转变应是单一石器向组复合石器的转变,即非手执工具的使用,也就是说新旧工具的转变,应该发生在距今 40~30 万年前。

  关键词:新石器;旧石器;新纺器;复合工具

  对石器时代的划分,法国学者汤姆森于 1848 年最早提出“打制石器(即旧石器)时代” 和“磨制石器(即新石器)时代[1],这样的划分方式持续至今而成为人所皆知的史前史常识。显然其划分依据是石器制作方式的不同:“打制” 和“磨制”。由于打制石器显得粗糙又称“粗石器”;而磨制石器显得精细,又称“细石器”。但轻微地敲击(打制)同样可制作精细的细石器,所以以形态划分不如以制作方式划分来得明确和无交集。当然,人们也试图通过石器的用途或分工明确细化为新、旧石器的区别,但因旧石器的中晚期,甚至早期的晚些时候(距今 80~20 万年),石器已有明确的分工。人们因无法接受新工具如此早就已经出现的事实,而不愿意放弃磨制这一经典的划分依据。故依然采用交集最小、特征最为显著的“磨制“作为新石器的依据。

  然而,史前史的硬工具,如骨针[2]的发现,证实了磨制方式[3]早在 4~3 万年前就已出现,其实,这种磨制亦出现在动物骨、牙工具制作以及软质石材尖端等上。也就是说,磨制与打制都是早期人类为了获得一种所需要并已存在于印象中的、更为趁手和高效的工具形态。

  由于硬工具的主功能为“分”功能,即刺、割、砍、砸、击等作用,故本身除质地坚硬外,还需作用端尖锐、刃口锋利;握持端平滑、圆润趁手。这是早期人类对工具制作的“质”“形”的要求,即既能满足作用功效和趁手,又容易制作而省时、省力。自然,打制成为第一选择,而磨制仅用于花时较少(软质硬器)或时间或食物充裕且功能必须时的其次选择。磨制硬工具及其制作存在于 4~3 万年前,甚至更早史实已明示磨制可能不是旧、新石器划分的本质依据,至少不是唯一依据。那旧、新工具转换的契机和划分依据究竟为何?这便要求人类的思考和探索,也是本文所考证并力图给予推证及解释点。

  1 依据磨制特征的新石器诞生时间的前推

  1.1 磨制骨器

  现有的石器时代划分方式中,根据磨制的加工方式,新石器时代被划分为距今 10,000~ 4,000 年。但磨制这种加工方式在 1 万年甚至几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如距今 34,000~27,000 年前的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4](图 1)和距今 4~2 万年前的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中就发现了通体磨光的骨器(图 2)。此两例足以证明磨制的加工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硬工具的加工。也就是说人类在 3 万年前就已熟知刃口锋利、平面稳定、握持端须趁手和不伤手等形态。而这一制作过程就是在精准目标形态下的加工。

  那为何人类在已知磨制加工下,对坚硬的石器却很少采用磨制技术?显然,制作时间长和更硬磨石的发现是制约其在石器上应 用 的 两 大 约 束 因素。其中,磨制制作时间是这两个因素中的首要,并且只有在食物丰富且基本定居一处和存在较长富余时间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完成磨制石器的制作。而磨石的筛选与寻找本质上也是花时间、费力的制作准备过程。早期人类大多通过相同坚硬石头的相互敲击和定向精准劈裂形成锋利的作用端;通过轻微的敲击和相互擦蹭,形成所需的尖端或圆润表面。即均为精细打制而成,其复杂程度、耐心和智慧水平并不亚于磨制石器。虽精细程度不如磨制,但其可缩短制作时间且功效一点儿也不亚于传统概念的新石器。

  1.2 磨制石器

  事实上,我们不仅可以在较轻质的“硬工具”上发现磨制的痕迹,还可在旧石器本身上发现磨制的痕迹。如图 3 中的斧形小石刀,可以发现握持端呈现平滑弧面状,使得人手握持更加舒服,使用更加趁手。而这样的平滑弧面是打制方式很难实现的,至少经过了精细的打磨才得以形成如此平滑的弧面,可见此时已经有了磨制的加工技术。

  图 4 中斧头的凹面明显是作为绑扎使用,如果只是采用打制的加工方式,形成了凹面会有多个凹槽,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断绳索。并且从图中可以发现,凹面是光滑的平面,是打制方式无法实现的。由此可知,磨制的加工方式至少在 4~3 万年之前已经被应用到石器的加工中,只是多少的问题,但这种加工方式已经被人类熟知。

  1.3 木质硬工具(木器)的磨制为先的可能

  人类懂得使用手执石器和纺织器 (即绳[6] 和编物[7]及结物[8]),自然也应懂得直接使用木枝、杆、棍这些手持但作用距离更远的硬工具(旧木制工具即旧木器)。当然也可对应推测早期人类已将木棍的一端磨成尖端制成木矛;或两端平整作为撬棍或打击棍。相比石器的磨制加工,显然木矛、撬棍按磨制和功能复合的划分,当属新木器了。“绳”的制作要比新木器复杂的多,即便是“编”绳[7],故新木器的出现一定早于绳(新纺器)[6]的出现,现有的史证——投石索可追溯到 30~20 万年前。因此,磨制而成的木矛(新木器)t 木矛应该早于绳(新纺器)t 绳的出现,即

  t 木矛 >t 绳 (1)

  虽然,我们在理论上可以根据制作的复杂和难易程度推论出新木器的使用时期,但在 1 万年前的木质物早已降解、灰飞烟灭了。故木棍的制作和使用,与纺织器一样,存在其出现和使用期 tbirth 远大于其物质本身存在寿命。

  2 复合工具出现的时间

  2.1 石球

  石球的发现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的注意,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多方资料的查询,学者得出了其作为投石索使用的方式。距今 12.5~10 万年前的许家窑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石球[9],如图 5 所示,其使用方式如图 6 所示[10]。投石索的使用方式表明这个时候已经有绳的出现或至少类似于绳的工具已经出现,否则便无法采用这种使用方式。甚至在中国距今 50、60 万年的蓝田人遗址和匼河遗址中都有发现大量的石球,按照这样的使用方式,那在几十万年前就有绳的使用。绳作为一种新纺器,它的加工方式要远远复杂于工具的复合或磨制的加工方式,同时投石索作为一种复合工具,石器已经脱离人手而直接握持使用,具有新工具的特征。绳的出现,是其可以复合使用的重要条件,因此绳作为新工具的划分进而可以作为新、旧石器时代的划分依据。

  2.2 石矛头

  矛头,根据其名称,就是作为刺、扎工具来使用的,而直接用手握持的石器并不被称为矛头。南非 Kathu Pan1 遗址中发现了众多的石矛头,距今 50 万年[11],如图 7 所示。通过对遗址中发现的石矛头进行年代测定和使用方式模拟的研究,已经确认该矛头的使用方式为刺扎,并得出了图 8(见下页)的复原图分析[12]。因为石矛头本身体积很小,至少相对传统的石核等石器来说,体积很小,直接用手握持使用并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而结合绑扎物和手柄一起,便可以远距离的刺伤猎物,使其效果更明显。而这种使用方式已经是多件的复合,远比磨制工具要复杂的多。由此可以推测,可能在 50 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复合工具,并借助绳来完成复合工具的制作。

  2.3 石镞

  关于石镞,在中国的峙峪遗址中也有发现,南非发现的该石器更早一些。在图 9 发现的众多石镞中,分析其中的一件可以发现,除了作用端变尖以外,其另一端也在相对变细,绑扎上手柄等其他物件,就可以作为箭头刺穿出去,虽然石器很小,但杀伤力却很大。在现有的史料记载中,石镞多用来制造弓箭等,但考古遗址发现的证据并不足。此处遗址中发现的石镞,证明在弓箭之前,石镞可能早已经被作为绑扎的复合工具进行使用。

  2.4 尖状器

  在具有统一形制的尖状器中[14],分析其中一种如图 10,根据尖端 - 宽 - 相对变窄以及尾端部的凹槽,可以判断上部为手执端,但也不排除可能是作为绑扎端进行使用,因为矛头和石镞都是作为复合工具在使用,且与此形制相似,而且这种形制的尖状器,很可能就是石镞或石矛头的雏形。而且,其中有一些长度更小(<2cm),同时还有一些凹痕,则更可能是作为手执和非手执的双用途使用。

  期刊推荐:《工具技术》Tool Engineering(月刊)曾用刊名:国外精密工具,1964年创刊,切割与测量工程综合性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切削与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金属切削基础理论研究,新型刀具研制及应用,数控工具系统、新型刀具材料、涂层技术、刀具CAD/CAM,新材料及难加工材料的切削与刀具技术,新的测量技术研究与新型量具量仪开发,精密测量技术与质量控制系统技术,加工过程中的自动测量与精度控制,加工误差补偿技术,电子数显量具开发与应用,工厂技术革新和实用技术等。

  3 结论

  根据上述实例分析,即便以磨制的加工方式作为新、旧石器的划分依据,新石器的历史依然可前推至 4~3 万年前,即新石器时代至少在 4~0.4 万年的一个数量级的时间尺度中出现与存在。根据骨针的磨制形态,可以推论磨制仅仅是实现硬工具或手执石器某一精细形态的方法之一。而在 4 万年前,人类已熟知这些形态及其与使用功效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轻微敲击的打制方式,省时省力地实现磨制石器的功效。根据石镞、石矛和石球,尤其是石球的投石索的绑扎及非手执特征,可以认定新、旧石器的转变点,应该追溯到距今近 30 万年前,因为在那一时期,木器和纺织器均已完成了自身由旧器向新器的转变,而更硬的石器通过“绳”的绑扎与木器的结合(石矛、石箭、石斧)或直接与绳结合(投石索)等成为更趁手、高效的非手执石器。即石器的新旧转变是单一石器向组复合石器的转变,也就是说新旧工具的转变,应该发生在距今 40~30 万年前。


《基于新旧石器划分依据的断代及纺器的作用》
上一篇:传统茶文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借鉴
下一篇: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文化分析与传承实践——以赣傩为例
更多>>

期刊目录